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七十二藝與武當三十六功

少林七十二藝與武當三十六功
定價:78
NT $ 68
 

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武術文化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的人文科學,它集健身祛病,技擊攻防和自娛娛人等藝術價值為一體,匯東方文化於一身,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它不僅是一種形體鍛煉和精氣神的內在運動,更是一種精神陶冶。

本書所介紹的是古時傳留下的功法,在少林寺、武當山的歷史文化資料中均記載甚詳。其功法是否可行及是否符合科學性,我們未進行考證,而且有些功法不符合時代的要求,還有些功法,如抱樹功、鐵掃帚功對樹木是一種破壞,不可仿效。對書中介紹的練功方法及洗藥處方應持慎重態度,亦不可盲目仿效,以免發生傷害事故。但為了挖掘整理傳統武功,為研究中華武藝之演變、考證武術歷史發展的需要,將其整理成冊出版,僅供參考。
 

目錄

第一篇 總論
 第一章 少林武功論
  一 千年古寺幾滄桑
  二 少林武名天下揚
  三 天下功夫出少林
  四 妙興法師與少林功夫
 第二章 武當武功論
  一 武當攬勝
  二 武當武功淵源
  三 武當道總徐本善
 第三章 練功總要
  一 要有目的在選擇所練的武功
  二 練功要下苦功
  三 練習功要有恆心
  四 要注重武德
  五 練東注意五戒七傷
  六 練功要有老師指導
  七 練功要備藥防務
 第四章 功法訓練 
  一 硬功的練法
  二 輕功的練法
  三 內功的練法
第二篇 少林七十二藝絕技
 一 一指金剛法
 二 雙鎖功
 三 足射功
 四 拔釘功
 五 抱樹功
 六 四段功
 七 一指禪功
 八 鐵頭功
 九 鐵布衫功
 ……
第三篇 武當三十六功
 

中華民族有着燦爛的文化寶庫,武術是其中的一顆璀璨珠璣。悠久的中華傳統武術文化,為保家衛國、強身健體、祛病延年作出過積極貢獻。縱觀歷史長卷,隨着歷史文化的發展與社會制度的更迭,武術在這漫長歲月里,幾經盛衰,走過了一段曲折的路程,表現出了頑強的生命力。中華傳統武術文化首次在世界人民面前亮相,是在1 936年德國柏林召開的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當時中國派出了武術代表隊,由前中央國術館組隊並邀請鄭懷賢教授共同參加了奧運大會。在會上,中國武術隊表演了「武當劍法”「叉術”及傳統徒手套路等精彩節目,為本屆奧運大會增添了嶄新的花絮,給各國運動員和觀眾留下了印象。會后代表隊又在漢堡等地做了多場巡回演出,受到了德國人民的友好稱贊。

1 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給中華傳統武術文化帶來了春天般的勃勃生機。武術運動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華武術不僅成為人民大眾強身健體的鍛煉項目,而且已經走進了亞運會的殿堂。傳統武術的挖掘、整理工作也取得了顯著成果,出版的武術書籍如雨后春筍,對我國武術事業的繁榮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武術拳種繁多。改革開放以后,世界各國的武術社團及武術愛好者,相繼來到中國學習中華武術和交流取經;中國的武術運動員、教練員也走出國門參加國際武術比賽、傳授武術,進行各種武術文化交流。武術源於中國,屬於世界。1990年「國際武術聯合會」順應武術蓬勃發展形勢而成立。中國武術已邁向世界體壇。

中華傳統武術文化是一種以人為對象的人文科學,它集健身祛病、技擊攻防和自娛娛人等藝術價值為一體,匯東方文化於一身,具有獨特的研究價值。它不僅是一種形體鍛煉和精氣神的內在運動,更是一種精神陶冶。

時逢盛世,深入、全面地整理、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遺產,吸取其精華,推陳出新,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為此我們編輯了《中華傳統武術大觀》叢書。本叢書收入了各家各派傳統武術優秀拳械套路,可謂百花齊放,四海一家,我武維揚,是為序。本套叢書包括:

《中華古今兵械圖考》
《武當劍》
《八卦六十四刀》
《八卦七星桿》
《梁派八卦掌》
《心意六合拳全書》
《太極元功》
《少林七十二藝與武當三十六功》
《華岳心意六合八法拳述真》
《武當太極拳與盤手二十法》
《形意十二洪捶》
《醉八仙拳法》
《太虛腿法》
《峨嵋擒跌法》
《佟派七十二擒拿法》
《三十六把擒拿法》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承蒙上海市武術協會、上海武術院、上海市氣功科學研究會大力支持,在此一並表示謝意。

《中華傳統武術大觀》編委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