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對環境議題的探討讓我想起那個北美殖民地居民的故事。他很擔心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柴火過冬,於是砍了許多木柴,直到他認為已經足夠了,但為了穩妥起見,他特意跑去問一位年老的印第安智者,這個冬天是否會特別寒冷。這位印第安老人回答說,他預計會有一個前所未有的寒冬。於是,這位移民便砍呀砍呀,直到貯藏了他當初為冬季取暖而准備的柴火的兩倍。他現在很自信地認為柴火已經足夠過冬了,但為了確保無誤,他還是跑去問那位印第安老人。印第安老人說,一個反常的寒冬即將來臨。移民者於是又砍了更多的木柴,直到他周圍已經都是劈好的木柴了。他再一次跑去問印第安老人,老人說,這個冬天將會是有史以來最最寒冷的冬天。「你是怎麽知道的?」移民者問道,老人回答說:「白人貯存了大量的柴火。」

這個故事意在指出,人們在環境體系中扮演著多重的角色。我們既是環境中的一員,同時又是它的觀察者。因此,當我們討論環境問題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其實是在討論我們自身,這種探討有時甚至比我們當初所能意識到的程度更深。與那位北美殖民地居住者一樣,更清醒地意識到我們在環境中的角色會對我們有所幫助。這是我寫環境問題的一個緣由。
 

目錄

總序
譯者序
前言
導言
第1章 環境正義的重要性
§1.1 引言
§1.2 正義問題何以產生
§1.3 面對稀缺的先到先得式回應
§1.4 協調的環境限制之需要
§1.5 自願性團體中正義的必要性
§1.6 國家似乎不需要自願性合作
§1.7 現代社會的脆弱性
§1.8 社會秩序中正義的必要性
§1.9 教育與宣傳
§1.10 環境正義的必要
第2章 正義諸原理
§2.1 正義的形式特征
§2.2 正義的原理
§2.3 隱含的協議
§2.4 為什麽協議變得過時
§2.5 爭議之起源
§2.6 正義感
第3章 財產與德性
原理與理論
§3.1 所有權原理
§3.2 正義論
德性理論
§3.3 引子
§3.4 世俗的清教主義
§3.5 德性理論的持續影響
§3.6 德性理論的不可接受性
第4章 財產與自由:自由派理論
§4.1 引言
§4.2 最弱意義的國家
§4.3 私有財產
§4.4 自由派的正義:權利理論
§4.5 妨害
§4.6 非法侵害
§4.7 自由派與污染:一個批判
§4.8 財產的原始獲取
§4.9 稀缺問題
§4.10 我們過去的不公正獲取
第5章 財產與效率:效率理論
§5.1 引言
§5.2 效率與自由市場
§5.3 效率理論的優點
§5.4 壟斷與壟斷寡頭
§5.5 交易成本
§5.6 外部性與公共物品
§5.7 囚徒困境中的托斯卡
§5.8 個案研究——汽車尾氣排放
§5.9 概括與總結
第6章 人權
第7章 動物權利
第8章 功利主義理論
第9章 功利主義的局限
第10章 成本效益分析的特征與局限
第11章 約翰·羅爾斯的正義論
第12章 探索的結構
第13章 生物中心個人主義和生態中心整體論
第14章 同心圓理論
第15章 個體的義務
中英文對照表
譯後記
 

《環境正義論》(Enuironmental Justice)一書系彼得·S.溫茨(Peter S. Wenz)先生的著述之一種,作者系哲學博士,伊利諾伊大學(斯普林菲爾德校區)哲學與法學研究教授。溫茨博士也是南伊利諾伊大學醫學院醫學人文學科方面的兼職教授。他是女權主義者、素食主義者,當然也是環境保護論者。他所教授的課程非常多樣化,涉及應用倫理與法律,包括法律、法哲學、生物醫學倫理與法律、環境評估等領域中的道德問題,著述豐富,有:《作為宗教信仰自由的墮胎權》(Abortion Rights as Religious Freedom)、《自然守衛者》(Nature’’s Keeper)、《現代環境倫理》(Enuiron-mental Ethics Today)、《道德沖突中的政治哲學》(Political Philosophies in Moral Conflict)等。又還與蘇拉(Laura Westra)合偏有《環境種族主義的面孔》(Faces of Enuironmental Racism)。現在,他還是斯普林菲爾德紀念醫院倫理委員會成員之一。溫茨博士還是《國際環境倫理學》等雜志的學術顧問。

