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對在近千年里歐洲國家的演化的一個即時的解讀和詮釋。作者研究的中心問題是關于自從公元990年以來在歐洲流行的國家類型方面的巨大差異。
蒂利教授展示了權力的運用者和資本的操縱者之間相互作用如何導致三種國家的形成,其中每一種都在歐洲流行了很長時期--收取貢賦的帝國、分裂主權的體系和民族國家。他認為,把歐洲國家的發展設想為一種簡單的非線性的過程是站不住腳的,而且國家本身之間的關系在它們的形成和演化中是一個重大因素。本書的最後部分接著把這些洞見運用于1945年以來的第三世界國家的歷史中。
查爾斯‧蒂利是社會研究新學院的著名教授,他在那里指導了社會變化研究中心。
目錄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世界歷史中的城市和國家
第一節 歷史中的國家
第二節 現有的答案
第三節 資本和強制的邏輯
第四節 戰爭促使國家形成和轉變
第五節 長期的趨勢和相互作用
第六節 展望
第二章 歐洲的城市與國家
第一節 歐洲形成之前
第二節 國家和強制
第三節 城市和資本
第四節 城市和國家的相互作用
第五節 國家生理學
第六節 危險的關系
第七節 國家的另類形式
第三章 戰爭如何促成國家以及國家如何導致戰爭
第一節 暴力的分野
第二節 國家如何控制強制
第三節 戰爭
第四節 過渡
第五節 奪取、制造或者購買強制
第六節 償還債務
第七節 帝國結實的長臂
第四章 國家及其國民
第一節 從黃蜂到火車頭
第二節 討價還價、權利和集體行為
第三節 直接統治的機制
第四節 法國革命︰從間接統治到直接統治
第五節 國家擴張、直接統治和民族主義
第六節 未意料的負擔
第七節 軍事化︰平民化
第五章 民族國家的譜系
第一節 中國和歐洲
第二節 重新審視國家和城市
第三節 強制的軌道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軌道
第五節 資本化強制的軌道
第六章 歐洲國家體系
第七章 1992年的軍人與國家
參考文獻
譯後記
英文版序
第一章 世界歷史中的城市和國家
第一節 歷史中的國家
第二節 現有的答案
第三節 資本和強制的邏輯
第四節 戰爭促使國家形成和轉變
第五節 長期的趨勢和相互作用
第六節 展望
第二章 歐洲的城市與國家
第一節 歐洲形成之前
第二節 國家和強制
第三節 城市和資本
第四節 城市和國家的相互作用
第五節 國家生理學
第六節 危險的關系
第七節 國家的另類形式
第三章 戰爭如何促成國家以及國家如何導致戰爭
第一節 暴力的分野
第二節 國家如何控制強制
第三節 戰爭
第四節 過渡
第五節 奪取、制造或者購買強制
第六節 償還債務
第七節 帝國結實的長臂
第四章 國家及其國民
第一節 從黃蜂到火車頭
第二節 討價還價、權利和集體行為
第三節 直接統治的機制
第四節 法國革命︰從間接統治到直接統治
第五節 國家擴張、直接統治和民族主義
第六節 未意料的負擔
第七節 軍事化︰平民化
第五章 民族國家的譜系
第一節 中國和歐洲
第二節 重新審視國家和城市
第三節 強制的軌道
第四節 資本主義的軌道
第五節 資本化強制的軌道
第六章 歐洲國家體系
第七章 1992年的軍人與國家
參考文獻
譯後記
序
讀者不難發現,本書並沒有試圖去覆蓋整個世界歷史,也沒有提供一個能夠解釋當今世界各地的國家演化的模式。它致力于這個具有充分挑戰性的工作,即解釋從990年(歐洲國家在世界政治經濟處于邊緣地位之時)到1992年(歐洲及其周邊地區持續兩個世紀的霸權顯然開始動搖之時)的歐洲國家形式的轉化和演變。本書偶爾提及中國,但主要是為了指出歐洲經驗中的不同之處,而非出于系統比較和解釋的目的。
