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譚

菜根譚
定價:108
NT $ 94
  • 作者:(明)洪應明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7-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045533X
  • ISBN13:9787500455332
  • 裝訂:396頁 / 21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格言警句的形式來探討人生感悟,揭示人性的善惡,教導人們從紛繁復雜的世間關系中得到超脫。雖然它是以道德說教流傳於僧舒道觀、文人墨客之間,但在內容上簡朴平易、實用圓熟,在形式上短小精焊,適合各階層的人們閱讀。

本書不是一部有系統的、嚴密完整的學術著作。作者糅合儒家的中庸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和佛家的出世思想,即將儒家的積極入世、濟人的精神和佛道兩家超俗避世、修身獨善的思想融合,形成了「三教一體」的人生觀,教給人們一套在世出世的處世方法。這是該書最顯著的一個特點。

《菜根譚》的作者洪應明,字自誠,號還初道人,生平事跡不詳。在《菜根課》書前於孔兼的《題詞》中有記載:「譚以『菜根』名,固自清苦歷練中來,亦自栽培灌溉里得。其顛頓風波,備嘗險阻,可想矣。」又有「洪子曰『天勞我以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以遇,吾高吾道以通之』。其所自警自力者,又可思矣。」從這些話分析,洪應明可能是一位久居山林的隱士。
 

目錄

一 觀物外物 思身後身
二 抱朴守拙 涉世之法
三 心事宜明 才華宜藏
四 污泥不染 機巧不用
五 良藥苦口 忠言逆耳
六 和氣致祥 喜神聚瑞
七 淡中真味 常中神奇
八 閑時吃緊 忙時悠閑
九 靜坐觀心 真妄畢現
十 快意回首 拂心莫停
十一 淡泊明志 肥甘喪節
十二 田地放寬 恩澤流長
十三 路留一步 味減三分
十四 脫俗成名 減欲入聖
十五 俠心交友 素心做人
十六 德在人先 利成其後
十七 退亦是進 失亦是得
十八 驕矜無功 懺悔減罪
十九 讓名遠害 咎己養德
二十 功盈招忌 業滿招損
二一 誠心和氣 勝於調心
二二 動寂適宜 道之心體
二三 責勿太嚴 教勿太高
二四 潔白污出 明從暗生
二五 降服客氣 消殺妄心
二六 事悟痴除 性定動正
二七 志在林泉 胸懷廓廟
二八 無過是功 無怨是德
二九 憂勤勿過 待人勿枯
三○ 原其初心 觀其末路
三一 富多施舍 智勿炫耀
三二 登高思危 處亂思治
三三 放得心下 即可入聖
三四 偏見害人 聰明障道
三五 知退一步 須讓三分
三六 不惡小人 禮待君子
三七 正氣天地 清名乾坤
三八 伏魔自心 馭橫氣平
三九 種田除草 弟子謹義
四○ 俗路勿染 理路勿退
四一 不陷濃艷 不入枯寂
四二 超越天地 不入名利
四三 立身要高 處世須退
四四 修德忘名 讀書深心
四五 一念之差 失之千里
四六 有木石心 具雲水趣
四七 善人和氣 凶人殺氣
四八 君子無禍 勿罪冥冥
四九 多心招禍 少事為福
五○ 方圓處事 寬嚴待人
五一 忘功念過 忘怨念恩
五二 施之不求 求之無功
五三 推己及人 方便之門
