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精要與學習指南

語言學精要與學習指南
定價:239
NT $ 208
  • 作者:高文成/主/編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2145385
  • ISBN13:9787302145387
  • 裝訂:平裝 / 411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共12章。內容涵蓋語言與語言學、語音學與音系學、形態學、句法學、語義學、語用學、社會語言學、語言變化、語言習得、心理語言學、語言學與外語教學、認知語言學等各個方面。每一章又包括“要點綜述(漢)”、“重要術語(漢)”、“重要理論與技能(漢)”、“難點講解(漢)”、“系統圖解(漢)”、“重要術語(英)”、“一般術語(英)”、“核心練習(英)”和“參考答案(英)”以及“參考文獻”等部分。該書既包括了“語言學(英語)”這門課程的傳統核心內容,又吸收了最新的研究成果。

本書是各類英語專業(英語語言文學、英語教育、商貿英語等)碩士、本科、專科、成教、自考、網絡等各類大專教育系列學生以及語言學自學者和愛好者的良師益友,特別是對欲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同學,實用性和針對性更強,同時也是語言學教師的好幫手。
 

目錄

序言
前言
第1章 語言與語言學
1.1 要點綜述
1.2 重要術語(漢)
1.3 重要理論與技能
1.4 難點講解
1.5 系統圖解
1.6 重要術語(英)
1.7 一般術語(英)
1.8 精選練習
1.9 參考答案
第2章 語音學與音系學
2.1 要點綜述
2.2 重要術語(漢)
2.3 重要理論與技能
2.4 難點講解
2.5 系統圖解
2.6 重要術語(英)
2.7 一般術語 (英)
2.8 精選練習
2.9 參考答案
第3章 形態學
3.1 要點綜述
3.2 重要術語(漢)
3.3 重要理論與技能
3.4 難點講解
3.5 系統圖解
3.6 重要術語(英)
3.7 一般術語 (英)
3.8 精選練習
3.9 參考答案
第4章 句法學
4.1 要點綜述
4.2 重要術語(漢)
4.3 重要理論與技能
4.4 難點講解
4.5 系統圖解
4.6 重要術語(英)
4.7 一般術語 (英)
4.8 精選練習
4.9 參考答案
第5章 語義學
5.1 要點綜述
5.2 重要術語(漢)
5.3 重要理論與技能
5.4 難點講解
5.5 系統圖解
5.6 重要術語(英)
5.7 一般術語 (英)
5.8 精選練習
5.9 參考答案
第6章 語用學
6.1 要點綜述
6.2 重要術語(漢)
6.3 重要理論與技能
6.4 難點講解
6.5 系統圖解
6.6 重要術語(英)
6.7 一般術語 (英)
6.8 精選練習
6.9 參考答案
第7章 社會語言學
第8章 語言變化
第9章 語言習得
第10章 心理語言學
第11章 語言學與外語教學
第12章 認識語言學
 

自然語言是大自然賜給人類的最珍貴的禮物,是人類物種身份最重要的標志。沒有我們這個地球,人類或許會出現在另外一個星球上;但是沒有自然語言,人類就不稱其為人類,現代人這個物種就會隨之消失。

在靈長類出現後的6000萬年的歷史長河中,真正意義上的智能雛形只不過出現在幾十萬年前,而人類智能只是出現在近20萬年的某個時期。我們從靈長類的腦容量到現代人腦容量的變化可以看出人類智能形成的端倪。20萬年來現代人的腦容量從最早南方古猿的大約400毫升增長到今天的1350毫升。人類智能的爆發促使腦容量急劇增加,達到3倍以上,最終將人類推上了地球主宰者的地位。

引起人類大腦增量及智能爆發的因素有直立行走、制作工具、用火熟食、使用語言,其中自然語言的出現是最為直接的因素︰語言激發並促進了人的思維、記憶和交流,促進了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創造和發展,同時也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積累和傳承。

因此,我們可以說,語言是現代人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工具,而更重要的是,語言催生了現代人,造就了現代文明。從這個意義上說,研究語言是人類的自我發現和自我認識。研究語言的過程就是人類發現自我、認識自我的過程。只要人類與語言共存,也許這個自我發現、自我認識過程只會有起點,而無終點。

