本書采用文學社會學的方法,對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的現狀和歷史發展作了系統分析。
全書以審美文化為研究對象,依據中國當代文化的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的三元格局,著重解析了傳統審美文化向當代審美文化諸多層面的轉變,透過文化分析的棱鏡,討論從文藝大眾文化、主體角色轉變和趣味的發展,進而審視了全球化、媒介文化和消費文化。同時,對當代熱門的日常生活審美化問題展開了專門分析,在些基礎上描述了晚近從審美文化研究向文化轉變的歷史軌跡。
目錄
序言
導論
一 文化的概念和文化社會學
二 社會變遷與文化轉變
三 文化生產—接受模式
第一章 從傳統走向現代
第一節 文化的歷史形態及其轉變
一 從原始文化到古典文化:整合轉向分化
二 從古典文化到現代文化:和諧轉向沖突
三 從現代到後現代:「去分化」現象
第二節 多元並存的中國現代文化
一 多元並存的文化結構
二 大眾文化的「三部曲」
第三節 邊界的消解與類型的重組
一 傳統的類型和邊界
二 邊界的消解和共享文化
三 類型的重組
第四節 意義及其歷史范式
一 作為美學熱點的意義問題
二 意義的歷史范式
第五節 仿像對傳統意象的沖擊
一 意象與中國傳統審美趣味
二 仿像文化
三 仿像對意象的消解
四 仿像的文化本質
第二章 審美文化的歷史分化
第一節 審美文化的民主化與相對剝奪
一 從文藝大眾化到大眾文化
二 共享文化與公共領域
三 民主化、多元性和相對剝奪
第二節 主體的分化與角色危機
一 角色的分化
二 傳統角色的危機
三 新角色的形成
四 「先鋒」與「後衛」
第三節 趣味的分化
一 趣味與社會變遷
二 趣味的社會學結構分析
三 趣味的互動結構
第三章 全球化與文化的本土化
第一節 全球化——新的語境
一 現代性的擴張
二 晚期資本主義
三 後殖民主義
四 文化沖突論
五 西方的衰落
第二節 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國文化
一 全球化的中國視野
二 面對全球化的自我困境
三 文化「失語症」?
第四章 文化的媒介化與工具理性
第一節 面對媒介
一 從面對面轉向面對媒介
二 大眾傳播的文化反思
第二節 審美文化中的工具理性
一 工具理性對表現理性的凌越
二 從主體性到技術崇拜
三 技術對文化:一把雙刃劍
第五章 消費社會及其意識形態
第一節 理想主義文化的式微
一 理想型文化與世俗型文化
二 中國審美文化向世俗化的轉變
第二節 世俗文化的時代
一 告別崇高: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興起
二 告別悲劇:「喜劇時代」的來臨
三 告別詩意:「散文時代」的到來
第六章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一節 何謂日常生活審美化?
一 「後革命的」消費文化
二 「體驗」與「品味」:誰的審美化?
三 作為日常生活審美化主體的中產階級
四 進一步的問題
第二節 日常生活的美學批判
一 日常生活的日常性
二 審美烏托邦
三 游戲的狂歡
四 游擊戰策略
五 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三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反思
一 生活與藝術的分合
二 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七章 從審美文化研究到文化研究
第一節 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
一 文化研究的知識政治
二 范式轉換中的資本流動
三 知識本土化與理論生產
四 文化研究的命運
第二節 文化研究是學科還是策略?
第三節 文化研究:精英和民粹的沖突
一 精英文化觀的困境
二 民粹文化觀的尷尬
三 本土文化語境與二元對立模式的超越
第四節 文化研究與二元對立思維
第五節 文化(知識)場的資本爭奪
參考文獻
後記
導論
一 文化的概念和文化社會學
二 社會變遷與文化轉變
三 文化生產—接受模式
第一章 從傳統走向現代
第一節 文化的歷史形態及其轉變
一 從原始文化到古典文化:整合轉向分化
二 從古典文化到現代文化:和諧轉向沖突
三 從現代到後現代:「去分化」現象
第二節 多元並存的中國現代文化
一 多元並存的文化結構
二 大眾文化的「三部曲」
第三節 邊界的消解與類型的重組
一 傳統的類型和邊界
二 邊界的消解和共享文化
三 類型的重組
第四節 意義及其歷史范式
一 作為美學熱點的意義問題
二 意義的歷史范式
第五節 仿像對傳統意象的沖擊
一 意象與中國傳統審美趣味
二 仿像文化
三 仿像對意象的消解
四 仿像的文化本質
第二章 審美文化的歷史分化
第一節 審美文化的民主化與相對剝奪
一 從文藝大眾化到大眾文化
二 共享文化與公共領域
三 民主化、多元性和相對剝奪
第二節 主體的分化與角色危機
一 角色的分化
二 傳統角色的危機
三 新角色的形成
四 「先鋒」與「後衛」
第三節 趣味的分化
一 趣味與社會變遷
二 趣味的社會學結構分析
三 趣味的互動結構
第三章 全球化與文化的本土化
第一節 全球化——新的語境
一 現代性的擴張
二 晚期資本主義
三 後殖民主義
四 文化沖突論
五 西方的衰落
第二節 全球化格局中的中國文化
一 全球化的中國視野
二 面對全球化的自我困境
三 文化「失語症」?