五四 惡人讀書 濟私助惡
五五 崇儉養廉 守拙全真
五六 學以致用 立業種德
五七 讀心中文 聽本真曲
五八 苦中有樂 樂中有苦
五九 富貴名譽 來自道德
六十 花鋪美色 人行好事
六一 寬嚴得宜 勿偏一方
六二 大智若愚 大巧無術
六三 寧虛勿溢 寧缺勿全
六四 拔去名利 融化客氣
六五 心體光明 暗室青天
六六 無名無位 樂中之樂
六七 陰惡惡大 陽善善小
六八 居安思危 天亦無用
六九 謹防偏激 要在中庸
七○ 善喜致福 去殺避禍
七一 寧默勿躁 寧拙無巧
七二 清冷福薄 和氣福厚
七三 天理路廣 人欲路窄
七四 磨練福久 參勘之真
七五 虛心明理 實心卻欲
七六 寬宏大量 君子之操
七七 烈馬可馴 浪子可教
七八 一念貪私 壞了一生
七九 獨坐中堂 六賊無蹤
八○ 保已成業 防將來非
八一 氣象高曠 操守嚴明
八二 風不留聲 雁不留影
八三 君子懿德 中庸之道
八四 窮當益工 不失風雅
八五 未雨綢繆 有備無患
八六 臨崖勒馬 轉禍為福
八七 靜見真體 閑識真機
八八 動中靜真 苦中樂真
八九 舍己毋疑 施恩毋報
九○ 厚德積福 逸心補勞
九一 天機最神 人無巧智
九二 人重晚節 田看收成
九三 種德施惠 勿貪權位
九四 積累念難 傾覆思易
九五 畏偽君子 怕真小人
九六 春風解凍 和氣消冰
九七 心常圓滿 天下平穩
九八 不變操履 不露鋒芒
九九 順境不喜 逆境不憂
一○○ 富貴弄權 滅亡之道
一○一 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一○二 文章無巧 人品本然
一○三 看破認真 能負重任
一○四 事留余地 便無殃悔
一○五 忠恕待人 養德遠害
一○六 持身勿輕 用心勿重
一○七 人生無常 不可虛度
一○八 德怨兩忘 恩仇俱泯
一○九 持盈履滿 君子兢兢
一一○ 扶公卻失 種德修身
一一一 不犯公論 不諂權門
一一二 不畏人忌 不懼人毀
一一三 從容處變 剴切規失
一一四 大處著眼 小處著手
一一五 愛重為仇 薄極變喜
一一六 藏巧於拙 寓清於濁
一一七 盛極必衰 居安慮患
一一八 奇人乏識 獨行無恆
一一九 要有理智 不能放任
一二○ 毋形人短 毋忌人能
一二一 毋攻人短 毋濟人頑
一二二 陰者勿交 傲者勿言
一二三 念頭吃緊 學會放下
一二四 君子之心 雨過天晴
一二五 有識有力 斬魔無蹤
一二六 不動聲色 受用無窮
一二七 困苦窮乏 鍛煉身心
一二八 天地縮圖 人之父母
一二九 戒疏於慮 警傷於察
一三○ 明辨是非 大局為重
一三一 親善杜讒 除惡防禍
一三二 暗室節義 履薄經綸
一三三 父慈子孝 倫常天性
一三四 不誇妍潔 誰能丑污
一三五 富多炎涼 親多妒忌
一三六 功過宜清 恩仇勿顯
一三七 位盛危至 德高毀興
一三八 陰惡禍深 陽善功小
一三九 以德御才 恃才敗德
一四○ 窮寇勿追 投鼠忌器
一四一 過歸己任 有功讓人
一四二 警言救人 功德無量
一四三 趨炎附勢 人之通病
一四四 冷眼觀物 輕動剛腸
一四五 量弘識高 功德日進
一四六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一四七 自我反省 眾善之路
一四八 功名一時 氣節萬古
一四九 自然造化 智巧不及
一五○ 真誠為人 圓活涉世
一五一 塵揩鏡明 苦去樂存
一五二 一念一行 能動天地
一五三 情急招損 嚴厲生根
一五四 不能養德 終歸末節
一五五 急流勇退 與世無爭
