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碰撞:2004-2006中國改革紀事

大碰撞:2004-2006中國改革紀事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馬國川/著
  • 出版社:新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1176450
  • ISBN13:9787501176458
  • 裝訂:284頁 /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吳敬璉先生把2004年以來的爭論稱為中國改革的「第三次大爭論」。而馬國川在這本書的開頭說2004年8月的「郎顧之爭」「揭開第三次改革大爭論的序幕」並不十分准確,實際上大幕早已拉開,爭論從未間斷。只能說, 「科龍事件」的極端例子把國企改革上升到了意識形態層面,從而把改革爭論推向了大眾,推向了網絡,使得這場爆發已久的爭論最終「落地」了。 從這個意義上,把2004年以來的爭論叫「第三次大爭論」也可以成立。 本書作者以起年輕人的大膽和敏感,從新聞視角和大眾視角評述在這場 「第三次大爭論」中的一些政治、經濟現象,反思改革成果。該書寫得很熱鬧,很好看,具有一定的政治深度,值得一讀。
 

目錄


1.引子中國改革:一江春水,潛流暗涌
2.郎咸平:台灣——香港——大陸
3.一篇奇文揭開第三次改革大爭論的序幕
4.一個有爭議的制冷工程師?一個資本狂人?
5.顧雛軍向郎咸平發出了律師函
6.經濟學界集體失語了嗎?
7.楊帆的抱怨
8.張維迎:善待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
9.非主流集會支持郎咸平,張文魁單刀赴會
10.左大培等三人致中央領導的公開信
11.吳敬璉溫和回應媒體開啟國企產權改革大討論
12.社會學家眼中的郎顧之爭
13.秦暉大洋彼岸來信:要天平還是要尺蠖?
14.楊啟先:回首國企改革路,MBO是逼出來的
15.周其仁:我不願意在「大政府」下討生活
16.法學家終於「登場」了
17.程恩富等十位學者發表公開聲明
18.上海經濟學人圓桌會議:經濟爭論不要泛政治化
19.陳志武:診斷重要,開處方更重要
20.張維迎:學者不是民意代表,不應該迎合任何人
21.旋渦里的周其仁
22.《光明日報》八人談:警惕新自由主義思潮
23.國資委在行動
24.2005年是「改革年」?
25.韓朝華:郎咸平的解決方案完全是外行的
26.中國經濟學界「諾貝爾獎」盛會上不同的聲音
27.「非公經濟36條」出台遭遇違憲質疑
28.劉國光掀起「劉旋風」?
29.吳敬璉:改革的動力來自有志於振興中華的人
30.顧雛軍被拘:結束還是開始?
31.「中國醫改不成功」?
32.教育部副部長張保慶憤怒了
33.住房改革爭議四起
34.工業化道路之爭:難得的一場學術爭論
35.再來一次「巴山輪會議」?
36.高尚全:用歷史唯物主義評價中國改革
37.十月:爭論走向白熱化
38.丁學良:中國真正的經濟學家不超過5個
39.香港來的「和尚」會念經?
40.新望:中國經濟學家的貢獻何在?
41.建行香港成功上市,引爆銀行改革大爭論
42.中國社科院學術報告廳里的掌聲
43.劉國光:反思改革不等於反改革
44.《財經》雜志四人談:不要動不動就「向富人開炮」
45.「皇甫平」再度出山掀風波
46.孫立平:改革共識基本破裂?
47.站在2006年的門口:爭論向何處去
48.吳敬璉:這是改革開放25年來第三次大爭論
49.非公經濟36條:一年盤點難稱意

50.物權法草案征求意見引起軒然大波
51.最牛的一封信?還是最荒謬的質問?
52.高尚全:建議中央最高領導出來講話
53.劉吉上書中央,不能讓否定改革的觀點繼續泛濫
54.胡錦濤講話為改革爭論定調
55.尾聲:樹欲靜而風不止,改革正未有窮期
主要參考書目
 

吳敬璉先生把2004年以來的爭論稱為中國改革的「第三次大爭論」。其實,大大小小的爭論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自鄧小平南方談話終結1990年前后的「第二次大爭論」以來,關於「非公有制經濟是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組成部分」以及「能否追問財富原罪」、「私產保護可否入憲」、「私營企業主可否入黨」等爭論曾一度十分激烈。牟其中、厲有為、李海倉都曾經是各個時期內備受關注的人物。馬國川在這本書的開頭說2004年8月的「郎顧之爭」「揭開第三次改革大爭論的序幕」並不十分准確,實際上大幕早已拉開,爭論從未間斷。只能說,「科龍事件」的極端例子把國企改革上升到了意識形態層面,從而把改革爭論推向了大眾,推向了網絡,使得這場爆發已久的爭論最終「落地」了。

從這個意義上,把2004年以來的爭論叫「第三次大爭論」也可以成立。

第三次大爭論與第二次、第一次大爭論相比,最大的特點就是電腦網絡的參與。在網絡上,任何人的發言權都是平等的,語言也更加感性。盡管其中不乏真知灼見,但也必須看到,有的網絡言論(尤其BBS)很像30多年前的大字報:理性讓位於情緒,謾罵代替了邏輯,權威們成了造反的對象。

