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人生智慧

心經的人生智慧
定價:132
NT $ 115
  • 作者:濟群
  • 出版社:甘肅民族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211204X
  • ISBN13:9787542112040
  • 裝訂:195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1995年夏,應澳洲明月居士林邀請,前去參加佛學冬令營的弘法活動,開設《心經》講座。回國後,時常運用《心經》的智慧,結合現實生活作些思考,深深體悟到這一法門的殊勝,感覺很有必要將其內涵揭示出來,供養大眾,讓更多人獲益。於是,根據講座時的提綱、思路撰寫成文,名《心經的人生智慧》。

學佛,最難的是將佛法與生活打成一片。一般不接觸佛教的人,往往將佛教視為神秘或迷信,敬而遠之。而對佛教稍有涉獵的文人,則會視佛教為文化,為哲理,將之當做學術看待。至於學佛者,或僅偏重某個法門的實踐,或僅偏重經論教理的聞思。於是乎,學佛幾十年,觀念言行依然故作者者大有人在。

作者覺得,學佛首先應該認識佛法的內涵。唯有這樣,才能樹立正確的學佛態度。民國以來,教界就曾有過關於佛法是宗教或非宗教,是哲學或非哲學,是科學或非科學的討論。近年來,針對國人視佛教為迷信的普遍誤解,又出現佛教是文化之說。迷信論調自然不值得理喻,而「文化」說,也未免泛泛。佛教固然是文化,但飲食也是文化,藝術也是文化,僅僅以文化來理解佛教,並不能彰顯佛法的獨特性。

佛法究竟是什麽?學修過程中,作者時常在思考。佛法有宗教的濟世悲心,但不同一般宗教建立主宰神的崇拜。佛法有哲學的思想體系,但不同哲學僅是玄想的產物,而是佛陀所親證,是智慧海的流露。佛法具有科學的實證精神,但科學始終局限於自作者的經驗認識,而佛法修證是要從無作者智中體驗宇宙人生實相。可見,以佛法為宗教、哲學、科學,都失之偏頗。

作者以為,如果要用一句話概括佛法,那就是「人生的大智慧」。人生存在種種困惑、種種煩惱、種種痛苦,而世間的一切文化、科學和經濟、政治,無一不在尋求解決之道。但由此而有的種種離苦得樂的方法,總是揚湯止沸式的,不能從根本上著手解決。每每是舊問題尚未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唯有佛法才能正確觀照人生,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本書正是在「人生大智慧」這一理念指導下創作,試圖以生活解釋佛法,用佛法指導生活。事實上,佛法並不神秘、深奧、遙遠,而是非常現實的,它就在生活中,就在作者們的舉手投足處。生活中有了佛法,就會充滿安祥、寧靜、自在,所謂「平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目錄

序言·讓佛法走進我們的生活
前言
第一章·《心經》者何
在佛教中,《心經》屬於般若系經典。
般若經教揭示的緣起性空,是大乘思想的理論基石。
第二章·人生的大智慧
認識上的迷惑
執著欲望帶來的痛苦
第三章·解脫痛苦的原理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四章·有空不二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第五章·語法真實相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第六章·不住世間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第七章·超越生死
無無明亦無無明盡,
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第八章·煩惱即菩提
無苦集滅道。
第九章·解脫自在的人生
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土垂)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第十章·成佛的唯一途徑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十一章·無上法門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
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第十二章·勸勉
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
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附錄一
《金剛經》的現代意義
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
《金剛經》與禪宗
成佛是智慧的成就
日常生活中的修行
《金剛經》解決什麽
四相與人生
發菩提心與行菩薩道
如何得見如來
《金剛經》的信仰
如何奉持般若法門
如何理解如來實無說法
從無所得中求證佛法
般若正觀
無住生心
《金剛經》的受持功德
《六祖壇經》的般若思想
《金剛經》與六祖惠能
性空、無所得
明心見性、成就般若
無相、無住、無念
在生活中修行解脫
結說
後記
 

《心經》作為般若系統典籍的精華,言簡意賅,揭示了般若思想的精髓。自三國以來,被譯出21次,歷代為之注疏者有百人以上,流行至今超過80種。在般若學發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心經》的千古魅力,就在於它僅用260個字,揭示了究竟解脫的不二法門,對修學佛法來說是必不可缺的根本典籍之一。