第四章 文化的媒介化與工具理性
第一節 面對媒介
一 從面對面轉向面對媒介
二 大眾傳播的文化反思
第二節 審美文化中的工具理性
一 工具理性對表現理性的凌越
二 從主體性到技術崇拜
三 技術對文化:一把雙刃劍
第五章 消費社會及其意識形態
第一節 理想主義文化的式微
一 理想型文化與世俗型文化
二 中國審美文化向世俗化的轉變
第二節 世俗文化的時代
一 告別崇高: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興起
二 告別悲劇:「喜劇時代」的來臨
三 告別詩意:「散文時代」的到來
第六章 「後革命時代」的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一節 何謂日常生活審美化?
一 「後革命的」消費文化
二 「體驗」與「品味」:誰的審美化?
三 作為日常生活審美化主體的中產階級
四 進一步的問題
第二節 日常生活的美學批判
一 日常生活的日常性
二 審美烏托邦
三 游戲的狂歡
四 游擊戰策略
五 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三節 日常生活審美化的反思
一 生活與藝術的分合
二 如何看待日常生活審美化?
第七章 從審美文化研究到文化研究
第一節 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
一 文化研究的知識政治
二 范式轉換中的資本流動
三 知識本土化與理論生產
四 文化研究的命運
第二節 文化研究是學科還是策略?
第三節 文化研究:精英和民粹的沖突
一 精英文化觀的困境
二 民粹文化觀的尷尬
三 本土文化語境與二元對立模式的超越
第四節 文化研究與二元對立思維
第五節 文化(知識)場的資本爭奪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一個人重新翻閱自己多年以前寫的文字,感覺多少有點奇怪。因為是自己寫的東西,所以讀來總會有點熟悉;但畢竟又是隔了相當一段時間了,那東西又好像是別人寫的,總有點距離。我的《中國當代審美化研究》1997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距今十年有余。
其實,十年是一個很短的時閾。人們常說,「彈指一揮間」。寫這本書時,我還徜徉在「不惑之年」,今天卻已到了「知天命」的年歲了。這多少有點讓人欷獻。人一生會經歷無數事情,有些事情你碰到若干次,可到後來並沒有什麽印象;有的事你平生只經歷一回,但畢生難忘。這本書的寫作就是後一種情況。因為1995—1997年間,是我最忙碌也最有成效的一段時光。
我清晰地記得,那時我住在古城金陵城中的台城。那是一個歷史上流傳過許多故事的地方。在那間朝南面向明城牆的書房里,我完成了這本書的寫作。那時,台城還保留著幾絲古城遺韻,沒有被「開發」。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開發」這個詞,因為「開發」通常就意味著告別某種美好的東西,就意味著生活方式脫胎換骨式的變革。現在,雖然我已不住台城了,可是每次路過那里,看到過度開發的寬闊的柏油馬路、擁擠的小區樓字,還有密集的人群┅┅總是感慨良多。台城已不再!家門口那片荷花盛開、蛙聲四伏的池塘消失了,錯落有致的高坡土路那優美的輪廓線被夷平了,大地芬芳的泥土被各種磚石柏油全面覆蓋,那些經歷了半個世紀風雲的闊葉法國梧桐樹沒了蹤影。
嗚呼!那曾經很是養眼的田園風景如今盪然無存。形形色色的「開發」使生存的空間如此令人窒息,有時真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這些多少有點傷感的文字,或許可視作十多年來中國激變的一個縮影。許多舊景不再,但新景觀卻層出不窮地涌現出來,讓人目不暇接。哲學家波蘭尼有一本思想史上很有名的書,書名翻譯過來可以叫做《巨變》(或《劇變》、《激變》等,The Great Trans formation)。用這個概念來描述十多年來-中國發生的深刻的現代化轉變再貼切不過了。不僅是我印象中的古老台城一去不復返,整個中國都被全面而深度地「開發」了,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到社會經濟文化,無不如此。
這本寫於十多年前的書如今要出修訂版,經歷了這些年如此深刻的變化和發展,該作一些什麽樣的修訂呢?這是一個難題!誠然,修訂的辦法有許多,我這里采取了也許有點討巧的辦法,那就是部分修改,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並保持一部分原來的面貌,既保持了原書的某種風貌,又加入一些晚近的新思考。前五章保持了原書的內容,因為從總體上看,盡管中國社會文化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但它們對當下的中國文化仍具有某種程度的解釋有效性,至少可以看做是一個時期對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的理論反思。此次修訂,新增第六和第七兩章。第六章是關於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這是第五章關於消費社會和文化主題的合乎邏輯的延伸和展開。今天,曰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很是熱鬧,所涉及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我沿著這些年來一貫的理路繼續這個話題,對當下中國社會和文化廣泛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景觀作出一些理論上的回應。