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政治研究: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

倫理政治研究:從早期儒學視角的理論透視
定價:216
NT $ 188
 

內容簡介

早期儒家思想的類型分析,已成為儒家思想研究的一個突破口。以倫理與政治雙向同化為根本特征的早期儒家思想,應當從倫理政治的歷史與理論定位中,加以分析理解。

倫理政治化、政治倫理化的雙向同化,分別由孔、孟、荀、董四位思想家完成。孔子確認了二者的內在關涉性,孟子凸出了政治倫理化的意蘊,荀子突顯了倫理政治化的內涵,董仲舒以天的系統將政倫相融相攝,完成同化任務。

早期儒家倫理政治致思,圍繞四大主題展開:以天人之際為其奠立終極依據,以人性善惡為其提供德性憑借,以內聖外王描摹政治理想,以德主刑輔作為制度精神。從而,在倫理政治理論上,形成了一個完整體系的雛形。

早期儒家倫理政治理論,與現代西方法理政治理論,是兩種政治思想類型。在古典時段,倫理政治理論發生了深遠的思想史和政治史影響。但到現代,它面臨一個解構與重構的命運。
 

目錄

緒 言
 一、早期儒家思想類型的定位
 二、在多重背景下的觀照
 三、解釋:在歷史與邏輯之間
第一章 解讀倫理政治:一種嘗試性的倫理政治理論闡釋
 一、主題確立:倫理政治何以需要研究
 二、切人視角:倫理政治如何得以研究
 三、背景鳥瞰:倫理政治怎樣能夠生成
 四、分析架構:倫理政治特質怎麼凸顯
第二章 思想關聯:倫理、政治的邏輯同構
一、歷史覺解:倫理與政治的內在關涉 
  (一)面向歷史:沿倫理與政治的相關線索求解上古政治史秘密
  (二)疏解問題:以仁禮結構確認倫理與政治的內在聯系
  (三)表達理想:在秩序重建中構想政治應當狀態
 二、凸顯崇高:給政治以倫理化解釋
  (一)心性之學:將人的抉擇安置於可靠的倫理基石之上
  (二)仁心仁政:作為倫理抉擇的政治治理
  (三)仁人無敵:揭破倫理規范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雙重功能
三、凸出效用:予倫理以政治化定位
  (一)性惡善偽:為政治控制必要性提供人性根據
  (二)隆禮重法:把人倫關系格式化為政治關系
  (三)維齊非齊:以不平等的政治安排達到平等的倫理目標
四、歷史對接:倫理與政治的雙向涵攝
  (一)詮釋《春秋》:以微言大義凸顯混亂時世中倫理政治的意義
  (二)法天而治: 將倫理、政治融攝、序定於天的保障與格局之中
  (三)賢良對策:尋求倫理政治由理論構想到政治介入的現實途徑
第三章 理論結構:倫理、政治的互動機制
一、天人之際:政治根據的終極追問
  (一)天人合一於天:倫理政治的價值根源與功能保障
  (二)天人合一於人:倫理政治的人學指向與人道蘊含
  (三)天人合一於宜:為倫理政治實施的確當性樹立標准
二、人性善惡:政治抉擇的德性憑借
  (一)以善通約:倫理政治的現實起點是對人的高度信賴
  ……
第四章 功能詮解:儒家視域的社會景觀
第五章 比較視境:倫理、政治的中西取向
第六章 問題延伸:倫理政治的歷史命運
附錄一 近斯相關研究觀點摘錄
附錄二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