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經濟學中的歷史特性問題展開論述,計論了德國、歷史學派是如何研究歷史特性問題的,描述了歷史特性的本質和作用,同時也指出其他經濟學派對歷史特性問題的態度。在此過程中,作者強調了歷史特性在經濟學研究中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針對如何把歷史特性問題重新提上經濟學的研究日程提出了有益的可行建議。

本書為創立一個新的,建設性的經濟學研究方法掃平了道路,這種方法使得我們可以更為深刻地理解我們所生存的世界。


作者簡介:傑弗里·M·霍奇遜曾任教於劍橋大學,現為赫特福德郡大學的研究教授。他是演化經濟學的卓越代表,是英國當代資深的馬克思主義研究者,他涉獵廣泛,研究視閾包括制度經濟學、演化經濟學、企業理論和經濟學方法論。同時他還是一位高產的作家,迄今為止已出版10余部專著和160余篇各類學術論文。
 

目錄

第一部分 導論
第1章 一般性理論的局限
一般性理論學家、虛無主義者和經驗論者
解釋性統一的局限
一般性理論和復雜性
經濟學中的一般性理論建構
為什麽易貨交易的一般性理論會造成
貨幣缺失
博弈論與逃避一般性
第2章 歷史特性問題
特質和同質
被忽略的問題
過去的遭遇
規避這一問題的幾個途徑
盡管如此,問題還是重現了
相對主義與後現代主義
哲學的現實主義
我們這里所提出的觀點
第二部分 19世紀:德國歷史學派及其影響
第3章 卡爾·馬克思和資本主義制度的特性
走進馬克思主義
一般性的深層次理論
非純粹性(混雜因素)的必要性
結束語
第4章 德國舊歷史學派
創建與持續
永久的主題
作為一個有機體的社會
第5章 不列顛群島的歷史學派
愛爾蘭的歷史學派
克利夫·萊斯利的貢獻
遷移到英國
第6章 舊歷史學派在方法論問題上的失敗
因果解釋的必要性
持久的優點
第7章 奧地利:卡爾·門格爾和關於方法論的爭論
本質與偶然性的分離
門格爾關於貨幣起源的實例
奧地利學派的誕生
自然的和社會的
總結:方法論大爭論的遺產
第8章 馬歇爾和英國的方法論討論
一切皆為馬歇爾:他對於德國歷史學派的尊重
渴望事實:卻不僅僅依賴事實
方法論討論:馬歇爾和英國歷史主義者
融合性的學術團體
第9章 德國新歷史學派的反應
古斯塔夫·馮·施穆勒的反擊
馬克斯·韋伯思想中的歷史主義、個人主義和主觀主義
韋伯的理想型理論
沃納·桑巴特的成就
最後一搏
第三部分 20世紀:從美國制度主義到歷史研究的終結
第10章 索爾斯坦·凡勃倫與制度主義的創立
索爾斯坦·凡勃倫的思想革命
凡勃倫對經濟教條的批判
凡勃倫的歷史框架
凡勃倫、實用主義和知識
凡勃倫的失敗之處
第11章 早期美國制度主義和歷史特性問題
約翰·康芒斯的早期作品
羅伯特·霍克西的悲劇
美國制度主義的興起
弗蘭克·奈特、制度主義和歷史特性問題
弗蘭克·費特和薩姆納·斯利克特
被忽視的伊芙琳·伯恩斯
第12章 約翰·康芒斯的理論宣言
約翰·康芒斯和理想型理論
康芒斯和歷史時期划分
衰落中的美國制度主義
美國霸權和平和美國的例外主義的終結
第13章 塔爾科特·帕森斯和非歷史社會學的興起
沃爾頓·漢密爾頓和克拉倫斯·艾爾斯的作用
在阿姆赫斯特學院的改弦易轍
塔爾科特·帕森斯在歐洲
向哈佛的遷徙
約瑟夫·熊彼特的作用和策略
帕森斯對於制度主義的攻擊
一點哲學是危險的
對於非歷史社會學的探索
帕森斯和菜昂內爾·羅賓斯
帕森斯對於「經濟學帝國主義」的解放戰爭
帕森斯和阿道夫·洛
總結性評論
第14章 發生在倫敦經濟學院的死亡與反革命
埃德溫·坎南和阿林·揚格
走進萊昂內爾·羅賓斯
經濟科學的性質和意義
拉爾夫·蘇特的批評
弗里德里克·哈耶克的經濟學中的普遍主義
克婁巴特拉的鼻子——「歷史發展中的偶然因素」
第15章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和他所宣揚的《通論》
《通論》的通用程度到底如何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約瑟夫·熊彼特和經濟政策
《通論》的戰後勝利
「後凱恩斯主義」
第16章 空洞的普遍性的勝利
預測
理論的不可證偽性
理性的空洞通用性
無力的批判和錯誤的認同
對理性的解構
第17章 制度盲目和歷史研究的終結
對市場的盲目
非制度性市場的危險思想
在企業問題上失足的盲目
內部市場的神話
將企業和市場合二為一
更多關於公司和市場混合體的神話
結論
第四部分 新千年:歷史研究的第二次來臨?
第18章 在社會學和經濟學理論中存在
一般性規律嗎
普遍市場的神話
供給和需求是普遍的嗎
稀缺和競爭是普遍的嗎
一般性領域中的試探性路標
人類學的范圍
作為普遍原則的維持生存性傾向
第19章 財產、文化、習慣和制度
習慣以及思維與行為的源泉
難以琢磨的概念:文化
從習慣到制度
制度與文化:區別何在
生產和法律規則
法律規則總是不完全的
文化作為輔助性標准重新進入角色
就業合同的例子
結論
第20章 交換與生產:財產和企業
財產和合同的確立
生產、企業和組織
將勞動整合進企業
第21章 對於社會構成和抽象層級的一個注解
分析的五個層面
現實和分析:一些一致性原則
術語:「真實」或「理想」類型
第22章 歷史問題的演化觀點
歷史的功能性痕跡
從「種群思維」到不純粹原則
優勢原則和突顯概念
社會構成的初步划分
真實類型理論和過渡理論的含義
優勢原則的應用
一些進一步的含義和結論
第23章 不借鑒傳統的發明將舉步維艱
經濟學是什麽
制度研究:THESMOLOGY
市場研究:AGORALOGY
資本主義的政治經濟學
重建社會科學
附錄
參考文獻
索引
澤後記
 

