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的歷史大約400年,其核心是唐。這不僅因為有唐一代時間居中,且綿延近300年。更重要的是,從工藝美術考察,唐代的成就最輝煌、影響更深遠,而隋可視為唐前期的醞釀,五代該看作唐後期的延續。因此,本書的討論將以唐代為中心。
所謂唐前期是指初唐和盛唐,唐後期則指中唐和晚唐。風雲變幻的大唐史事歷來引人關注,為做出更加細致地解說,將唐代分為初、盛、中、晚已成史家通例,不過,如何界說卻因關注對象的區別、認識評價的差異而人言人殊。前期,所指為隋和初唐、盛唐,後期,所指為中唐、晚唐和五代。
同前期與後期的工藝美術差異相比,初唐與盛唐、中唐與晚唐的區別無疑有些模糊,不過,依然可以辨識。它們的劃分均以君王統治的起訖為界斷,主流工藝美術也是封建政治的物質體現,而君王則是封建政治的代表,他們的好惡總要左右工藝美術的走向。至于本書選擇的兩位君王,對工藝美術,都有作為。武後臨朝是盛唐的開端,武氏革命,雷厲風行,在那眾多的改易中,也包含了服色、繡文等重要的工藝美術內容,並且,還有天樞、九鼎等令人瞠目的特大型的工藝造作。文宗踐阼是晚唐的啟始,這位受制于宦官的短命天子雖乏帝王之威,卻慕帝王之道,其崇儉抑奢、改易品官常服花紋等種種舉措也令工藝美術的面貌多少改觀。
目錄
總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于分期
第二節 工藝美術與時代
一、同西方和北方的聯系
二、南北差異
第三節 生產與其格局
一、官府作坊
二、著名設計家
三、民間生產
四、生產的地理格局
第二章 織繡印染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著名絲綢產地及其盛衰
一、益州
二、揚州
三、黃河下游地區和定州
四、吳越和越州
五、閩、夢和南平
六、西北和西州
七、吐蕃
第三節 著名絲綢品種
一、紗、彀、羅
二、綾、綺
三、錦
四、織成
五、刻絲
六、線毯
第四節 印染
一、染色
二、絞纈
三、夾纈
四、蠟纈、灰纈
五、其他
第五節 刺繡
第六節 絲綢紋彩
一、前期的重要圖案題材
二、聯珠紋織物與其相關問題
三、裝飾主題的演進
四、“瑞錦”及“異紋”
五、常服紋彩
六、色彩
第七節 葛、麻、棉織物和毛制品
一、葛、麻織物
二、棉織物
三、毛制品
第三章 陶瓷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邢窯和白瓷
一、白瓷的崛起及其背景
二、邢窯
三、其他窯場
第三節 越窯與青瓷
一、越窯
二、南方其他窯場及前期北方青瓷
三、柴窯疑案與耀州青瓷
第四節 長沙窯與彩繪瓷
一、長沙窯
二、其他窯場
三、青花
第五節 黑瓷、花瓷和絞胎
一、黑瓷
二、花瓷
三、絞胎
第六節 唐三彩
第四章 其他門類
第一節 金銀器
一、金銀器與時代生活
二、造型
三、裝飾
第二節 銅鏡
一、鏡形與圖案
二、折州與千秋鏡
三、高檔工藝鏡
第三節 其他銅器
第四節 玉石器
第五節 漆器
第六節 木器、竹器和象牙器
一、木器
二、竹器
三、象牙器
第五章 結語
第一節 風格及其演變
一、色彩
二、圖案
三、造型
四、政令與工藝美術
五、風格
第二節 承傳與影響
一、繼承前期
二、影響後世
三、融會中西
四、傳播異域
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料簡編
插圖目錄
征引書目
索引
後記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關于分期
第二節 工藝美術與時代
一、同西方和北方的聯系
二、南北差異
第三節 生產與其格局
一、官府作坊
二、著名設計家
三、民間生產
四、生產的地理格局
第二章 織繡印染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著名絲綢產地及其盛衰
一、益州
二、揚州
三、黃河下游地區和定州
四、吳越和越州
五、閩、夢和南平
六、西北和西州
七、吐蕃
第三節 著名絲綢品種
一、紗、彀、羅
二、綾、綺
三、錦
四、織成
五、刻絲
六、線毯
