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歷史批判
定價:252
NT $ 219
  • 作者:張旭東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5-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081499
  • ISBN13:9787301081495
  • 裝訂:平裝 / 44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次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比較系統、經得起研讀的觀念史和當代文化理論批判專著。這是一次把國外教學和研究同國內語境下的思考結合起來的嘗試,更具體地說,是一次打通中西學術規範、話語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內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兩門研究生課程。一門是在紐約大學比較文學系開設的專題研討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現代性與認同︰普世主義及其不滿),閱讀材料和授課語言是英文,對象是比較文學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幫助學生系統了解當代理論背後的觀念史、社會史和政治哲學基礎。另一門是2002年五月和六月間在北京大學比較文研究所和中文系開設的以《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為題的系列講座,對象是中文系和其他文科系的研究生和博士生,閱讀材料和授課語言是中文。本書就是在這兩種語言和課程的基礎上整理、修改而成的。

本書是由作者在紐約大學(NYU)的博士專題課和北京大學系列講座基礎上擴充、修訂而成。全書從當代世界的價值沖突和文化認同危機著手,從觀念史批判的角度分析了困擾當代文化理論的一系列核心問題和基本矛盾,如自我與他人、個別性與普遍性、文化系統間的比較與可比性、全球化與民族國家、後現代時代的歷史與主體,等等。

本書強調觀念史批判的歷史脈絡,但同時帶著強烈的問題意識,直面當下的挑戰。在處理西方經典理論文本的同時,作者鮮明地把闡發當代中國的文化主體性作為全書的中心旨趣。在宏大的歷史和理論背景下,在錯綜復雜的思想脈絡中,作者一再提出的問題是,在現代性和“全球化”條件下,如何做中國人?如何展開當代中國的文化政治?如何重建自己的價值與生活世界,並由此創造性地介人世界歷史性問題?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代序 我們今天怎樣做中國人?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反思
導論
比較的時代
普通與特殊的辨證法
作為問題意識的文化政治
現代西方普遍性話語的譜系
第一講 總論︰文化政治視野里的普遍與特殊︰現代西方普遍主義話語的譜系
“主人與奴隸”︰從政治哲學到文化政治
普遍性問題的方法論反思︰文化政治與觀念史批判的雙重視角
政治哲學與文化比較
社會批判、文化研究與文化比較
觀念史批判與文化政治的介入︰從康德到黑格爾的普遍歷史理念及其內在矛盾
觀念史批判與文化政治問題的激化︰重讀尼采和韋伯
馬克思主義問題的切關性
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觀念史批判與政治哲學問題的當代性
課堂問答
第二講 “普遍性”的歷史語境︰從康德到黑格爾的自由和權利觀念
當代中國與文化政治觀念的相關性
康德政治哲學中的個人、理性與國家
黑格爾哲學里面普遍、特殊和同一性
康德、黑格爾政治哲學 觀念的當代語境
課堂問答
第三講 尼采(上)︰反歷史主義的文化批判(《不合時宜的觀察》)
從黑格爾到尼采︰市民一基督教價值體系的解體
尼采的轉折及其當代意義︰從盧卡契的《理性的毀滅》談
尼采的歷史批判和文化批判︰《不合時宜的觀察》
第四講 尼采(下)︰起源、“永恆的復歸”與價值的自我肯定
再談《理性的毀滅》
“神話”與“起源”
“永恆的復歸”
“真理是一個價值事件”︰起向生活世界
消解與自我肯定︰後現代主義文化政治里的尼采主義
第五講 韋伯與文化政治
只有價值多元,沒有價值中立
自由的觀念
從存在到政治
非政治化——美國人的《上海故事》
政治經濟的基本問題
自我肯定
民族國家
歷史記憶
政治成熟的民族
課堂問答
第六講 文化政治的激化︰從韋伯到施米特
韋伯的立場
理性的世界
施米特的挑戰
主權、例外情況與“人類最後的戰爭”
結束語︰談談學術研究中的問題意識
課堂問答
第七講 多元文化時代的歷史與主體(北京大學中文系了民論壇)
文化多元與歷史主體
壓抑的多樣性︰哈貝馬斯、羅爾斯、羅蒂與杰姆遜
西方獨特性的敘事︰重讀韋伯《新教論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世界上本沒有路”
課堂問答
參考書目
 