第七章是關於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的探究。我以為,1990年代關於審美文化的討論,到了21世紀,這個話題已經逐漸地轉化為文化研究。從審美文化研究到文化研究,拿掉「審美」二字清楚地表明,這一研究領域不再局限於審美的維度,它超越了審美而進入更加廣闊的社會一文化領域,采取了更加多元化或跨學科的視野與方法。此次修訂,我把原書名《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改成了《文化表征與文化研究》,新的標題突出了文化與表征(或再現)的復雜關系。文化是一種或多種表征,沒有表征也就沒有文化。所以,關注文化表征也就合乎邏輯地進入文化研究了。另外,97年版的後記也予以保留,作為當時寫作和想法的一個記錄。
最後,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張鳳珠女士、江溶先生對本書修訂再版所給予的幫助。20年前我曾經是北京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那時我從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許多學術著作中獲益匪淺。今天,作為該社的一位作者,應該感謝母校對我的培育。
2007年初秋於古城金陵雲嶺居
其實,十年是一個很短的時閾。人們常說,「彈指一揮間」。寫這本書時,我還徜徉在「不惑之年」,今天卻已到了「知天命」的年歲了。這多少有點讓人欷獻。人一生會經歷無數事情,有些事情你碰到若干次,可到後來並沒有什麽印象;有的事你平生只經歷一回,但畢生難忘。這本書的寫作就是後一種情況。因為1995—1997年間,是我最忙碌也最有成效的一段時光。
我清晰地記得,那時我住在古城金陵城中的台城。那是一個歷史上流傳過許多故事的地方。在那間朝南面向明城牆的書房里,我完成了這本書的寫作。那時,台城還保留著幾絲古城遺韻,沒有被「開發」。說實話,我真的不喜歡「開發」這個詞,因為「開發」通常就意味著告別某種美好的東西,就意味著生活方式脫胎換骨式的變革。現在,雖然我已不住台城了,可是每次路過那里,看到過度開發的寬闊的柏油馬路、擁擠的小區樓字,還有密集的人群┅┅總是感慨良多。台城已不再!家門口那片荷花盛開、蛙聲四伏的池塘消失了,錯落有致的高坡土路那優美的輪廓線被夷平了,大地芬芳的泥土被各種磚石柏油全面覆蓋,那些經歷了半個世紀風雲的闊葉法國梧桐樹沒了蹤影。
嗚呼!那曾經很是養眼的田園風景如今盪然無存。形形色色的「開發」使生存的空間如此令人窒息,有時真有一種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這些多少有點傷感的文字,或許可視作十多年來中國激變的一個縮影。許多舊景不再,但新景觀卻層出不窮地涌現出來,讓人目不暇接。哲學家波蘭尼有一本思想史上很有名的書,書名翻譯過來可以叫做《巨變》(或《劇變》、《激變》等,The Great Trans formation)。用這個概念來描述十多年來-中國發生的深刻的現代化轉變再貼切不過了。不僅是我印象中的古老台城一去不復返,整個中國都被全面而深度地「開發」了,從我們的日常生活,到社會經濟文化,無不如此。
這本寫於十多年前的書如今要出修訂版,經歷了這些年如此深刻的變化和發展,該作一些什麽樣的修訂呢?這是一個難題!誠然,修訂的辦法有許多,我這里采取了也許有點討巧的辦法,那就是部分修改,增加一些新的內容,並保持一部分原來的面貌,既保持了原書的某種風貌,又加入一些晚近的新思考。前五章保持了原書的內容,因為從總體上看,盡管中國社會文化出現了許多新的情況,但它們對當下的中國文化仍具有某種程度的解釋有效性,至少可以看做是一個時期對當代中國審美文化的理論反思。此次修訂,新增第六和第七兩章。第六章是關於日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這是第五章關於消費社會和文化主題的合乎邏輯的延伸和展開。今天,曰常生活審美化的討論很是熱鬧,所涉及的問題也是五花八門。我沿著這些年來一貫的理路繼續這個話題,對當下中國社會和文化廣泛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景觀作出一些理論上的回應。第七章是關於文化研究的一些重要問題的探究。我以為,1990年代關於審美文化的討論,到了21世紀,這個話題已經逐漸地轉化為文化研究。從審美文化研究到文化研究,拿掉「審美」二字清楚地表明,這一研究領域不再局限於審美的維度,它超越了審美而進入更加廣闊的社會一文化領域,采取了更加多元化或跨學科的視野與方法。此次修訂,我把原書名《中國當代審美文化研究》改成了《文化表征與文化研究》,新的標題突出了文化與表征(或再現)的復雜關系。文化是一種或多種表征,沒有表征也就沒有文化。所以,關注文化表征也就合乎邏輯地進入文化研究了。另外,97年版的後記也予以保留,作為當時寫作和想法的一個記錄。
最後,感謝北京大學出版社張鳳珠女士、江溶先生對本書修訂再版所給予的幫助。20年前我曾經是北京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那時我從北京大學出版社的許多學術著作中獲益匪淺。今天,作為該社的一位作者,應該感謝母校對我的培育。
2007年初秋於古城金陵雲嶺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