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皮膚病的中醫診療精要。包括中醫皮膚病的范疇與概念、常見症狀、辨治要點、治療原則、常用方藥,以及預防與調護等,疾病種類中詳細介紹了帶狀皰瘡、真菌病、梅毒、非淋球性尿道炎、尖銳濕疣、生殖器皰疹、濕疹、蕁麻疹、銀屑病、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黃褐斑、白癜風、痤瘡等,內容包括概述、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診斷與鑒別、治療、古今效方精選、名家醫論精華、醫案選粹、預防與調護、現代研究概述的10個方面進行闡述。
本書內容全面,賦予了更加廣泛的臨床思維空間,充分體現了中醫在皮膚性病的優勢。適合各級皮膚專科醫師參考閱讀。
目錄
上篇 總論
第1章 中醫皮膚病的范圍與概念
第2章 中醫皮膚病學發展源流
第3章 皮膚病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 病因
第二節 病機
第三節 預后與轉歸
第4章 皮膚病的常見症狀
第5章 常見皮膚病證候的辨證要點
第6章 皮膚病的治療原則
第7章 皮膚病的常用方藥
第一節 皮膚病的常用中藥
第二節 常用方劑
第三節 常用中成藥
第8章 皮膚病的預防與調護
下篇 各論
第9章 帶狀皰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0章 皮膚真菌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1章 梅毒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2章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3章 尖銳濕疣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4章 生殖器皰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5章 濕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6章 蕁麻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7章 銀屑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8章 紅斑狼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與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集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9章 皮肌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0章 硬皮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1章 黃褐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2章 白癜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3章 痤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章 中醫皮膚病的范圍與概念
第2章 中醫皮膚病學發展源流
第3章 皮膚病的病因病機
第一節 病因
第二節 病機
第三節 預后與轉歸
第4章 皮膚病的常見症狀
第5章 常見皮膚病證候的辨證要點
第6章 皮膚病的治療原則
第7章 皮膚病的常用方藥
第一節 皮膚病的常用中藥
第二節 常用方劑
第三節 常用中成藥
第8章 皮膚病的預防與調護
下篇 各論
第9章 帶狀皰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0章 皮膚真菌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1章 梅毒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2章 非淋球菌性尿道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3章 尖銳濕疣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4章 生殖器皰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5章 濕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6章 蕁麻疹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7章 銀屑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8章 紅斑狼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與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集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19章 皮肌炎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0章 硬皮病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1章 黃褐斑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2章 白癜風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第23章 痤瘡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病因病機
第三節 臨床表現及輔助檢查
第四節 診斷與鑒別診斷
第五節 治療
第六節 古今效方精選
第七節 名家醫論精華
第八節 醫案選萃
第九節 預防與調護
第十節 現代中醫研究概述
序
中醫藥學是我國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為中華民族的繁衍和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而且對世界文明產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古往今來,中醫藥學源遠流長,不斷發展,不斷完善。中醫藥學是它深深植根於臨床實踐的、以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為理論核心的獨特醫學科學體系。它的神奇療效已經被世界所公認,而這正是其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在新的世紀里,中醫藥學這門古老的科學更將厚積薄發、煥發青春。
科學發展永無止境是毋庸置疑的。中醫藥學是門科學,因此它本身也需要不斷發展,不斷提高;需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近年來學術界所爭論的,不是中醫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從近代的衷中參西、中西匯通,到建國後的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乃至晚近提出的中醫藥現代化,都是圍繞著「如何發展」這一命題的。而筆者主張,中醫藥學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離不開繼承、揚棄、創新、提高等諸要素。繼承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而決非不分良莠,只知抱殘守缺;創新是一個發掘古義、創立新說的過程,而不是背離根本,一味標新立異。繼承與創新互存互動,構成了推動中醫藥學發展的恆久動力。