張潔宇︰您這次在北京大學中文系和比較文學所做系列講演,主題是“全球化時代的文化認同︰普世主義及其不滿”。看來,您非常關注“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文化定位的問題。能否請您簡要談談對這個問題的主要觀點和看法。

張旭東︰“全球化”進程在事實層面上是顯而易見的。由于交通、通訊等方面的發展,人們切實感到世界在縮小,彼此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但如果簡單地把“全球化”就理解為“大同”加“多元”,理解為汽車降價、看好菜塢大片,或到世界各地去旅游,那就未免太天真了。事實上,參與“全球化”有主動和被動之分。從被動者角度,人們看到的往往是一個“客觀”的、“普遍”的趨勢,一種新的國際性文化;但從主動者的角度看,它卻總是服從于特定集團的利益和價值觀,總帶有現實的、具體的、政治性的考慮。從根本上說,全球化是資本主義生產體系在新的歷史條件和技術條件下所作的新一輪合理化調配。這個進程必然帶有很強的選擇性,勢必引起區域性差異和發展不均衡性等問題。它也會在民族國家內部,按國際分工的需要制造出新的社會秩序和觀念形態。這都是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問題。

我想強調的是,越過經濟和技術層面,我們會看到“全球化”背後所隱藏的特殊的價值論述。這種假“普遍”之名的特殊價值觀決定了全球化過程內在的文化單一性和壓抑性。因此,當代中國知識分子不得不考慮的是,如何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保持文化的自主性?如何讓價值的、倫理的、日常生活世界的連續性按照自身的邏輯展開,而不是又一次被強行納入一種“世界文明主流”的話語和價值系統中去。這並不是說,面對全球化過程,我們一定要強調中國文化的特殊性、不可兼容性,甚至對抗性;而是說,我們要在歷史發展的非連續性當中考慮連續性的問題,要尋找一個中國現代性歷史經驗的當代表達形式。我覺得這是當代中國知識界面臨的重要問題。

至于當代中國文化和生活世界如何定位,這是個很難用一兩句話說清楚的大問題。我的基本觀點是,我們要有勇氣去思考“我們到底想要什麼”、“我們到底要做什麼樣的人”這樣的大問題。因為文化定位實際上也就是不同文化和價值體系之間的互相競爭。中國文化如何在當代西方各種強勢文化的影響下進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構想,這實際上也就是一個爭取自主性,並由此參與界定世界文化和世界歷史的問題。這反映出一個民族的根本性的抱負和自我期待。

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們必須打通文化與政治之間的聯系。目前在一些人眼里,文化是“為藝術而藝術”或專業學院分工意義上的文化,文化是要免談政治,似乎談政治就是對知識界自主性的削弱。但是,在當前“全球化”和文化多元的語境中,文化如果不能與經濟生活、社會生活和日常生活的根本的價值取向相結合,它就變成了一種毫無意義的抽象。離開“我們要做什麼人”的問題,離開“我們如何為自己的文化作辯護,說明它存在的理由”的問題,文化就會要麼淪為一種本質主義的神話,要麼蛻變為一種唯名論的虛無。我們能感到現代西方文化的內在活力,但往往卻不願意進一步去想它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為它在不斷地自我認識、自我界定、自我批判和自我超越的過程中,把未來的挑戰和傳統的重新解釋結合起來。文藝復興以來的西方並非像我們想象的那樣是一個整體,而是一個充滿斷裂、緊張、沖突和危機的構造。現代西方解決危機與延續傳統的努力是同一件事情的兩個方面。這一歷史和價值的連續體建立在文化與政治的總體性之上。在這個意義上,文化政治是一個民族、一個生活世界的最根本的自我意識。

因此我認為,“全球化”問題可能為中國知識界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如果做得好的話,就可以扭轉以往那種單純地認為現代化就是西化,現代化就是反傳統的思維方式。那種認為現在有一種普遍的東西,有一種文明的主流,中國只要靠上去、融入進去就行了的看法,其實不是放棄了民族文化傳統的特殊性,而是放棄了對這種特殊性內在的普遍性因素和普遍性價值的信心和肯定。有人也許會說,沒有這種抱負中國人同樣可以過上好日子,甚至過得更好,但這絕不是文化政治意義上的“中國”的題中之意。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