在爭論的后期,我們隱隱約約看到一些似曾相識的語言和一些似曾相識的做派,毫無疑問,有人明顯想開倒車。由問題而主義,我們終究還是感覺到了這場爭論關乎大是大非,關乎國家前途命運。現在回過頭來看,郎咸平不過是一個「中介」,他們背后還有更大的力量。

馬國川是一個年輕記者,他有年輕人的大膽和敏感,有新聞視角和大眾視角,我承認,他這本書寫得很熱鬧、很好看,他也非常勤奮刻苦。我和他所供職的雜志,人手少,本職工作本來就滿負荷。他擔任主持人的兩個時政評論欄目「觀象台」和「左看右看」,難度大、要求高,但他能愉快勝任並不時得到專家好評,成為雜志的品牌欄目。而「第三次大爭論」畢竟是_個政治題材,是正在發生的歷史。寫政治題材就要有政治深度和政治歷練,甚至要有擔當政治責任的勇氣。這對一個年輕記者來說。無疑具有挑戰性。同時,這也是一個理論題材。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能看出些門道來要的是理論和方法上的真功夫。我的老師施正一先生是一位老經濟學家,他主張,認識和判斷經濟問題要學會區分假象、表象、現象、真相,能找到現象之間的聯系,進而還能從現象上升到抽象。寫這本書,把握好理論思維的火候就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馬國川意識到了這些,並在向這個目標努力,但當我看到他幾個月以來加班加點寫到臉色發綠的時候,我都不忍心讓他繼續修改下去了。好在還有更多的專家為他指點把關。讀者現在看到的這本書就是吸收了眾多專家意見后的第11稿了。盡管還會有遺憾,但可以相信,全書的客觀性不會有大的問題。

這場爭論中,我也說過幾句話,不成系統。我同意「反思改革」的說法,也認為有爭論是正常的、必要的。真理越辯越明,理論就是在爭論中得到發展。而且,現在的中國處在一個轉型的關鍵時期,是一個問題成堆的時期,也是一個利益博弈的時期。有問題就應該討論,有失誤就應當矯正,有正當的利益就應當讓人表達,而且,即使有不同偏好也應當允許人們有不同的選擇機會。

但改革的一些基本問題能不能達成共識呢?爭論各方的主張能不能達成一種和諧呢?理論落后於實踐,但改革開放已近30年,理論思維的貓頭鷹也該起飛了。教訓也罷,經驗也罷,我們總該總結出一些珍貴的結論。我梳理了一下,這場爭論所圍繞的主要問題有六個方面:

第一,要不要改革?上了點年紀的人都知道,當初的改革是被逼出來的,不是誰拍腦袋想出來的。不改革就要被開除「球籍」,這就是改革合法性的來源。大家恐怕都承認現在的體制不完善,尤其是政府行政管理體制還存在着嚴重的問題。不改不行,改革創新是社會發展的常態。這是可以有共識的。

第二,對以往改革的總體評價究竟怎樣?這是一個事實判斷問題。當然這里也可能夾雜着價值判斷。但如果說各人的感受和偏好有所不同的話,那麼就拿數據說話,按照「三個有利於」的標准,如何?相信會有一個結論。

第三,既往改革中有哪些失誤?幾乎每一個領域都有或大或小的失誤。這可以理解。失誤的原因可能是改得太快或改得太慢,也可能是政策設計不完善,或是政策出台的時機沒有把握好,還有可能是政策在執行中走形變樣。對失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需要「由主義而問題」,有爭論,但不該有大的爭論。

第四,繼續改革的動力從何而來?一些人認為當前缺乏推動改革的良性動力,或者改革過程已經被「精英們」給敗壞了。那麼,現在的問題就是重建規則。或者建立中立和超然的機構,或者打開公民維權的通道,開展社會參與式改革。改革的動力問題這或許是一個值得經濟學家和法學家共同探討的問題。

第五,改革的指導思想是不是錯了?這些年,指導中國改革的是鄧小平理論,是「三個代表」重要論述,是科學發展觀,一句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這個理論一直在與時俱進,怎麼會錯了呢?至於一些人說的經濟學中「西方的東西太多」,這純粹是一個高校內部的課程改革問題,無論如何也上升不到指導思想的高度。

第六,今后改革的方向在哪里?堅定不移地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這一點,大家是不是都認可?其中,對「市場經濟」大家有相對一致的認識,關鍵是如何認識「社會主義」。那麼能不能照本宣科呢?能不能走回頭路呢?

以上問題,有的需要在爭論中發展,譬如改革的動力和機制問題,以及如何在實踐中發展社會主義的問題。這些問題多爭論是有益處的。還有些問題盡管仍然可以爭論,但爭下去實在沒有意義了。「第三次大爭論」之所以

「樹欲靜而風不止」,大概與人們對待爭論的極端態度有關。有些人對改革懷有神聖感,聽見有人反思改革就難以接受;另一些人對改革的指責上綱上線,甚至動輒「清理隊伍」;還有的人一會兒把社會矛盾說得很嚇人,一會兒又要中央維護社會穩定加強黨的領導,這純粹就是在「搗糨糊」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