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與《惡之花》出版的同時,波德萊爾開始在各種雜志上陸續發表一些散文。按照詩人的本意,想寫的是「一種詩意的散文,沒有節奏和音符的音樂」。這些散文後來以《巴黎的憂郁》為名出版,共50篇。波德萊爾寫道:「總之,這還是《惡之花》,但更自由、細膩、辛辣。」本書早已被奉為20世紀文學的經典之作,此次再版,本書又配有多幅精美插圖。
這本散文集,又名《小散文詩》,正像他自己所說:「這還是《惡之花》,但更自由、細膩、辛辣」。從收入集子的五十篇作品中,我們不難看出,其中有好幾篇與《惡之花》在題材和思想內容上都非常相近,有的甚至就是《惡之花》內某些詩篇的改寫。所以這個集子帶著詩人同樣豐富的思想而一反傳統的審美觀,並以更加自由的形式出現在文壇上,更容易為人們所理解,也更擴大了作家的影響。
沙爾·波德萊爾,十九世紀法國著名詩人、散文家和文學評論家。他宣稱:「大名鼎鼎的詩人早已割據了詩的領域中最華彩的省份。因此我要做些別的事。」他在詩歌方面大膽革新,獨具一格,被稱為西方象征派詩歌的先驅,現代主義文學鼻祖。他的作品絕妙地運用象征主義的手法,在平凡瑣事中寓意深刻,風格獨特,意象新鮮而豐富。國內已翻譯出版《惡之花》、《巴黎的憂郁》、《1846年的沙龍》、《我看德拉克洛瓦》、《我心赤裸》、《波德萊爾美學論文選》等,對文學界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