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急關頭:超級英雄現身。不久以前,美國軍隊改變了招募的標語。很多年來,17到34歲的適齡兵役公民聽到的都是「來做最好的自己」,現在標語則變成了「歡迎加入軍隊大家庭」。這個改變很好,因為先前的標語很容易讓人誤會。毫無疑問,軍隊中的宣傳家希望借此推銷一種觀念,那就是軍隊可以提供讓人們發揮最大潛能的機會。但是,這句話還有一層隱含的意思,卻跟宣傳家的意圖截然相反:你只能做最好的自己,並不能突破能力的極限。對有些人來說,參軍是通往壯闊人生的第一步,但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參軍無非就是做點自己能做的事情。
至少,先前的那句口號字面上是可以這樣理解的。
但是為什麽呢?為什麽一個意在鼓勵服務意識和自我實現的口號會產生如此具有諷刺意味的歧義呢?
實際上,口號本身沒有問題,問題出在我們的理解上。我們並非活在軍隊的口號中,而是生活在不斷的自我期望中,更確切地說,是生活在一個期望值逐漸降低的世界中。大多數人在大多數時候已經習慣了看到局限而非潛力,習慣了對自己和他人幾乎無所期望。比方說,你的電腦壞了,在很多次重啟失敗後,你撥通了廠商的技術支持電話。或許你並不指望能得到實際的幫助。因為你已經預料到,電話里傳出的永遠是沒人接聽的振鈴,即使僥幸有人接聽,接線員也八成是知之甚少的電腦新手。如果電話被接通之後,接線員快速高效地解決了你的問題,在滿意和吃驚兩者之間,或許你的反應會更傾向於後者。
辦公室的情況也差不多。近年來我們對謀生的期望值越來越低。我們父輩的工作場所才真正稱得上是辦公室,而我們最多只是在小隔間里工作而已。此外,他們可以指望在一家公司里找到一份差事,努力工作,不斷提升,
25年或者30年之後從高層管理人員的崗位上退休,並且享受充足的退休金保障;現在的年輕人卻習慣於等待跳槽,隔一段時間就從一個工作換到另一個工作,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過去人們往往覺得失業是幾乎不可想像的災難,而現在幾乎每個人都有失業的經歷。過去的企業比員工長壽,而現在的企業似乎頃刻間就會土崩瓦解。
難怪很多人都覺得,我們生活在一個希望和機會都越來越少的時代。工作(尤其是好工作)越來越難找,就算找到也越來越難維持,更不用說晉職。惟一的安慰是,我們並不是最早面對這種危機的一代。的確,我們父輩工作的大環境要好得多,但是他們父輩和祖輩面臨的情況比現在還要糟糕——大蕭條,那正是希望和機會一起破滅的年代。1929年9月,道瓊斯指數暴漲至3
86點;1932年7月,道瓊斯指數就暴跌到40.56點,890名的股票財富化為烏有。那一年,大約5000家銀行破產,四分之一的美國人陷入失業的窘境。
禍不單行。整個世界不僅要承受經濟的災難,還要承擔政治動亂的風險。在意大利,恃強凌弱的墨索里尼建立了法西斯集權統治;在德國,阿道夫 ·希特勒也迅速崛起;在日本,天皇將政府交在以東條英機為首的一伙戰爭狂人手中。人類尚未從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帶來的創傷中痊愈,又將滑向另一個深淵。
就是在這個麻煩不斷的時代背景下,來自俄亥俄州克里夫蘭市的兩個小伙子傑瑞·西格爾(Jerry Siegel)和喬·舒斯特(Joe Shuster)開始了超人故事的創作。他們兩個和周圍的人一樣,艱難度日。但跟周圍的人有所不同的是,他們有夢想,也有將夢想化成現實的能力——創作超人漫畫。
在第二章里我們將詳細說明超人的創作過程,現在我們只需要知道,超人這個在美國流行文化中長盛不衰的人物形象恰恰誕生在那個沒有希望沒有機會的時代。1938年6月,大蕭條的陰影還沒有完全消退,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威脅與日俱增,整個世界混亂不堪,而超人作 為救世主形象的出現迎合了當時大多數人的口味。幾年後,超人的知名度甚至超過了米老鼠和開國之父喬治·華盛頓。
