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對利潤與權利的病態追求

公司:對利潤與權利的病態追求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短短150年間,股份公司就從一個微不足道的角色,一躍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具支配力的經濟組織形式。今天,股份公司統治着我們的生活。它們決定我們吃什麼,看什麼,穿什麼,在哪工作,做什麼。我們被股份公司的文化、符號、意識形態所環繞,無處可逃。它們就像當年的教會或者君主一樣,擺出一副一貫正確的、全能上帝的姿態,用輝煌的建築和精致的陳設來制造自己的光輝形象。它具有人的權利卻沒有人的道德感,惟利是圖、剝削成性。如果它的破壞性行為不受到限制,將危及整個地球生態、人類健康,甚至社會形態,並將導致它自身的崩潰。

  為寫作本書,作者進行了范圍廣泛的采訪,如美國輝瑞制藥的CEO漢克·麥金內爾、諾貝爾獎得主弗里德曼、著名批評家喬姆斯基,從多個視角考察了股份公司作為一種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危險性,並提出了改善目前現狀的可行方案。
 

目錄

序言
1.股份公司的帝國之路
2.新的形象,舊的公司
3.外部化的機器
4.民主有限
5.公司無限
6.估算未來
注釋
部分參考文獻
 

當一串一串的公司CE()們戴着手銬、垂頭喪氣地走過我們的電視屏幕時,博學多聞的學者、政治家和商業領袖們迅速對此作出回應,信誓旦旦地保證,與制度無關,那些貪婪、腐化、墮落的人們才是造成華爾街慘狀的罪魁禍首。最近,ABC電台「本周快報」(This Week)欄目的山姆·唐納森(Sam Donaldson)采訪紐約股票交易所前頭目理查德·格拉索(Richard Grasso):「我們是否只需要談論這些壞蘋果?是不是這個制度本身哪里也出了問題?」格拉索這樣解釋:「山姆,我們的確有很大的失誤,我們也竭盡全力來鏟除那些壞分子和不良行為。但是,不管問題的數量是1還是15,必須要認識到,基數都是超過一萬家的上市貿易公司。當然,一個世界電信(Wolldcom)或者一個安然(Enron)就已經夠多了。」盡管有這樣的保證,但是今天的公民——包括很多商業領袖在內——都已經明白,股份公司本身存在的問題所帶來的危害遠比華爾街悲劇所能表現出來的更加深刻。對體制本身問題的關注正是本書的焦點所在。

關鍵在於,股份公司本身是一種制度結構——一種獨特的結構,一套為其內部的行動者提供行動指導的規則。它同時也表現為一套法律制度,股份公司內的每一個人的存在意義和能力都有賴於法律的安排。股份公司的法定目標就是追求公司的自身利益,不帶感情,沒有例外,絕不考慮對他人可能造成的損害。結果就是,我認為,股份公司是一種病態的制度,它擁有強大的力量,對公眾和社會構成威脅。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我將在接下來的章節里進行詳細分析。股份公司如何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巨無霸(第一章)?股份公司病態特征的本質是什麼,這暗示着什麼(第二章和第三章)?公司對社會的權力表現在哪里(第四章和第五章)?我們可以采取什麼樣的措施來減少股份公司對社會可能造成的危害(第六章)?以上就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通過揭示對所有股份公司來說都存在的制度性規則,以及股份公司與社會的密切關系,我希望揭示出,在人們試圖理解和從事我們這個時代最緊迫的事務時,還存在着至關重要但長期以來未被充分認識的一環。

彼得·德魯克(Peter Drucker),全球管理思想的泰斗,或許也是第一個將股份公司當做制度來分析的人。德魯克在他於1946年出版的驚世駭俗之作《公司的概念》中,認為有一點至關重要,那就是所有的股份公司都具有同樣的制度秩序和目標。然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股份公司運作的日常細節往往會模糊我們對於整體運作機制的觀察與理解。和輝瑞制藥(Pfizer)的CEO漢克·麥金內爾(Hank Mckinnell)一樣,我們「很難認識到股份公司是一種制度」。相反,我們主要還是在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微觀區別這個意義上來理解股份公司——跨國公司與本地公司、高科技公司與重工業公司、著名公司與蝦米公司、好公司與壞公司,卻忽視了這樣一個事實:所有的股份公司,至少所有的上市交易公司,都具有同樣的制度結構;正因如此,討論抽象的公司制度而非具體的公司個案才成為可能。當被問到「什麼是股份公司?「時,哈佛商學院的榮休學者喬·巴達拉科(Joe Bada-racco)說:「這真是很好笑,我教了一輩子商學院,好像從來沒有被問過如此尖銳的問題:我認為股份公司到底是什麼。」

本書旨在探討作為一種制度的股份公司到底是什麼。當然,制度必然包括人,本書中的許多內容都基於對人的原始訪談材料,其中包括公司世界的玩家們,深入分析公司制度的專家權威,以及關注公司制度的危險和問題的解決之道的批評家。在風格和敘述語氣方面,我盡量避免不恰當地使用專業與技術術語。我的目標是讓這本書能夠同時給門外漢和專業人士閱讀,當然它仍然建立在翔實的研究,以及我作為一名法律學者的學識和眼界的基礎之上。本書中,我使用「股份公司」來描述大型盎格魯一美利堅的上市交易商業公司,以區別於小型的非股份制商業模式,以及其他各種非贏利性、私有的商業模式。本書之所以集中關注盎格魯一美利堅模式,是因為世界上最大最強的股份公司都在美國,而經濟全球化已經將這些企業的影響力擴展至國境之外。盎格魯一美利堅模式的元素正在不斷塑造它在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特別是在歐洲和日本。因此,本書所作出的分析和論斷對於其他國家也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