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

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
定價:119
NT $ 119
 

內容簡介

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依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的精神編寫。主要內容包括:中學數學課題學習的內容、形式和意義;中學數學學習的幾種典型形式和案例分析;中學數學課題學習的一些素材與成果;課題學習中的若干問題與討論。《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充分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提供較為充分的案例供讀者參考,並針對新課程在教學實施中的問題進行理論指導和案例評析,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數學課題學習的實踐與探索》可作為新課程數學教師的培訓教材,也可作為各類師范院校數學教育專業本專科生的教材和研究生的學習書目。
 

目錄

第1章 數學課題學習概述
第一節 數學課題學習產生的背景
第二節 數學課題學習的內容
第三節 國內外數學課題學習的概況
第四節 新課程標准與數學課題學習
第五節 數學課題學習的意義

第2章 數學課題學習的幾種典型形式和案例分析
第一節 打包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第二節 磁帶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第三節 重心問題的案例與說明
第四節 利用計算器進行發現探索
第五節 正切、余切函數的圖像和性質探究
第六節 人口問題的網上檢索與討論
第七節 學生居住小區郵政投遞路線、保安巡邏路線的設計
第八節 數學主題閱讀的設計案例

第3章 數學課題學習的一些素材與成果
第一節 一組與自行車相關的問題
第二節 樓高測量
第三節 穿衣鏡的設計
第四節 教育儲蓄問題
第五節 歐拉公式的發現
第六節 郵局中的數學問題
第七節 商場中的節約問題
第八節 折紙中的數學問題

第4章 數學課題學習中的觀念與策略
第一節 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和角色定位
第二節 數學課題學習的模式選擇與分析
第三節 數學課題學習的層次性分析
第四節 數學課題學習中常見問題的探討
第五節 數學課題學習中的教師指導策略
第六節 建立教師自己的課題指導「資源」庫
第七節 更新教育觀念促進教師發展
后記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頒布,標志着我國基礎教育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課程改革時代。《綱要》從課程目標、內容等方面提出了改革的着眼點和最終歸宿——「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展」。這一基本的價值取向預示着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價值轉型。可信號課程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決心徹底扭轉傳統應試教育的弊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個性和完整的人格為己任,努力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明示了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關注學生作為「整體的人」的發展。人類個體的存在是一個整體性的存在。個體存在的完整性不是多種學科知識雜燴的結果,亦不是條分縷析的理性思維的還原。第一,「整體的人」的發展意味着智力與人格的協調發展。新課程努力改革既有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把統整學生的知識學習與精神建構作為具體改革目標之一,力圖通過制定國家課程標准的形式代替一直庸沿用的教學大綱,把「過程與方法」作為與知識與技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等重要的目標維度,承認學習過程的價值,注重在過程中把知識融入個體的整體經驗,轉化為「精神的力量」和「生活的智慧」。第二,「整體的人」的發展意味着個體、自然與社會的和諧發展。新課程從整體主義的觀點出發,貫徹自然、社會與自我有機統一的原則,致力於人的自然性、社會性和自主性的和諧健康發展,以培養人格統整的人。例如,新課程的一個亮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其內容的選擇和組織就是圍繞學生與自然的關系、學生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學生與自我的關系三條線索展開。

2.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教育是發生在師生之間的真實生活世界中的社會活動,課程是學生的課程,課程教學應該在學生的生活世界中關注教育意義的建構、在現實生活中關注師生之間的對話與理解,追尋富有意義的、充滿人性的教育。新課程強度要「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這從課程內容的角度確定了課程改革與學生生活的聯系,認為課程不再是單一的、理論化的、體系華的書本知識,而是向學生呈現人類群體的生活經驗,並把它們納入到學生的生活世界中加以組織,賦予課程以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新課程還注重學科指示體系的重構,凸顯課程綜合華的趨勢,努力軟化學科界限,展開跨學科的對話,強調綜合性、加強選擇性並確保均衡性。因此,新課程從結構上也倡導了一種回歸生活世界的教育,所體現的不是分課的學科知識,而是綜合的跨學科的知識和學問,注重社會生活、關照學生的經驗和個體差異性,保證每位學生全面、均衡、和諧地發展。

3.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建構。課程教學必須建構知識與人之間的一種整體的意義關聯,使之對個人的成長和發展產生意義。新課程首先確立了新的知識觀,積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思考」,以培養學生「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充分表明新課程不再視知識為確定的、獨立於認知者的一個目標,而是視其為一種探索的行動或創造的過程。其次,新課程新爸爸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作為重要的着眼點,要求在所有的學科領域的教學中滲透「研究性學習方式」,強調要尊重學生學習方式的獨特性和個性化。再次,新課程還力圖構建具有個人意義的評價方式,建立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要求「發揮教育的評價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將評價視為評價者與被評價者共同建構意義的過程,強調通過學生的主題參與發展自我反思能力,以提升評價的個人發展價值和保障知識生成方式的個性化。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