讓我們想想超人有什麽引人入勝之處。首先,他力大無窮,可以徒手彎折鋼筋,甚至可以改變河道。其次,超人可以飛。不管是希臘神話、羅馬神話還是其他文明的神話,里面總有一些有超能力而且會飛的英雄。但超人所擁有的不僅僅是這些,換句話說,超人能夠在文化圈掀起一陣旋風,靠的並不是肌肉或是利用空氣動力學飛翔,而是超人的性格。應當承認,在大多數人感到弱小甚至絕望的年代,超人強大的力量讓人們精神上感到愉悅。但更重要的是,當時的社會充滿了權力的腐敗和濫用,大公司唯利是圖、無情無義,三個法西斯頭子讓人們時刻處在戰爭威脅的恐懼下。在這樣的時代,人們欣賞超人的力量,更欣賞超人的性格。超人不像那些有權有勢的人損人利己,而是用自己的超能力去幫助別人。他說自己只是樂於助人,但事實上,他拯救了很多人的生命。超人如此受歡迎,並不是因為超人有多麽崇高的拯救社會的理想。如果超人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那麽大家很快就會把他遺忘。正是因為超人的性格,才讓我們喜歡了解超人行俠仗義的原因和方式,喜歡探究超人戰斗的原則,喜歡看超人同壞人搏斗。
超人不但德才兼備,而且智勇雙全。雖然超人可以很輕易地躍過高樓大廈,但也總是小心謹慎。西格爾和舒斯特以及後來的作家、藝術家喜歡為超人設置進退兩難的故事情境。比方說,超人在一個地方做的好事對另一個地方而言就變成了壞事,或者幫助一個人卻不得不以傷害另一個人為代價。所以我們總是會緊張地期待著超人能夠想出兩全之策,能夠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同時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另外,盡管超人很強大,但他不喜歡贏者通吃的結局,而是喜歡用雙贏的結局讓大家都開心。
僅僅把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超能力堆砌在一起,還遠遠不是我們所熟知的超人。心理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以及流行文化方面的教授學者都曾長篇累牘地分析評價過超人巨大而廣泛的影響力。在此基礎上,本書旨在添加一些雖淺顯卻實用的觀點,將超人這位來自外星球的奇異客人看成一個超級雇員,用21章的篇幅來分析超人對我們的啟發。
為避免誤會,我先來澄清一下「超級雇員」的概念。「超級雇員」跟亦步亦趨的跟班或者忠實的小管理員沒有任何關系。確切地講,超級雇員指的是辦公室超人,是在工作上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超人式的員工。
辦公室超人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幫手,甚至是工作上的救世主,專職排憂解難。不管什麽人在什麽場合遇到什麽麻煩,一定都會想向辦公室超人求助。那辦公室超人會得到什麽好處呢?答案是全部。一個企業不可或缺的員工總是會大有收獲的。
當然,辦公室超人也不是萬能的。超人或許也曾經努力試圖將美國帶出大蕭條或是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但還是沒有成功。不要忘記,在到處都是超人的奇異星球上一樣充滿了挑戰和競爭,所以就算你能夠成為辦公室里的超人,也不一定能夠保證你在最初工作的公司里事事順心。但是,只要你能夠做到,就一定能夠獲得職業生涯中永久性的通行證,讓你在今天或是明天的職位上取得成功。秘訣就在於:這種在企業中成為關鍵先生的能力不會因為你離開一家企業就消失。
我們提到了力量和飛行這兩點超人讓人印象最深刻的能力,還有第三點,那就是喬裝。超人平日里的身份是一個西裝革履、勤奮工作的記者。人們也常說,逆境不過是機遇的另一張面孔。西格爾和舒斯特恰恰是在經濟危機和世界大戰的雙重壓力下抓住了機遇,成功地創造出超人這個人物形象。辦公室超人也應該永不畏懼困難。相反,他應該努力去克服困難,征服逆境,發現其中隱藏的機會。「做最好的自己」?這句有歧義的軍隊箴言在辦公室超人那里應該改寫成:心有多高,你就能飛多高。
希望讀者能和超人一起展翅高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