西方國家的環境哲學研究與全球環境變化相關聯。近代以來機器大工業的發展使得環境危機日益嚴重,加上全球范圍內貧富分化的加劇,更使得各種關系復雜起來,而其中主要的一面即是人類與其周圍環境以及環境中其他物種在生存上所存在的緊張關系。這一關系又與人們社會生活所賴以為基礎的正義觀念息息相關。問題必須要得到解決,否則人類的生存可謂前途叵測。

《環境正義論》一書所采納的主要視角,亦正如作者本人在前言中所稱的,「主要是關於正義論的」,也如同密西根大學法學院的詹姆斯·E.克利爾教授所評論的那樣,「著重於分配正義的諸理論,所關心的主要是那些在利益與負擔存在稀缺與過重時應如何進行分配的方式問題」。因此,該書雖涉及到環境法學與環境經濟學方面的大量議題,但卻不是一部環境問題大全,僅是正義理論在環境關切上系統而全面的表達而已。

溫茨認為,要滿足社會正義與環境保護的雙重問題,在學術研究上就必得關注正義論與生態學。大概如意大利社會學家帕累托所講的那樣,人們總會也總是在為自己的所作所為尋找所謂的理由,以證明自己是一個理性的人,做的是合理的事。溫茨認為此點要做出改變,他認為我們的「自知之明」需要進一步深化,未經檢驗的自發觀念必得要接受批判並從而做出應有的回應,以「對人生有更大的把握」。因此,對人們表面上所持有的各種正義觀念加以深度的剖析就是很必要的事情了。

從兩個孩子分一個比薩餅的故事,溫茨開始其娓娓道來的講述。比薩餅如何分配就是一種有關分配正義的簡單卻不浮淺的例子。換句話說,就有限的資源如何加以分配而言,哲學的探討不再是某種時間的荒廢了。作者提及到霍布斯筆下「孤獨、貧困、卑污、殘忍而短壽」的生活,也提到了加特勒·哈丁有名的公地悲劇,將正義的必要性引導出來。而且,這一議題在現代社會尤其是在環境問題上更具現實意義。

在此基礎上,溫茨論述了正義的諸種理論。按著朴素的理解,正義的特征就是「同樣情況同樣對待」,人們在生活中對於正義所持有的這樣一種隱含的協議或契約,是人們順利生活、減少不必要內耗的前提。但正如作者所指出的那樣,「馬克思爭論說,很多正義原理與其他的行動指引原理,都與社會的技術發展狀態相關」。適宜於某一時期技術發展狀態的原理,未必就適合於將來。以婚姻生活為例,在拖拉機發明的前後,婦女的角色也相應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原來照料家庭的工作到職業女性的轉變,使得證明婦女干家務活的正當性條件已然喪失。在舊有價值與希望得到公正的對待之間所產生的沖突不能得到解決的話,離婚就是必然的了。因而,這實際上是對人們正義感的拷問。

接下來,溫茨順次考察了財產與德性的理論、人權與動物權利的理論、功利主義與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論,以及約翰·羅爾斯的正義理論。對於德性理論,溫茨主要以富蘭克林的《窮理查年鑒》為例,說明了這一理論在美國的發展變遷。在溫茨看來,德性理論是清教倫理的一種更為世俗化的正義論表達,該理論聲稱,工作努力、勤勉、守時、誠實的人在道德上是善的,將會獲得成功,而那些懶惰、不誠實的人是惡的,將會遭受失敗。因此,「窮人應該貧窮,富人應該富裕」,「每個人只是在獲得他應得的東西」。這正如同我們中國人所講的「窮生奸計,富長良心」一樣,皆是德性理論的世俗生活體現。溫茨認為,這一理論缺乏理性的依據,只是一種心理力量而已。因為這種看法會導致認識上的偏差,會使我們毫無根據地偏愛富人或富有的公司,並將之凌駕於他者的利益之上,這「嚴重危及到我們對環境正義的獲得」。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