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作者繼《西域文明》、《古道西風》之後,推出的又一部探討古代和中世紀中外文化交流的力作。重點在近年發現的中亞古代語言、藝術與宗教方面的新史料,諸如中原漢文化在西域的初傳,犍陀羅語在絲綢之路上的傳播,犍陀羅佛教藝術對中國藝術的影響、、中國境內新發現的火祆教古墓、鄂爾多斯出土景教十字架、新疆昭蘇西突厥尼利可汗墓碑、蒙古草原新發現的毗伽可汗寶藏等問題。此外,作者還把研究視野從中亞沙漠移向蒙古民族發源地——大興安嶺的額爾古納松林,所以書名作“松漠之間”。我們今天面臨的全球化問題,實際上是從蒙元時代開始的。作者對《元經世大典圖》、《蒙古山水地圖》、國家圖書館柏林寺分館藏鄭和遺囑的一系列研究,可以進一步揭示這一點。
1956年4月生,祖籍廣東,生長于北京。l977—1982年,北京大學歷史系讀考古學。畢業後,受聘于中國文物研究所。1993年應Richard
Salomon教授邀請,赴美國華盛頓大學從事犍陀羅語研究。1994年受聘于北京大學考古學系(今考古文博學院),歷任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應日本學術振興會邀請,赴日本佛教大學進行學術交流。2001—2004年三赴香港城市大學,講授中外文化交流考古。1984年至今,在歐美、日本和國內學術刊物發表論文百余篇;在中國和日本出版《絲綢之路與中國文明》(東京︰NHK出版社,2005年)等學術專著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