第四節 印染
一、染色
二、絞纈
三、夾纈
四、蠟纈、灰纈
五、其他
第五節 刺繡
第六節 絲綢紋彩
一、前期的重要圖案題材
二、聯珠紋織物與其相關問題
三、裝飾主題的演進
四、“瑞錦”及“異紋”
五、常服紋彩
六、色彩
第七節 葛、麻、棉織物和毛制品
一、葛、麻織物
二、棉織物
三、毛制品
第三章 陶瓷
第一節 引言
第二節 邢窯和白瓷
一、白瓷的崛起及其背景
二、邢窯
三、其他窯場
第三節 越窯與青瓷
一、越窯
二、南方其他窯場及前期北方青瓷
三、柴窯疑案與耀州青瓷
第四節 長沙窯與彩繪瓷
一、長沙窯
二、其他窯場
三、青花
第五節 黑瓷、花瓷和絞胎
一、黑瓷
二、花瓷
三、絞胎
第六節 唐三彩
第四章 其他門類
第一節 金銀器
一、金銀器與時代生活
二、造型
三、裝飾
第二節 銅鏡
一、鏡形與圖案
二、折州與千秋鏡
三、高檔工藝鏡
第三節 其他銅器
第四節 玉石器
第五節 漆器
第六節 木器、竹器和象牙器
一、木器
二、竹器
三、象牙器
第五章 結語
第一節 風格及其演變
一、色彩
二、圖案
三、造型
四、政令與工藝美術
五、風格
第二節 承傳與影響
一、繼承前期
二、影響後世
三、融會中西
四、傳播異域
隋唐五代工藝美術史料簡編
插圖目錄
征引書目
索引
後記
序
在您手中的,是一部中國工藝美術斷代史。所謂工藝美術品,在古代,就是用手工業方式制作的美術品。從材料的角度分析.它大致包含了絲毛棉麻等織物、陶瓷器、金銀銅鐵等金屬器、玉石器、漆木器,此外,還有竹、牙、角、玻璃等制品。其中的絕大多數既能使用,又可欣賞。是古代制作最多的藝術品,承載著政治、經濟、民族、信仰、地域、風俗、科技、審美等豐富信息。
僅從審美的角度,工藝美術的地位也極其崇高。盡管它並非純藝術,創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說教為宗旨,但它的影響又絕不小于純藝術。因為,人可以不去欣賞繪畫、雕塑,卻無法在衣食住行中逃避工藝美術,即令作品素樸無文.也必定會有線型,會有色彩.人不必去專門欣賞它,而它卻永遠在源源不斷地提供形式語言.潛移默化地培養人的基本審美意識,左右著人的終極審美判斷。因此,如果探尋時尚的發展、審美的變遷,從工藝美術入手,恐十白最好不過。
中國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對此.人們早已耳熟能詳。可惜,其研究狀況卻難令人鼓舞。
說來尷尬,從田自秉師、王家樹師的兩種《中國工藝美術史》出版後,二十多年來,有新意、有深度的研究便如鳳毛麟角。自田王二師著作以後,通史性著作雖約有十種,但其作者發表論文(文章不算)的總量卻遠少于此。通史當然重要.不過,研究絕不能主要仰仗它支撐,還必須有更細致的門類史、斷代史和作為它們基礎的嚴謹論文。唯此,才是研究繁榮的表征.才配與中國工藝美術的輝煌歷史相稱。
自從1982年做碩士論文起,我就以中國工藝美術斷代史為基本的研究方向。曾經夢想以個人之力,三五年做一個時代,最終把斷代史分十種出齊。說來慚愧,因事務纏身,更因個人的愚鈍和懶惰,二十多年,只完成隋唐五代和蒙元兩種。以這個速度,個人寫齊斷代史幾同夢囈。好在我還有研究生,夢想還有望變通實現。新辦法是,一或兩屆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基本組合成一種斷代史,各自完成後.先選擇一二博士生通稿.再由我改定。這樣,不必三五年,便可合眾人之力,做出一種。如今,新辦法已經實施。
出齊斷代史當然不是目的,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微末努力.借助傳統的學術方式,比較深入、細致地探索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從而和其他學科一道,以不同的研究對象.共同描述祖先的偉大創造、闡釋輝煌的文化傳統。
