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時期,人類處於蒙昧狀態,並不懂得人死後要建造墳墓來安葬。這時的人們還沒有鬼魂觀念,對死者遺體的處理與對待野獸屍骨一樣,並沒有特別尊重。然而當人類意識到自身作為一個活物而存在的時候,必定同時會意識到自身存在會有終止的一天。死亡來臨時,人們產生出了要處理遺體的意識,開始區別於其他動物。
至遲從舊石器時代中期起,人類就已經有了靈魂觀念。因為關心靈魂,想使靈魂得到安息,古代人對死亡看得很重,於是人們在行動上就表現出過分重喪重葬。很早以前,人們就厚葬隆喪,這種傳統一直延續了下來。數千年來,人們不斷地將寶貴的生產器具、生活用具、大量的金銀珍寶甚至是活人埋入地下,供死者在另一世界中使用。墳墓是人死後生活的場所,與生者的居所形成對應,一些墳墓與居住的房屋院落十分相似。
人死了以後,最理想的方法是埋人土中,這是靈魂不滅觀念出現後史前時期的人們最常采用的方法之一。《呂氏春秋》說:「葬者,藏也。」親人死了,懂得不能再將屍體隨便亂丟的原始人,既要想讓死者的靈魂與自己一起好好地生活,又想愛護親人的肌骨,人土安葬大概是最好的辦法。
我國古代帝王的墳墓,首推華夏民族的始祖黃帝的陵墓。黃帝死了以後,他的屍體也有可能埋到了地下。今天在河南、陝西等地能見到他的陵墓,雖然不可能全是真的,主要是具有象征意義,作為祭祀用的,但可以肯定,後人是想讓黃帝睡在地下,讓他的靈魂守護我們的大地。
文獻記載上說,大禹陵是我國最早的王陵。禹在會稽大會諸侯時,得了重病,最後死在那里。司馬遷的《史記》說,禹「計功而崩,因葬焉,命曰會稽」。傳說當時的群臣遵從禹節儉治喪的遺命,只用衣衿三領,薄棺三寸,將他下葬了。三國時的《皇覽》說「禹冢在山陰縣會稽山上」,後人推測「禹冢」可能是指起墳堆土。所謂「冢」,是指高高的山頂,可能起的土堆形狀貌似山頂,就將墳墓稱為冢了。後人的書里對墳墓的內部結構也有記錄,說當時「穿壙七尺,上無瀉泄,下無邸水,壇高三尺,土階三等,周方一畝」,這樣的具體詳細當然不可能全是真實的,一定有後人想像和推測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