本書主要承繼並修正了更早時期的一次集體努力。1975年我們出版了一本書,名為《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作者有塞繆爾‧芬納(SamuelFiner),加布里埃爾‧阿丹特(Gabrie,l Ardant),魯道夫‧布朗(RudolfBraun),戴維‧貝利(David Bayley),彼得‧倫德格林(Peter Lundgreen),斯坦‧羅坎(Stein Rokkan)和我;我還擔任了該書的主編。那本書是對當時常見的用諸如“現代化”、“政治發展”之類的觀點,用目的論的方式解釋國家變遷的傾向的反擊。那類觀點不僅消除了不同國家的歷史道路的差異,模糊了它們的起源,而且暗示著︰那些走著與當今世界主流國家不同路線的國家是不太發達的,而且它們最終或者重演西方國家的經歷,或者永遠落在後面。
我們小組將精力集中于用實際的西歐國家史來回應上述一系列錯誤觀點。實際的西歐國家史過去常常被當作不同的政治發展模式。和那些模式相反,我們仔細地考察了許多鎮壓、榨取、控制和沖突的過程。總之,我們完全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那些被其他人視為通過較高的國家機構有意地解決問題的史實︰我們將之描述成對權力的爭奪,而國家正是這種權力爭奪的副產品。我們也比通常更多地關注國家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作為孕育所有具體國家歷史的母體(matrix)的地理政治。
我們在這方面的大量靈感都來自我們的合作者之一,斯坦‧羅坎。我謹以該書的1992年版來紀念他。羅坎是一位挪威政治科學家。他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追求兩個明顯矛盾的智力目標。一方面,羅坎力圖去理解地方政治(包括他出生的斯堪的那維亞)中的分裂及意識形態的細節。另一方面,他描繪了綜合時間和空間的遼闊的歐洲政治地圖,在其中法國和斯堪的那維亞只不過是龐大體系中的一小部分。羅坎通過把地方歷史看成對涉及更大範圍(甚至是橫跨大陸的)的政治和經濟關系的創造性回答,把這兩種顯然矛盾的努力綜合到了一起。這種觀點應該對中國學者有吸引力,他們不可避免地把地方歷史部分地理解成為和帝國、世界經濟相聯系的產物。
1992年的版本修正了1975年版的一些缺點。無意之間,作為對政治發展理論的反動,我們1975年的小組形成了某種反理論。在發展理論強調有意識的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地方,我們的反理論則強調強制和沖突是政治變化的動力。這使得我們的論點有很大的解釋價值,但是這也使我們不必要地陷入了認為國家形成取決于在國家層面上集中武裝力量的單一途徑的觀點。《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通過有意識地討論強制在歐洲國家形成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方面的差異,以及通過更多關注資本積累的不同作用來糾正這種錯誤。在一本篇幅不長的書籍中覆蓋上千年的歷史,其結果依然是提綱挈領的,但是肯定會比對強制、沖突和國家創始的平鋪直敘要復雜得多。
此書對研究中國長期的國家演化的學生是否有價值?當然我們必須首先承認差異。作為有著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延續了約兩千多年的統一國家;作為有著豐富多彩的原創文化的歷史和在過去兩千年的大部分時間內擁有地球上最龐大的武裝力量的國家,中國對研究國家演化的學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挑戰有四個主要含義。第一,中國僅幅員遼闊和歷史悠久就讓其他政權相形見絀,以致所有分析者都不知道和其他國家的歷史進行什麼樣的比較才有意義。例如,我們是否應該放棄把中國和本書中描述的其他小得多、時間也短得多的國家進行比較,只是為了比較a)整個大陸或者b)大帝國和它們的後繼者?和什麼其他的歷史,我們才能合理地、有益地比較中國的政治史?
