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新自由主義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執思想界之牛耳,不僅在學界登堂入室,成為支配性學說,而且在政治、經濟領域具有壓倒性的地位;不僅在歐美稱霸,而且君臨拉美、非洲、亞洲,甚至在中國也影響漸大。至80年代蘇東陣營瓦解,新自由主義更躊躇滿志,環顧世界罕有對手。撒切爾夫人(台譯:柴契爾夫人)由此提出了「別無選擇」的惟我獨尊口號。面向21世紀的人類難道真的舍此無他、別無選擇?

「別無選擇」這一口號過於獨斷,不僅在理論上難以自恰,如漠視平等、限制民主和自由人權的雙重標准,而且在實踐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人類的選擇本來就是多樣的,選擇什麽樣的生活方式、走什麽樣的現代化道路應該有多種選擇。這不僅符合自由的價值與人權,而且更可能符合實際,對世界文化發展而言也不啻是福音。
 

目錄

譯序
導言
第一部分:理論透視
第一章 新自由主義(反)革命
第二章 從凱恩斯主義到新自由主義:經濟學范式的改變
第三章 新自由主義時代的主流經濟學
第四章 新自由主義經濟學方法論
第五章 新自由主義的社會理論
第六章 新自由主義與政治,以及新自由主義政治學
第七章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與國際關系
第二部分:全景考察
第八章 新自由主義和欠發達國家的原始積累
第九章 新自由主義全球化:沒有帝國的帝國主義?
第十章 國際貿易中的新自由主義:健全的經濟學抑或一個信念問題?
第十一章 「日常通用貨幣的避風港」:國際貨幣與金融中的新自由主義之夢
第十二章 從華盛頓共識到後華盛頓共識:新自由主義經濟發展議程
第十三章 對外援助、新自由主義和美帝國主義
第十四章 給發展中國家農民的「胡蘿卜加大棒」: 新自由主義農業理論與實踐
第十五章 貧窮與分配:回到新自由主義議程
第十六章 福利國家和新自由主義
第十七章 新自由主義、新右派與性政治學
第十八章 新自由主義的高等教育議程
第十九章 新自由主義與市民社會:計划與可能
第二十章 新自由主義與民主:市場力量對民主力量
第二十一章 新自由主義與第三條道路
第三部分:新自由主義實踐
第二十二章 新自由主義在美國誕生:資本主義一次重組
第二十三章 英國的新自由主義經驗
第二十四章 作為新自由主義霸權載體的歐洲一體化
第二十五章 新自由主義:東歐新邊界
第二十六章 拉丁美洲新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
第二十七章 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的新自由主義:從結構調整到非洲發展新伙伴計划
第二十八章 新自由主義與南亞:一個狹隘話語之例證
第二十九章 日本新自由主義評價
第三十章 東亞及東南亞資本關系的新自由主義重組
撰稿人
 

新自由主義白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執思想界之牛耳,不僅在學界登堂入室,成為支配性學說,而且在政冶、經濟領域具有壓倒性地位;不僅在西方和歐美稱霸,而且君臨拉美、非洲、亞洲,甚至在中國也影響漸大。當然清議者未必吃香,但實踐領域的追隨者卻可能春風得意,風頭甚健。新自由主義的霸權地位主要確立於70年代經濟危機之後。其時歐佩克石油價格沖擊和越南戰爭次第襲來,還有金融危機相繼出現,戰後原有的主流理論凱恩斯主義應對速一局面顯得捉襟見肘,標志性事件就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二戰後曾給人無限遐想的「凱恩斯妥協」解體與「黃金時代」終結。新自由主義應運而生。80年代與90年代的金融危機更使之影響漸大。撤切爾夫人(1979年)與羅納德·里根(1980年)當選被認為是新自由主義支配地位的官方標志。至80年代末蘇東陣營瓦解,新自由主義更躊躇滿志,環顧世界罕有對手。正是在此背景下,撒切爾夫人提出了「別無選擇」(TINA)唯我獨尊的口號。

面向21世紀的人類難迨真的舍此無他、別元選擇?

非也!人類的選擇從來就是多樣的,否則就沒有自由。西方學者常用來批評唯物史觀宿命論的觀點正可用來作為回答。其實這些年在賚本主義陣菅之外,社會主義的實踐與探索仍然在繼續。在主淀妁西方國家,各種來自於內外的異議也一苴不斷。我和幾位同仁翻譯、由江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文集《新自由主義:批判讀本》可以說是新近的一個代表。該文集共收入了30篇評論文章,作者皆出身名門、成果累累,這些文章對新自由主義基本上持批評態度。批評不是喊口號簡單棒殺,而是有深度的分析,並輔之以翔實數字,因此頗值一讀。

關於新自由主義的評論涉及到一些深層次閂題,用該書作者的話說,關及「本根處」。其實是價值評價的根本標准問題。例如,人類組成社會的最高目的和行為實踐的最高價值是什麽?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哀邦的最高目的就是培養好的公民。中世紀基督教的天上之國高於地上之國。新型城市文明興起與公民社會登場以後出現了世俗化,邁有刊益原則與自由平等的精神。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啟蒙逅動都是此精神在不同領域的伸張。作為自由主義的思想來源,有這樣幾種理論值得注意。一是洛克、密爾的跛治自由學說和財產所有權理論,二是啟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義學說,三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特別後者直接成為自由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按此理論,市場的自然法則猶如一只看不見的手在引導人們的行為,即使是最自私的人在反復比較考慮之後也發現這樣對自己最有利。於是市場的地位凸顯,而跛府變得不那麽重要,至多是守夜人而已。這里評判重要與否的標准是人——一人的自由,人的價值,人的需要,人的利益——但落到實處,突出的是市場和資本。生產效率的確大大提高了,但社會矛盾也空前尖銳。自由主義的產生從來就是一柄雙刃劍。

19世紀以降,以「看不見的手」理論為主要內容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或者說自由主義受到兩個方面的嚴重桃戰。一是體制外的,那就是社會主義思潮特別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揭示資本主義所包含的自由平等只是形式上的,實質仍是資本對勞動的壓迫與奴役,並指出它包含內在的不可艿服的矛盾與危機。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一個多世紀以來,社會主臾鉅動風起雲涌。另一重要挑戰來自體制內,即20世紀的凱恩斯主義。所謂體制內挑戰就是不涉及體制根本,只是在此范圍內作些重要修正。凱恩斯認為,市場可能會失靈,政府對此不能完全自由放任。因為在他看來經濟活動的水平由總需求水平決定,一旦總需求不足,就可能導致失業和衰退,從而產生周期性經濟危機。周期危機的觀點頗類似於馬克思,不過凱恩斯不認為危機靠體制內力量已不可克服,而主張通過擴大需求、增加就業和調控稅收來加以解決,政府應對此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通過調控,社會矛盾得到緩解,危機被完全超越也未可知。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