任何工藝美術品都是秉承特定的設計、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時間、于特定的地點、選擇特定的材料、采用特定的技術、出于特定的目的、為特定的人制作的。若想將這些逐一探究清楚,以留存至今的資料,已不可能,但我們會盡力而為。我們試圖先求真、再求解。即首先努力說明哪個時代有什麼、哪個名詞指什麼,在此基礎上,遇有可能,便盡力解說某工藝美術現象何以這樣、而非那樣,它何以發生在此時、而非彼時。這是目標,能否達成,絕無把握.但我們願為此竭盡綿薄,用盡可能豐富的可靠資料,做盡可能深入、客觀、綿密的探索。
這樣的目標為何要采取斷代史的方式呢?真有些一言難盡。
藝術史研究中,長期存在一種主張︰既然王朝的更替不會帶來藝術的根本變化,那麼,如果用斷代的方式,就難以反映藝術的實際。尤其針對純藝術,這主張自有道理。在中國工藝美術史研究中,它也被不斷挪用。一些專家甚至宣稱,要從作品自身尋求解說,用造型、裝飾的藝術分析揭示發展演變,以建設更純粹、或更有藝術品格的工藝美術史。
但是,由于努力不夠,更因方法錯誤,既有的這類嘗試往往無果而終。其實,即便竭盡全力,也注定不會成功,道理說來簡單錯誤的方法不會引來正確的結果。如眾所知,工藝美術並非純粹的藝術現象,還牽連著,甚至取決于政治、經濟、文化、信仰、民俗、民族、地理、技術等眾多的其他因素,而造型、裝飾的變化常常只是這些因素引出的藝術表現。只有努力認清這些非藝術的因素.才有可能準確解說工藝美術現象,一旦強行割裂,甚至拋開,後果不言自明。
牽連、制約工藝美術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都與工藝美術品的佔有人直接聯系。由于佔據了社會文化的中心,一旦技術條件允許.可以做出選擇,統治集團的意志、特別是其代表者帝王的好惡就會決定工藝美術的走向。王朝更迭不會令工藝美術面貌須臾根本改觀,但新統治集團的意志、帝王的好惡不僅令若干舊樣式遭淘汰,還讓許多新樣式大批涌現,使制約該王朝工藝美術發展的新因素逐漸萌生。因此,但凡延續時間較長,每個朝代都會在其立國以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因此.工藝美術的風格代代不同。
固然可以挑剔斷代研究的種種不足,但因為它不僅充分關注造型和裝飾,還能對牽連、制約工藝美術的種種新因素,做更廣泛、更準確的切入,所以,至少在目前,倘若全面、客觀、深入地研究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便尋覓不出更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堅持工藝美術斷代研究的基本原因。不該不說的是,如此行事竟有苦衷,作為教員、學生,身份令我們較少接觸珍貴文物(尤其在國內,幾乎無緣),但更有條件翻檢書刊,或許能以更多的閱讀遮掩對實物細節的欠了解。
在我們寫作的斷代史里,主體是正文和史料簡編,正文概不大段引文,但加“【】”標出所據的文獻史料。“【】”內的數字與簡編中各則史料的次第相符,數字共3組,每組以“.”間隔,第1組代表章,第2組代表節,第3組是節內的序號。
簡編中的各則史料相當于通常的引文。有心人每痛感工藝美術文獻史料的匱乏、零散,把檢索出的它們匯輯一道,但願能方便學人。
正文還附注釋,若干注釋也含文獻史料性質.但它們或年代較晚,或我們以為價值略低。囿于識見,魚目混珠在所難免。
僅從審美的角度,工藝美術的地位也極其崇高。盡管它並非純藝術,創作不以震撼人心或道德說教為宗旨,但它的影響又絕不小于純藝術。因為,人可以不去欣賞繪畫、雕塑,卻無法在衣食住行中逃避工藝美術,即令作品素樸無文.也必定會有線型,會有色彩.人不必去專門欣賞它,而它卻永遠在源源不斷地提供形式語言.潛移默化地培養人的基本審美意識,左右著人的終極審美判斷。因此,如果探尋時尚的發展、審美的變遷,從工藝美術入手,恐十白最好不過。
中國工藝美術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對此.人們早已耳熟能詳。可惜,其研究狀況卻難令人鼓舞。
說來尷尬,從田自秉師、王家樹師的兩種《中國工藝美術史》出版後,二十多年來,有新意、有深度的研究便如鳳毛麟角。自田王二師著作以後,通史性著作雖約有十種,但其作者發表論文(文章不算)的總量卻遠少于此。通史當然重要.不過,研究絕不能主要仰仗它支撐,還必須有更細致的門類史、斷代史和作為它們基礎的嚴謹論文。唯此,才是研究繁榮的表征.才配與中國工藝美術的輝煌歷史相稱。