應該看到,中醫藥學在發展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疾病譜已經發生顯著的變化,新的疾病不斷出現,對中醫藥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中醫臨床療效下降,臨床陣地萎縮,對中醫藥學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中醫藥要振興、要發展,是一個巨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集中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的智慧、勇氣和毅力,長期堅持,不斷努力,扎實推進。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們產生了編寫一套能融合古今中醫學術精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和現代科學發展潮流,面向臨床實際的實用型中醫臨床叢書的思路。經過百余位中醫臨床專家的共同努力,《古今中醫辨治精要叢書》終於與廣大讀者見面了。
本叢書采用現代醫學病名為綱,在編寫體例上有所創新,更加貼近臨床實際,旨在為現代中醫工作者提供各科臨床診治指導、借鑒和參考。首批出版的是心血管病、消化病、呼吸病、腎病、腦病、婦科病、兒科病、骨傷科病、皮膚性病和男性病等10個分冊。在具體章節安排方面,每個分冊在結構上均分為上、下二篇。上篇為總論,主要闡述該臨床學科及系統疾病的概念和范疇、發展源流、病因病機、常見臨床表現、治療原則、主要證候的辨治要點等內容,目的是使讀者對該臨床學科或專科的共性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下篇為各論,選擇該學科領域有代表性的重要疾病進行論述,內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治療、古今效方精選、名家醫論精華、醫案選萃、預防與調護等,每個病種的最後都專門撰寫了能反映該病最新研究進展的「現代中醫研究概述」一節,以期能較好地體現繼承與創新的基本軌跡,從而達到承前啟後、拓寬視野、啟迪思路的目的。
本叢書在編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編著者所在的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浙江省皮膚病防治所、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舟山市人民醫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永嘉縣中醫院、浙江省平陽縣中醫院、浙江省海寧市婦幼保健院等單位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叢書參考並引述了大量的古今文獻,為了統一體例和方便讀者,我們對部分引述的文獻作了必要的刪節和改動,敬請讀者注意,並向原著作者表示敬意和謝忱。由於中醫對有關疾病的治療並未形成統一的規范和標准,同時限於我們的學識和經驗,書中不妥,甚至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同道批評指正。
科學發展永無止境是毋庸置疑的。中醫藥學是門科學,因此它本身也需要不斷發展,不斷提高;需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近年來學術界所爭論的,不是中醫要不要發展的問題,而是如何發展的問題。從近代的衷中參西、中西匯通,到建國後的中西醫結合、中西醫並重,乃至晚近提出的中醫藥現代化,都是圍繞著「如何發展」這一命題的。而筆者主張,中醫藥學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在每一個發展階段都離不開繼承、揚棄、創新、提高等諸要素。繼承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過程,而決非不分良莠,只知抱殘守缺;創新是一個發掘古義、創立新說的過程,而不是背離根本,一味標新立異。繼承與創新互存互動,構成了推動中醫藥學發展的恆久動力。
應該看到,中醫藥學在發展中面臨著諸多困難和挑戰。一方面,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人類的疾病譜已經發生顯著的變化,新的疾病不斷出現,對中醫藥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由於各種原因,導致中醫臨床療效下降,臨床陣地萎縮,對中醫藥學的可持續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中醫藥要振興、要發展,是一個巨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集中一代人乃至幾代人的智慧、勇氣和毅力,長期堅持,不斷努力,扎實推進。
基於以上的思考,我們產生了編寫一套能融合古今中醫學術精華,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和現代科學發展潮流,面向臨床實際的實用型中醫臨床叢書的思路。經過百余位中醫臨床專家的共同努力,《古今中醫辨治精要叢書》終於與廣大讀者見面了。
本叢書采用現代醫學病名為綱,在編寫體例上有所創新,更加貼近臨床實際,旨在為現代中醫工作者提供各科臨床診治指導、借鑒和參考。首批出版的是心血管病、消化病、呼吸病、腎病、腦病、婦科病、兒科病、骨傷科病、皮膚性病和男性病等10個分冊。在具體章節安排方面,每個分冊在結構上均分為上、下二篇。上篇為總論,主要闡述該臨床學科及系統疾病的概念和范疇、發展源流、病因病機、常見臨床表現、治療原則、主要證候的辨治要點等內容,目的是使讀者對該臨床學科或專科的共性問題有一個總體的認識。下篇為各論,選擇該學科領域有代表性的重要疾病進行論述,內容包括疾病概述、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與鑒別、治療、古今效方精選、名家醫論精華、醫案選萃、預防與調護等,每個病種的最後都專門撰寫了能反映該病最新研究進展的「現代中醫研究概述」一節,以期能較好地體現繼承與創新的基本軌跡,從而達到承前啟後、拓寬視野、啟迪思路的目的。
本叢書在編寫出版過程中,得到了編著者所在的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浙江省立同德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浙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杭州市第六人民醫院、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上海中醫藥大學肝病研究所、浙江省皮膚病防治所、溫州醫學院附屬第二醫院、舟山市人民醫院、杭州職業技術學院、浙江省永嘉縣中醫院、浙江省平陽縣中醫院、浙江省海寧市婦幼保健院等單位的支持,在此表示衷心感謝。本叢書參考並引述了大量的古今文獻,為了統一體例和方便讀者,我們對部分引述的文獻作了必要的刪節和改動,敬請讀者注意,並向原著作者表示敬意和謝忱。由於中醫對有關疾病的治療並未形成統一的規范和標准,同時限於我們的學識和經驗,書中不妥,甚至錯漏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專家同道批評指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