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當代杰出的原創哲學家、神學家、佛學家、印度學家、跨文化研究的倡導者和“宗教對話之父”,雷蒙‧潘尼卡的主要洞見都可見諸本書。該書就默觀、人權、真理、多元論、哲學與革命的關系,人的意識、宇宙性信心、文化間哲學等提出警世之洞見。

他告訴我們,當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迫使我們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關于人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觀念。

我們感到該書關于東西方人權、多元論、文化間哲學、對普遍理論的質疑等思想將會引起知識界的關注。因為,它們對我們理解自己和世界,對于學術界的某些研究傾向和方法將具有糾偏的作用。
 

目錄

總序
中文版序言
導論
第一章 默觀態度︰對現代性的一個挑戰
上頭的天堂(此處對別處)
前頭的歷史(現在對以後)
勞動的情感(行動對結果)
大者的力量(內心對外表)
成功的渴望(滿足對勝利)
第二章 行動與默觀作為宗教理解的範疇
行動的優先性
默觀的優先性
宗教理解
第三章 沉默的聖言︰非二元的極性
第四章 多元論的神話︰巴別塔
引言
多元論的問題
通向多元論的進路
多元論的神話

第五章 真理多元論
我們人類的處境
多元論
真理多元論
第六章 哲學與革命︰文本、語境和結構
文本
語境
結構
第七章 人權概念是一個西方概念嗎?
每一種人權的神話視域︰我們時代的一個故事
人權概念
探究的方法
這一西方概念的假設和蘊含
跨文化的反思
一種印度的思考
結論
第八章 歷史是人的尺度嗎?人類意識的三個凱邏斯階段
前歷史意識
歷史意識
超歷史意識
第九章 看不見的和諧︰普遍的宗教理論還是對實在的宇宙性信心?
引言
意圖分析
批評
對話的開放性
結論
第十章 宗教多元論︰形而上學的挑戰
登場人物
一元論回答的不足
非二元論的假設
第十一章 文化間哲學引論
引言
哲學
文化
難題
潘尼卡部分著作的目錄
 

雷蒙‧潘尼卡是當代杰出的原創哲學家、神學家、佛學家、印度學家、跨文化研究的倡導者和“宗教對話之父”。他通曉十一種語言,其中包括梵文、巴利文、希臘文、拉丁文,用七種語言寫作,至今已經出版五十余部著作。

《看不見的和諧——默觀與責任文集》是一部論文集。潘尼卡的主要洞見都可見諸本書。在該書中就默觀、人權、真理、多元論、哲學與革命的關系、人的意識、宇宙性信心、宗教多元論、文化間哲學等提出警世洞見。

他告訴我們,當今世界的政治和經濟形勢迫使我們從根本上改變我們關于人以及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的觀念。

我們感到該書關于東西方人權的思想、多元論思想、文化間哲學思想、對普遍理論的質疑等將會引起知識界的關注。因為它們對我們理解自己和世界、對于學術研究的某些傾向和方法將具有糾偏的作用。

感謝潘尼卡對我們一直來的關心和肯定,感謝他慷慨地將他的著作之中文版權免費轉讓給我們。我們希望他的這部書能夠成為一部在你一生中最有啟發的書之一。

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們在這次再版中增加了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希望這增加的內容對我國宗教間對話、文化間對話具有參考價值。

本書的翻譯和出版得到浙江大學外國哲學研究所、浙江大學基督教與跨文化研究基地的支持,特此感謝。

王志成博士
二零零五年六月一日
E-mail︰dezxsd@126.com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