自從1982年做碩士論文起,我就以中國工藝美術斷代史為基本的研究方向。曾經夢想以個人之力,三五年做一個時代,最終把斷代史分十種出齊。說來慚愧,因事務纏身,更因個人的愚鈍和懶惰,二十多年,只完成隋唐五代和蒙元兩種。以這個速度,個人寫齊斷代史幾同夢囈。好在我還有研究生,夢想還有望變通實現。新辦法是,一或兩屆研究生的學位論文基本組合成一種斷代史,各自完成後.先選擇一二博士生通稿.再由我改定。這樣,不必三五年,便可合眾人之力,做出一種。如今,新辦法已經實施。
出齊斷代史當然不是目的,我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微末努力.借助傳統的學術方式,比較深入、細致地探索中國古代工藝美術。從而和其他學科一道,以不同的研究對象.共同描述祖先的偉大創造、闡釋輝煌的文化傳統。
任何工藝美術品都是秉承特定的設計、由特定的人、在特定的時間、于特定的地點、選擇特定的材料、采用特定的技術、出于特定的目的、為特定的人制作的。若想將這些逐一探究清楚,以留存至今的資料,已不可能,但我們會盡力而為。我們試圖先求真、再求解。即首先努力說明哪個時代有什麼、哪個名詞指什麼,在此基礎上,遇有可能,便盡力解說某工藝美術現象何以這樣、而非那樣,它何以發生在此時、而非彼時。這是目標,能否達成,絕無把握.但我們願為此竭盡綿薄,用盡可能豐富的可靠資料,做盡可能深入、客觀、綿密的探索。
這樣的目標為何要采取斷代史的方式呢?真有些一言難盡。
藝術史研究中,長期存在一種主張︰既然王朝的更替不會帶來藝術的根本變化,那麼,如果用斷代的方式,就難以反映藝術的實際。尤其針對純藝術,這主張自有道理。在中國工藝美術史研究中,它也被不斷挪用。一些專家甚至宣稱,要從作品自身尋求解說,用造型、裝飾的藝術分析揭示發展演變,以建設更純粹、或更有藝術品格的工藝美術史。
但是,由于努力不夠,更因方法錯誤,既有的這類嘗試往往無果而終。其實,即便竭盡全力,也注定不會成功,道理說來簡單錯誤的方法不會引來正確的結果。如眾所知,工藝美術並非純粹的藝術現象,還牽連著,甚至取決于政治、經濟、文化、信仰、民俗、民族、地理、技術等眾多的其他因素,而造型、裝飾的變化常常只是這些因素引出的藝術表現。只有努力認清這些非藝術的因素.才有可能準確解說工藝美術現象,一旦強行割裂,甚至拋開,後果不言自明。
牽連、制約工藝美術的因素固然很多,但都與工藝美術品的佔有人直接聯系。由于佔據了社會文化的中心,一旦技術條件允許.可以做出選擇,統治集團的意志、特別是其代表者帝王的好惡就會決定工藝美術的走向。王朝更迭不會令工藝美術面貌須臾根本改觀,但新統治集團的意志、帝王的好惡不僅令若干舊樣式遭淘汰,還讓許多新樣式大批涌現,使制約該王朝工藝美術發展的新因素逐漸萌生。因此,但凡延續時間較長,每個朝代都會在其立國以後,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也因此.工藝美術的風格代代不同。
固然可以挑剔斷代研究的種種不足,但因為它不僅充分關注造型和裝飾,還能對牽連、制約工藝美術的種種新因素,做更廣泛、更準確的切入,所以,至少在目前,倘若全面、客觀、深入地研究中國古代工藝美術,便尋覓不出更好的方法,這也是我們堅持工藝美術斷代研究的基本原因。不該不說的是,如此行事竟有苦衷,作為教員、學生,身份令我們較少接觸珍貴文物(尤其在國內,幾乎無緣),但更有條件翻檢書刊,或許能以更多的閱讀遮掩對實物細節的欠了解。
在我們寫作的斷代史里,主體是正文和史料簡編,正文概不大段引文,但加“【】”標出所據的文獻史料。“【】”內的數字與簡編中各則史料的次第相符,數字共3組,每組以“.”間隔,第1組代表章,第2組代表節,第3組是節內的序號。
簡編中的各則史料相當于通常的引文。有心人每痛感工藝美術文獻史料的匱乏、零散,把檢索出的它們匯輯一道,但願能方便學人。
正文還附注釋,若干注釋也含文獻史料性質.但它們或年代較晚,或我們以為價值略低。囿于識見,魚目混珠在所難免。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