一五六 謹慎至微 恩施不報
一五七 談古述今 趣味高雅
一五八 修身種德 事業之基
一五九 心善子盛 根因葉榮
一六○ 勿昧所有 勿誇所有
一六一 道德學問 隨事警惕
一六二 信人示誠 疑人顯詐
一六三 春風育物 朔雪殺生
一六四 善根暗長 惡損潛消
一六五 厚待故交 禮待衰朽
一六六 君子立德 小人圖利
一六七 學貴有恆 道在悟真
一六八 律己宜嚴 待人宜寬
一六九 為奇不異 求清不激
一七○ 威宜先嚴 恩宜後濃
一七一 心虛意凈 明心見性
一七二 物非我也 管它東西
一七三 慈悲之心 生生之機
一七四 心體之念 天體之現
一七五 無事惺惺 有事寂寂
一七六 議事論事 明曉利害
一七七 操持嚴明 守正不阿
一七八 渾然和氣 處世珍寶
一七九 誠心和氣 激勵邪曲
一八○ 和氣祥瑞 寸心潔白
一八一 異行奇能 涉世禍胎
一八二 忍得耐得 自在之境
一八三 心懷瑩然 堂堂正正
一八四 忙里偷閑 鬧中取靜
一八五 為民請命 造福子孫
一八六 居官公廉 居家恕儉
一八七 處富知貧 居安思危
一八八 清濁並包 善惡兼容
一八九 勿仇小人 勿媚君子
一九○ 疾病易醫 魔障難除
一九一 百煉成金 輕發無功
一九二 戒小人媚 願君子責
一九三 好利害淺 好名害深
一九四 忘恩報怨 刻薄之尤
一九五 讒言自明 甘言侵肌
一九六 行戒高絕 性戒偏急
一九七 虛圓文業 執拗失機
一九八 處世要道 不即不離
一九九 老當益壯 大器晚成
二○○ 藏才隱德 任重致遠
二○一 過儉者吝 過讓者卑
二○二 喜悅安危 勿介於心
二○三 聲色名利 不可過貪
二○四 樂極生悲 苦盡甜來
二○五 過滿則溢 過剛則折
二○六 冷眼觀人 理智處世
二○七 量寬福寬 器小祿薄
二○八 惡不即就 善不即親
二○九 性躁無成 和平邀福
二一○ 人不宜刻 友不宜濫
二一一 高處著眼 險處回頭
二一二 和濟節義 德承功名
二一三 居官有度 鄉居敦友
二一四 事上敬謹 待下寬仁
二一五 逆境比下 怠荒思上
二一六 輕諾惹禍 倦怠無成
二一七 讀書至樂 出神入化
二一八 勿逞己長 勿恃己有
二一九 中才之人 難與下手
二二○ 守口須密 防意須嚴
二二一 責人宜寬 責己宜苛
二二二 幼不勤學 不成令器
二二三 不憂患難 不懼權豪
二二四 濃夭淡久 大器晚成
二二五 靜中真境 淡中本然
二二六 樂者不言 言者不樂
二二七 無為無作 優游清逸
二二八 水落石枯 天地真吾
二二九 世間廣狹 皆因自造
二三○ 景物之樂 貴在自然
二三一 靜心本現 水清月明
二三二 天地萬物 皆是實相
二三三 讀無字書 彈無弦琴
二三四 心無物欲 坐有琴書
二三五 宴後而悲 興味索然
二三六 得個中趣 破眼前機
二三七 萬象空幻 達人達觀
二三八 蝸牛角上 何爭雌雄
二三九 極端空寂 過猶不及
二四○ 得休便休 得了便了
二四一 冷觀世事 忙中偷閑
二四二 不親富貴 不溺酒食
二四三 恬淡適己 身心自在
二四四 廣狹長短 由於心念
二四五 栽花種竹 心境無我
二四六 知足則仙 善用則生
二四七 守正安分 遠禍之道
二四八 閑雲為友 風月為家
二四九 進德修業 消滅幻業
二五○ 爭先路窄 退後寬平
二五一 修養定靜 臨變不亂
二五二 隱無榮辱 道無炎涼
二五三 清涼台上 安樂窩中
二五四 處進思退 免禍之道
二五五 貪者常貪 知足常富
二五六 隱者高明 省事平安
二五七 超越喧寂 悠然自得
二五八 去留無系 靜躁無關
二五九 濃處味短 淡中趣真