……
本書主要承繼並修正了更早時期的一次集體努力。1975年我們出版了一本書,名為《西歐民族國家的形成》,作者有塞繆爾‧芬納(SamuelFiner),加布里埃爾‧阿丹特(Gabrie,l Ardant),魯道夫‧布朗(RudolfBraun),戴維‧貝利(David Bayley),彼得‧倫德格林(Peter Lundgreen),斯坦‧羅坎(Stein Rokkan)和我;我還擔任了該書的主編。那本書是對當時常見的用諸如“現代化”、“政治發展”之類的觀點,用目的論的方式解釋國家變遷的傾向的反擊。那類觀點不僅消除了不同國家的歷史道路的差異,模糊了它們的起源,而且暗示著︰那些走著與當今世界主流國家不同路線的國家是不太發達的,而且它們最終或者重演西方國家的經歷,或者永遠落在後面。
我們小組將精力集中于用實際的西歐國家史來回應上述一系列錯誤觀點。實際的西歐國家史過去常常被當作不同的政治發展模式。和那些模式相反,我們仔細地考察了許多鎮壓、榨取、控制和沖突的過程。總之,我們完全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那些被其他人視為通過較高的國家機構有意地解決問題的史實︰我們將之描述成對權力的爭奪,而國家正是這種權力爭奪的副產品。我們也比通常更多地關注國家之間的相互作用和作為孕育所有具體國家歷史的母體(matrix)的地理政治。
我們在這方面的大量靈感都來自我們的合作者之一,斯坦‧羅坎。我謹以該書的1992年版來紀念他。羅坎是一位挪威政治科學家。他在他短暫的一生中追求兩個明顯矛盾的智力目標。一方面,羅坎力圖去理解地方政治(包括他出生的斯堪的那維亞)中的分裂及意識形態的細節。另一方面,他描繪了綜合時間和空間的遼闊的歐洲政治地圖,在其中法國和斯堪的那維亞只不過是龐大體系中的一小部分。羅坎通過把地方歷史看成對涉及更大範圍(甚至是橫跨大陸的)的政治和經濟關系的創造性回答,把這兩種顯然矛盾的努力綜合到了一起。這種觀點應該對中國學者有吸引力,他們不可避免地把地方歷史部分地理解成為和帝國、世界經濟相聯系的產物。
1992年的版本修正了1975年版的一些缺點。無意之間,作為對政治發展理論的反動,我們1975年的小組形成了某種反理論。在發展理論強調有意識的計劃和解決問題的地方,我們的反理論則強調強制和沖突是政治變化的動力。這使得我們的論點有很大的解釋價值,但是這也使我們不必要地陷入了認為國家形成取決于在國家層面上集中武裝力量的單一途徑的觀點。《強制、資本和歐洲國家》通過有意識地討論強制在歐洲國家形成中的中心地位和作用方面的差異,以及通過更多關注資本積累的不同作用來糾正這種錯誤。在一本篇幅不長的書籍中覆蓋上千年的歷史,其結果依然是提綱挈領的,但是肯定會比對強制、沖突和國家創始的平鋪直敘要復雜得多。
此書對研究中國長期的國家演化的學生是否有價值?當然我們必須首先承認差異。作為有著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延續了約兩千多年的統一國家;作為有著豐富多彩的原創文化的歷史和在過去兩千年的大部分時間內擁有地球上最龐大的武裝力量的國家,中國對研究國家演化的學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這挑戰有四個主要含義。第一,中國僅幅員遼闊和歷史悠久就讓其他政權相形見絀,以致所有分析者都不知道和其他國家的歷史進行什麼樣的比較才有意義。例如,我們是否應該放棄把中國和本書中描述的其他小得多、時間也短得多的國家進行比較,只是為了比較a)整個大陸或者b)大帝國和它們的後繼者?和什麼其他的歷史,我們才能合理地、有益地比較中國的政治史?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