語言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存在著一個掌控語言的存在並協調語言使用的語言法則系統,即普遍語法。語言學家的歷史使命不僅是要發現這個語言法則系統,而且還要尋找一個可以描述和解釋語言法則系統的理論。這種理論必須幫助我們了解人類自然語言的共性和個性,而且必須幫助理解人類自然語言為何是如此這般的一個系統。

依據生成語法理論的假設,自然語言由一個普遍語法規則體統所支配,普遍語法由一套數量有限的、代表人類語言共性的句法通則構成。通則上設有賦值參數,參數的值的不同設置造就了自然語言呈現的千姿百態的語種。語種的千姿百態變化只是人類語言的表象,而其深層系統卻是恆定的。

語言具有表層和深層兩種表現形式,語言的表層形式是語言的外化系統(E一語言),語言的深層形式是語言的內化系統(I-語言)。由于E-語言系統活躍易變,影響因子繁雜,變化規則難以確定,雖然可以說明人類語言的一些社會屬性,但無法解釋人類“語言器官”的生物性本質。語言學家的根本使命是通過觀察和分析各種E一語言的句子,尋找具有通則效應的人類語言內核,即I一語言。語言學家通過演繹、推導,以求最終發現表證人類I-語言的普遍語法知識系統,並提出一種不僅可以充分描述而且還可以充分解釋I-語言的普遍語法理論。

內化語言不是無限多的句子集合,而是能夠生成無限多的合乎語法的句子的能力。換言之,內化語言是一個運算系統,或生成系統,即以有限量的句法通則生成無限量的句子。內化語言除了含有一套句法通則之外,其運作還依賴于“發音一知覺”系統和“概念一意念”系統,前者提供語言表達的語音式,後者提供意義解釋的邏輯式。人類大腦的語言知識系統通過語音式和邏輯式與大腦其他認知系統相連,形成認知系統之間的接口(interface)。這要求所有語言元素都必須在語音式和邏輯式中得到充分的解釋。

內化語言作為說話者與生俱來的下意識規則系統,不會因說話者表達能力的喪失而消失。內化語言知識的使用不是刻意的,而是說話者的直覺行為,說話者無一例外地在不知不覺的狀態下使用語言規則,就像人們在游泳或騎自行車時不會刻意按照游泳規則或騎車規則行事。從語言器官的角度看,人類內化語言系統的運作如同感覺系統和消化系統的自我運作,我們不會刻意地控制這些系統的操作,也無法有意識地去遏制它們的操作。

語言學屬經驗科學,語言學研究所依賴的是觀察說話者憑借大腦的語言直覺認為是合乎語法的語言事實。普遍語法不是社會科學,而屬自然科學,所以對I一語言知識系統的研究應該歸屬在自然科學研究範疇內,采用的研究方法為觀察歸納法和演繹推導法兩種,以演繹法推導為主。觀察歸納法有助于語言學家充分描述E一語言的知識系統,而演繹推導法卻能夠使語言學家充分解釋I一語言的知識系統。通常兒童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習得十分復雜的語法系統,能夠理解並創造無限量的句子,這表明人類的語言器官是以最簡約的方式生成句子。研究l一語言知識系統的語言學理論應該以“簡約”為原則,主要方法應該是演繹,是推導,而非僅僅是一種描述。

人類創造了語言,語言同時也塑造了人類。語言是人類的工具,是人類表現自我的載體。與此同時,人類成了語言的工具,是語言實現自我的載體。語言具有功能性,同時也具有官能性。語言通過心智器官而產生,借助發音器官而表達,依賴交際功能而使用。語言映射了現實的世界,投射了想象的世界,折射了可能的世界。語言表達玄機暗藏、悖論迭出,肯定之為錯,否定之亦為錯,無者可謂有,有者可謂無。語言具有私有性質,具有自然屬性,因而可以在使用者中造成誤解。語言同時具有公有性質,具有社會屬性,因而可以在使用者中達成理解。語言使用如同游戲博弈,參與者需要依照游戲規則,遵循合作原則,解讀言外之意,以言代行,在誤解、曲解和理解中博弈。語言本無意義,按所指和真值而定。隱喻是語言的翅膀,推動了語言的自由翱翔;言者或隱或喻,該隱的則隱,該喻的則喻。說與不說有定數,可說的則言明,不可說的則不語。有道一言定能勝九鼎,卻道一切盡在無言中。

應該說的已經說了,不該說的確實沒說。

還想說的則由高文成等年輕學者述文細說。

梅德明
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
2007年2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