濟群法師長期從事佛教教育及研究工作,現為閩南佛學院研究部導師。1980年始,他先後在中國佛學院、福建佛學院、閩南佛學院參學任教。近年來,一領長衫,一個香袋,在歐洲、澳洲、日本、港台等地,留下了作者的弘法足跡。而在廈門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及雲南一些高校的學子中,也傳誦著蘭若法師的名字。他對佛學在知識階層的推廣,厥功甚偉。在教學弘法的同時,濟群法師亦撰寫了大量著述,先後在海內外雜志上發表。從時間及內容上看,主要以唯識學及律學為主。這些文章在佛學界產生了強烈反響,深為教內外學者所矚目。此外,法師還撰寫了《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金剛經的現代意義》,印刷數萬冊,廣為流傳。目前,法師又撰寫了《心經的人生智慧》,字里行間流露出法師對人生的智慧透視,皇皇四萬言,洋溢著法師對世事的精湛分析。從1988年開始,我與法師同住阿蘭若處,問學於朝夕,於切磋琢磨之中深受啟迪。此次歸國回蘭若小住,蒙法師不棄,應邀寫篇序言。在拜讀全文之後,認為本文有三個主要特點,亦是本人的感想,聊充序言。

一、用最通俗的語言,闡述了最深奧的佛法。

有許多人覺得修學佛法很難,打開一本經書總有眾多的專業術語,簡直讓人覺得不知所雲。其次,對於佛學的深奧哲理,假如沒有相當的思辨能力,也很難弄懂。因此,對於初學者來說,佛法簡直是高深莫測。本書是法師根據「《心經》人生智慧」講座的思路整理出來,書中運用最通俗的語言,大量的日常生活事例,人們喜聞樂見的譬喻、典故,娓娓道出,既有口語的生動,又不失書面語言的簡練。《心經》以向以深奧難懂著稱,在這里卻變得通俗易懂了。

二、用生活解釋佛法,用佛法指導生活。

佛法是什麽?人們向來把它理解為宗教、哲學、科學,或以為佛法就是佛法。法師以為都不夠貼切、易解。確切地說法是:佛法是人生的智慧,是生活的智慧。人生有了佛法,才可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否則就是苦海無邊。本書就在這樣的前提下,用生活闡釋佛法,用佛法指導生活。如「人生的大智慧」一節中,指出造成人生痛苦的兩種原因。法師總結了人生的種種迷惑,又對欲望作了深入分析,基於對生活的細微觀察,對人生痛苦的精密審視,揭示了欲望使人追名逐利、沉溺聲色、迷失自己,走向無盡痛苦深淵的真相。法師在這里運用了大量生活事例,層層深入,字字珠璣。在「解脫痛苦的原理」一節中,指出人生的種種痛苦和煩惱,而認識人生痛苦的現狀,正是解脫痛苦的首要條件。經文「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是指出解脫人生痛苦的方法。人類的痛苦是因為對存在(有)的困惑和執著造成的, 「空」的智慧能對治它。「有空不二」之後的各節,從人生現實著眼,對日常生活中各種事物,以緣起的智慧,顯示其無永恆性、獨存性、實在性,說明宇宙人生一切是無自性,是空、是假有,以般若智慧觀照生活,引導生活,成就解脫自在的人生,正是法師撰寫本書的目的所在。

三、從發現問題入手,到解決問題結束

法師在教學過程中,常常有來自不同階層人士的提問,這些問題既有代表性,又有普遍性,對其中名利、得失、情愛等一系列具體而現實的問題,法師給予了全面的解答說明。使人生解脫自在的是般若,成佛的唯一途徑還在般若。本書開頭提出了人生痛苦根源在於沒有般若智慧。從沒有般若發現問題,到因為有了般若對我們人生的改善,通篇以般若二字為中心,進行字句剖析、演繹、歸納,加上法師雄厚的佛學理論基礎,使人讀之既掩卷沉思,又拍案叫絕。在商品經濟發達的今天,人們往往迷失自我,這一般若《心經》法門,將是大家修學佛法的最佳途徑,也是追求圓滿生命的最佳指南。

法師基於現代社會人生的問題,並提出適合現代人的解決辦法,這正是本書對現代人的意義所在。懷著誠摯的心情,願意向關懷人生的朋友們推薦這一智慧之書。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