本書的籌備工作經歷了很長時間。它討論了社會科學的一個核心問題,並且提出了一些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30年來,我一直相信,歷史特性問題是社會科學的一個關鍵問題。這個問題來源於這樣一個假設:不同的社會一經濟系統可能需要在某些方面各不相同的理論進行解釋。研究對象之間的本質區別可能會對解釋的統一性施加限制。一個恰當的封建制度的理論可能與一個恰當的資本主義的理論並不相同。這些理論任何的共同方面都反映了真實系統的共同特征。盡管如此,不同系統之間的區別可能非常重要,以至於用來分析它們的理論和概念也必須具有根本的區別——即使它們具有某些共同的規則。具有不同本質的現實需要不同的理論來進行解釋。這就是粗略勾畫出來的歷史特性問題。

卡爾·馬克思於19世紀40年代闡明了自己的觀點,並且開始了自己的經濟理論研究。雖然我對馬克思主義的處理是相對簡單的,而且我堅決反對馬克思的某些觀點,但是我依然相信馬克思的分析具有重要性。

尤其是,許久以來,我也想到,主流經濟學魯莽的過度假設已經削弱了,而不是加強了它的理論體系。通用理論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假設基礎上的:「一個理論就可以適用於所有的情況。」通用理論在處理特定的、具體的現象時具有局限性。正如主流經濟學的許多理論一樣,通用理論對於歷史差異和區域差異並不足夠敏感。

到了20世紀80年代,我更加熟悉德國歷史學派的研究工作了。在大約100年的時間里,他們也研究和爭論了歷史特性問題。進一步地,我認識到:19世紀80年代,卡爾·門格爾對於德國歷史學派的著名攻擊並沒有將歷史特性問題甩到一旁。而且,德國歷史學派的影響是如此巨大,以至於英國經濟學的領軍人物一一阿爾弗雷德·馬歇爾也采用了他們的許多觀點。另外,在20世紀早期,德國歷史學派還啟發了美國制度主義經濟學的產生。

我發現,在經濟學中存在一個失落的大陸,這個大陸中充滿著理論研究、方法論研究和經驗研究,這個大陸主要隱藏在20世紀納粹主義和戰爭的瓦礫之下。在這個大陸上,包括了許多重要的思想家,他們應該被公正地置於20世紀最重要的社會科學家的行列之中。但是,他們在現代主流經濟學的技術領域里卻沒有地位。失落大陸上的學者中很少有人免遭遺忘。許多思想家已經從現代世界的學術課堂和教科書中消失了。

今天,許多學者給予了德語系學者——比如,約瑟夫『熊彼特、馬克斯·韋伯和卡爾·馬克思——應有的尊重,但是他們只是失落大陸中的學者的一部分,而且他們身邊的許多學者具有類似的成就。只有極少數學者受到了贊揚,而大多數都被遺忘了。然而,這小部分學者的許多觀點都來源於那些缺乏榮譽的學者們。本書將舉出一些例子對此問題進行說明。

1994年左右,我在劍橋大學開始為本書的寫作做大量的筆記。起初,我計划寫一篇制度經濟學史。第一部分簡要地討論馬克思主義和德國歷史學派。但是隨後我清楚地發現,被忽略的德國歷史學派和受他們影響的其他一些學派,比得到榮譽的其他黨派在這個問題上更具有發言權。研究項目就擴大了,而且顯然,對於制度經濟學史的研究也不能限於一本書。對於德國歷史學派、他們的後繼者和歷史特性問題的討論就可以占據一本書的篇幅。

因而,本書就演變成了一個歷史分析和理論分析的結合體,歷史特性問題是本書的主題。但是,最多只有三章的內容直接集中討論德國歷史學派。本書並不試圖對歷史學派或制度主義做出恰當的總結,對這兩個學派的研究都只限於他們與歷史特性問題的關系。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