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概 論
測量概述
測量在社會科學中的歷史淵源
測量的后續發展
測量在社會科學中的作用
總結與展望
2 潛在變量
結構與測量
作為題項值的假設性因素的潛在變量
路徑圖
測量模型的進一步闡述
平行測試
其他的模型
練 習
3 信 度
連續題項與二分題項
內部一致性
以量表分數間的相關為基礎的信度
概括化理論
總 結
練 習
4 效 度
內容效度
標准一相關效度
結構效度
表面效度
練 習
5 量表編制指南
步驟1:清楚地決定你要測量什麼
步驟2:建立一個題項庫
步驟3:決定測量的模式
步驟4:讓專家評價最初的題項庫
步驟5:考慮確認題項的包含性
步驟6:在一個試測樣本中測試題項
步驟7:求題項的值
步驟8:優化量表長度
練 習
6 因素分析
因素分析概述
因素分析的概念描述
因素的解釋
主成分與共同因子
驗證性因素分析
量表編制中因素分析的使用
樣本大小
結 論
7 項目反應理論概述
項目難度
項目區分度
假陽性
項目特征曲線
IRT的復雜性
何時使用IRT
結 論
8 廣泛研究背景下的測量
編制量表之前
量表施測之后
最后的思考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