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觀:一個歷史的巡禮與反思

啟蒙時代歐洲的中國觀:一個歷史的巡禮與反思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張國鋼 吳莉葦
  •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6-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2540995
  • ISBN13:9787532540990
  • 裝訂:454頁 / 23 x 15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17-18世紀是歐洲史上的啟蒙時代,體現蒙昧教權的衰落與理性精神興起的特點。此時,耶穌會士向歐洲更多地介紹有關中國的知識,一個走向啟蒙與近代文明的歐洲結識了一個被耶穌會士有意遠古化了的中國,於是產生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文化現象。

本書通過深入的分析,確認這一時期的中西交往具有以中學西傳為主、中國知識在歐洲引起巨大反響的特點,並力求於歐洲社會和思想發展的脈絡中作審視,因此而整合出的歐洲中國觀既有整體性,又有快概括性的特色。作者占有了大量的中西文第一手資料,論證嚴密,並配圖160幅,編制了相關索引,是生動的原創性論著。
 

目錄

導論
第一部分 宗教背景下的中國觀
第一章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上):中國哲學的宗教屬性
一 引言
二 孔子哲學與基督教
三 宋儒理學與無神論
第二章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下):中國哲學與異端邪說
一 孔子學說與自然神論
二 宋儒理學與自然神論
三 佛道二教的認識空白
第三章 中國古代編年史之爭(上):調和中國編年史與聖經編年史
一 耶穌會士定位中國上古編年史
二 耶穌會士引用中文資料揭秘
三 中國編年史與《聖經》版本之爭
四 走進《舊約》里的中國古代帝王
第四章 中國古代編年史之爭(下):中國古史的可靠性與世界史觀念的更新
一 文獻學的疑問與傳教士的解釋
二 中國科學與藝術的古老性之爭
三 弗萊雷證明中國古史的可靠性
四 中國編年史對聖經權威的打擊
五 歐洲人撰寫世界歷史的新視野
第五章 中文觀念的變遷(上):聖經背景下中文的優越性
一 漢字與埃及象形文字
二 基爾謝語言體系下的漢字
三 漢字的基督教隱喻
四 中文是否原初語言
第六章 中文觀念的變遷(下):普遍語言觀念興衰與中文價值的失落
一 虛虛實實的中文之鑰
二 漢字與普遍語言構想
三 世紀中文觀念的轉變
第二部分 政治導向下的中國觀
第一章 耶穌會士對中國政治的理想化描述
第二章 用中國故事指摘歐洲時弊
一 英國黨派斗爭下的中國
二 宗教寬容呼聲里的中國
三 中國文學作品的道德意義
第三章 法國的社會改革者與中國政治原則
一 對中國倫理與政治一體性的發現
二 啟蒙學者稱贊中國政治
三 法國重農思想的興起
四 重農主義者與中國農業政策
第四章 中歐的開明君主制理想與中國模式
一 中歐國家專制主義的特征
二 沃爾夫的理論藍圖
三 開明君主制理想的倡導者
四 中歐君主對中國模式的短暫興趣
第五章 歐洲新理想與中國制度的沖突(上):新游記文學與中國制度價值的衰落
一 笛福:改寫中國形象的游記
二 安森:破除耶穌會士神話
三 法國哲學家:批評中國專制制度
第六章 歐洲新理想與中國制度的沖突(下):進步觀念的確立與中國形象的逆轉
一 中國科舉制與新官僚模式理想的離合
二 中國教育理念同法國教育改革的落差
三 中國國情與歐洲進步觀念的背離
第三部分 大眾生活里的中國觀
第一章 走人歐洲知識范圍的中國
一 作為自然歷史一部分 的中國
二 作為人類歷史一部分 的中國
三 作為一種普及知識的中國
四 作為一種談話標志的中國
第二章 中國趣味與羅可可風格
一 中國趣味的產生
二 從巴洛克到羅可可
三 羅可可透鏡里的中國
四 中國趣味的沉寂
結論:中西初識對后世歐洲人中國觀的影響
參考文獻
索引
后記
插圖目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