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去與歸來︰希臘與中國的對話

遠去與歸來︰希臘與中國的對話
定價:113
NT $ 98
  • 作者:杜小真
  • 出版日期:2004-08-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057691
  • ISBN13:9787300057699
  • 裝訂:精裝 / 99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中一法兩位學者平等而真實的對話錄。兩位學者的對話圍繞對話者之——法國哲學家、希臘學者于連教授的學術思想和研究方法展開。于連教授從獨特的研究角度出發,遠離自身傳統,深入到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文化之中,他“從希臘到遙遠的中國”,又“從中國回到遙遠的希臘”,以一種迂回的策略進行相關哲學研究,力圖創造與中國進行真正對話的可能性條件。

本書以法國希臘哲學學者、漢學家于連的有關中國思想研究為基礎,用對話形式探討了中國思想和從希臘傳統發展而來的西方思想在溝通與交流方面的一些問題。如何看待異域的文化,為什麼深入異域的思想文化,分析有別自身的他者不是為了比較優劣,而是為了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文化,這是西方研究中國和中國研究西方都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遠去是為了歸來。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為什麼是中國?
第二章 “迂回”的“策略”
第三章 真正的對話︰遠去與歸來
附錄︰于連的主要著作介紹
 

于連教授(1951一 )在今天的法國學界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他的學術旨趣獨特,風格鮮明,具有過人的理論膽識和不同凡響的探索勇氣。

于連教授,漢學家、希臘哲學學者,現任巴黎第七大學教授,葛蘭言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國際哲學學院院長。20世紀70年代在法國巴黎高師學習期間,他就對中國思想產生了興趣。他先後在上海復旦大學、香港新亞學院以及東京日本基金會專心研習東方古典哲學,最後選擇了中國作為自己思想研究的一個入口。從20世紀70年代末起,于連教授開始從自己獨特的角度對中國思想進行闡釋,他連續發表了多部關于中國思想的研究論著。其主要著述有︰《魯迅,寫作與革命》(1979)、《隱喻的價值》(又譯作《影射價值》,1985)、《過程和創造》(1989)、《平淡頌》(1991)、《物勢》(1992)、《內生之象》(1993)、《迂回與進入》(1995)、《道德奠基》(1995)、《效率論》(1997)、《聖人無意》(1999)、《裸體或真理的本質》(2000)、《從外部思考》(2000)、《論時間》(2001)、《大象無形》(2003)等等。于連先生二十多年來創作熱情始終如一,他治學勤奮,著述豐富,令人嘆服,在法國文化界反響強烈。當然,對他的那種激情澎湃、大刀闊斧、另闢蹊徑的論理風格和立論方法,不少法國同行也頗有微詞,指責他的論理有偏激、絕對和簡單化的傾向。

20世紀90年代中期,于連的《迂回與進入》中譯本問世,隨後《道德奠基》中譯本出版,有關的訪談錄和文章在國內一些報刊上也時有出現。和在法國的情況有些相似,于連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從希臘到遙遠的中國”,又“從中國回到遙遠的希臘”的迂回策略,也引起國內同行相當的關注,或者可以說,也引起了一些立場、看法不同的爭論和批評,其中有些批評還是相當尖銳和激烈的。這些爭論和批評不但涉及西方了解、研究中國的一些基本問題,同樣也涉及中國了解、研究西方的一些基本原則和立場。

于連教授在了解和思考了中國同行的各種意見後,以積極的態度就有關問題和中國同行進行了對話,希望中國同行和讀者能夠了解他的工作,了解他“為什麼”和“如何”研究中國的問題,並希望以此能夠互相溝通和理解,減少“誤會”和“偏見”,盡管有時“誤會”和“偏見”是不可避免的。為此,我們整理了這本小書,以對話的形式敘述這位法國希臘哲學專家遠離自身傳統,深入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文化之中,然後又回歸並且反思西方傳統的過程,這對我們以同樣的迂回道路從西方傳統那里回歸並反思我們自己的傳統,或許會有借鑒和補益作用。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