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州橋本是魯班修」到時下已經進入最廣闊的通俗文化領域,成了歌唱家的一句唱詞。唱詞來源於一個流傳已久的說法,即世世代代的老人們講給孩子們聽的魯班的故事。
稍有史學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一個美麗的誤會,一場常識的謬誤。因為事實上,趙州橋是隋朝著名工匠(也是設計師)李春於公元595年至605年用十年的時間修成的。魯班是春秋時人,與李春相去千年。
一千年之前的人,何以修一千年之后的橋呢?
當然,本書作為一個「顛覆歷史」的現代話語版本,並不否認文學創造對歷史的影響。相反,文學創作對歷史解析起到的輔助作用,幾乎與考古學的貢獻相差無幾。
本書系以「凝聚大家智慧,共創公民世紀」為宗旨,以「揚棄中華傳統文化,弘揚世界公民精神」為目的。讀者可從已出版的幾本書得知:不論是德高望重的大學者,還是默默無聞的筆耕者,無論是高官還是平民,只要你的作品有獨立自由之思想、有民主平等之精神,言之有理,持之有據,自成一家之言,就能在「公民世紀」閃耀自己的思想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