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組織撰寫的一部多學科融合的學術著作。突現文明史既是人類的創造史,也是人類的演進史這一觀點,將物質文明、政治丈明和精神文明,分別對應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社會的組織方式以及人的心靈世界,展示其錯綜復雜的關系,做出總體性的描述,以突出中華民族的創造力以及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的過程。本書將中華文明分為四個時期,以中華文明史上重大的轉型作為分期的依據,細致地描繪了各個時期文明的特點、亮點,及其承上啟下的關系,彰顯那些對文明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人物,探討對文明發展起關鍵作用的各種因素。從而全面論述了中華文明發展的歷程,揭示了若干發展規律和歷史經驗。本書力圖將中華文明放到世界格局中進行考察,寫出中華文名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所處的地位在論述中充分注意文物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結合,力求史筆、議論、才情三者相結合。

袁行霈,1936年生。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中文系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國詩歌藝術研究》、《中國文學概論》、《陶淵明集注》、《中國文學史》四卷(主編)。
 

目錄

第一卷
中華文明史總緒論
緒論
第一章 中華文明的曙光
第二章 中華文明的肇始——夏
第三章 商周時期文明的興盛
第四章 輝煌的青銅文化
第五章 鐵器的應用和生產的發展
第六章 商周時期的都邑與商業
第七章 漢字的起源和早期發展
第八章 商周時期的宗教與信仰
第九章 教育的發達與學術的昌盛
第十章 文學藝術的興起與繁榮
彩圖目錄
插圖目錄
第二卷
緒論
第一章 多民族大一統的中央集權國家制度的創立和曲折發展
第二章 官僚政治的確立與演變
第三章 封建地主經濟的發展
第四章 儒學的地位與演化
第五章 魏晉玄學
第六章 佛教的傳入與道教的出現
第七章 史學與地理學的奠基與發展
第八章 秦漢魏晉南北朝文學
第九章 藝術的全面繁榮
第十章 科學技術體系的形成和發展
第十一章 社會生活
彩圖目錄
插圖目錄
第三卷
緒論
第一章 南北文化的交融與國家的統一
第二章 絲綢之路與中外文化的交流
第三章 經濟的繁榮與經濟重心的南移
第四章 科舉制度的發展與新型士人的出現
第五章 文官制度的完善
第六章 儒學與宗教的新開展
第七章 學術領域的拓展與教育的繁榮
第八章 北方民族的成長及其對中華文明的貢獻
第九章 中外關系史的新篇章
第十章 世界領先的科技與科學觀念的發展
第十一章 文學重心的下移與文學的全面繁榮
第十二章 藝術風貌與時代精神
第十三章 多姿多彩的社會生活
彩圖目錄
插圖目錄
第四卷
緒論
第一章 社會經濟的發展
第二章 早期啟蒙思潮與政治文明中的新因素
第三章 在總結中發展的傳統科學技術
第四章 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第五章 政治發展與國民生
第六章 清代前、中期的文化意識與業績
第七章 西學東漸與中華文明的外播
第八章 宗教信仰︰觀念與實踐
第九章 文藝創作的新走向
第十章 社會生活的因循與躁動
第十一章 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
第十二章 中心城市的建設與區域差異的凸顯
第十三章 變革圖強︰近代文明的催生
彩圖目錄
插圖目錄
後記
 

人類的出現,特別是人類文明的出現,是宇宙間的一大奇跡。

人類既是文明的創造者,又是文明成果的體現者。人類在創造文明的過程中,不斷改變著自己的生存方式;同時文明成果的積累也推動了人類的演進。人類自身和人類所創造的文明形成互動的關系。文明史既是人類的創造史,也是人類的演進史。編纂文明史,就是用文字把這創造和演進的過程記錄下來。

文明可以分解為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個方面,這三方面對應著人類和自然的關系、人類的社會組織方式,以及人類的心靈世界(思想的、道德的、美感的)。前兩個方面是具體可感的人類生存方式,是文明的外部現實。第三個方面是文明的另一種現實,即無涯無埃的思維的想象的空間。當然,精神文明也常常外化為物質的或政治的現實。人類正是在處理與自然的關系中,在處理自己和自己的關系中,在發揮自由想象的過程中,創造了文明。這三方面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物質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賴以建立的基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又反過來推動或阻礙著物質文明的進步。文明的進步有時是這三方面同時推進,有時是某一方面或兩方面領先,而其它方面相對滯後。

我們在本書中描述中華文明演進的過程,特別注意用濃墨重彩描繪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亮點,彰顯那些對文明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的人物。如果說,人和人的創造是本書的中心,那麼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則是本書的三根支柱。在描述文明發展的過程時,我們注意這三方面參差錯落的情形,在不同的時期側重不同的方面。

本書著重描述那些反映總體面貌的標志性成果,也就是那些對中華民族甚至全人類的進步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成就。我們認為,分門別類地敘述科技、制度、思想、文藝等等方面的成就是必要的,但更需要把這些方面綜合起來說明各個時期文明的進程和特點。文明史不同于科技史、制度史、思想史、文學史、藝術史等等的簡單拼合,更不是一部百科知識全書,既不能脫離各門專史,又要力求多學科的交叉與綜合,力求作出總體性的描述。

研究文明史必須重視文獻資料,也必須重視文物考古資料,並且努力將這兩方面的資料結合起來,進行互證。本書對先秦文明史的論述尤其大量地運用了文物考古資料,在秦漢以後文明史的論述中也充分注意到文物考古資料與文獻資料的結合。

考察中華文明史,不能脫離世界文明的大格局。應當力求寫出中華文明各個時期的特點及其在世界文明進程中所處的地位,中華文明對世界的貢獻,以及中華文明對世界其它各種文明的吸收和借鑒。

本書從事實出發,力求對事實作出準確的描述、考證與概括,概括就體現為理論。本書屬于史學著作,史筆、議論、才情三者的結合,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回顧過去是為了瞻望未來。中華文明史應當在總結文明發展歷史的基礎上,啟發讀者思考未來文明的發展方向。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