二六○ 高寓於平 難出於易
二六一 動靜合宜 出入無礙
二六二 心無系戀 樂境仙都
二六三 躁極則昏 靜極則明
二六四 卧雪眠雲 絕俗超塵
二六五 濃不勝淡 俗不如雅
二六六 出世涉世 了心盡心
二六七 身放閑處 心安靜中
二六八 雲中世界 靜里乾坤
二六九 不競榮祿 不畏權勢
二七○ 聖境之下 調心養神
二七一 春之繁華 不若秋實
二七二 詩家真趣 禪教玄機
二七三 好用心機 杯弓蛇影
二七四 來去自如 融通自在
二七五 取舍憂喜 用事形氣
二七六 盛衰始終 自然之理
二七七 欲心邪念 虛心正念
二七八 富者多憂 貴者多險
二七九 松間讀易 竹下談經
二八○ 人為之者 天趣頓減
二八一 我起煩惱 心生嗜好
二八二 失意之思 以色欲念
二八三 世態萬端 萬事達觀
二八四 鬧中取靜 冷處熱心
二八五 事無絕對 安樂尋常
二八六 乾坤自在 物我兩忘
二八七 生死成敗 一任自然
二八八 流水落花 皆得自在
二八九 乾坤妙趣 天地文章
二九○ 猛獸易伏 人心難降
二九一 心地平穩 化育萬物
二九二 自適其性 貴不如賤
二九三 處世忘世 可樂天機
二九四 人生無常 盛衰何恃
二九五 寵辱不驚 去留無意
二九六 安分守己 莫做蠢事
二九七 求佛於內 卻心於外
二九八 冷情當事 如湯消雪
二九九 真性可樂 聖境自達
三○○ 心胸開朗 水月無礙
三○一 野興豐處 詩興自涌
三○二 見微知著 守正待時
三○三 森羅萬象 夢幻泡影
三○四 真空不空 在世出世
三○五 欲有尊卑 貪無二致
三○六 毀譽褒貶 只是點頭
三○七 前念後念 隨緣打發
三○八 自然真機 造作減味
三○九 澈見自性 何必談禪
三一○ 心境恬淡 絕慮忘憂
三一一 真不離幻 雅不離俗
三一二 凡俗差別 道心一體
三一三 布茅蔬淡 頤養天年
三一四 了心悟性 俗即是僧
三一五 斷思絕慮 一真自得
三一六 機神觸事 應物而發
三一七 操持身心 收放自如
三一八 自然人心 融和一體
三一九 文以拙進 道以拙成
三二○ 以我轉物 大地逍遙
三二一 形影皆去 心境皆空
三二二 任其自然 萬事皆空
三二三 思及生死 萬念灰冷
三二四 卓智之人 洞燭機先
三二五 雌雄妍丑 今又安在
三二六 自然真趣 靜閑得之
三二七 天全欲淡 雖凡亦仙
三二八 本真即佛 何待觀心
三二九 勿待興盡 撒手懸崖
三三○ 修行絕塵 悟道涉俗
三三一 人我一視 動靜兩忘
三三二 山居清灑 入都俗氣
三三三 物我合一 雲留鳥伴
三三四 禍福苦樂 一念之差
三三五 水滴石穿 鐵杵成針
三三六 心達無跡 何須山林
三三七 生生之意 天地之心
三三八 雨後山鮮 夜鍾聲清
三三九 雪夜讀書 神清氣爽
三四○ 萬鍾一發 存乎一心
三四一 以我轉物 塵情理境
三四二 就身了身 以物付物
三四三 不抱心慮 不耽風月
三四四 一念不生 處處真境
三四五 順逆一視 欣戚兩忘
三四六 風跡月影 過而不留
三四七 世間皆樂 苦自心生
三四八 月盈則虧 履滿則溢
三四九 體任自然 不染世法
三五○ 觀物自得 勿徒留連
三五一 隱於之義 生不若死
三五二 非分收獲 人世機阱
三五三 把握要點 卷舒自在
三五四 利害世常 無事為福
三五五 茫茫世間 矛盾之窟
三五六 身在局中 心超事外
三五七 減繁增靜 安樂之道
三五八 滿腔和氣 隨地春風
三五九 超越嗜欲 只求真趣
三六○ 萬事皆緣 隨遇而安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