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英語史(全六卷•影印本)

劍橋英語史(全六卷•影印本)
定價:3120
NT $ 2,714
 

內容簡介

本書是第一部詳盡的敘述英語歷史的多卷本著作。其恢宏的氣度和內容的權威性都是空前的。本書以時間為線索,敘述了早期英語的一千多年的歷史;近三百年來的英語,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因此本書以地域為線索,敘述了現代英語在世界各的發展歷史。

《劍橋英語史》是第一部詳盡地敘述英語歷史的多卷本著作。其恢弘的氣度和內容的權威性都是空前的。本書以時間為線索,敘述了早期英語的一千多年的歷史;近300年來的英語,逐漸走向世界,成為一種世界性的語言,因此本書以地域為線索,敘述了現代英語在世界各地的發展歷史。

本卷(第一卷)敘述的是諾曼征服之前的古代英語(1066年以前),包括印歐語系及日耳曼語族的源流、語音與形態、句法、語義學與詞匯、方言、專名學以及文學語言等諸方面。在給出語言發展的詳實的歷史材料以外,也充分地論述了在這些領域中已取得的學術成績,以及運用當代語言學理論對這些材料的闡釋。所有的論述都不僅僅只以專業人士為對象,而是時時兼顧一般讀者。對於所有對英語的歷史有興趣的讀者,本書都是一部必備的工具書。
 

目錄

劍橋英語史 第一卷
List of illustrations
List of contributors
General Editor’’s Preface
Acknowledgements
Map of Anglo-Saxon England
1 INTRODUCTION Ricbard M.Hogg
1.1 Political histroy and language history
1.2 Eccclesiastical history and language history
1.3 Literary history and language history
1.4 The nature of the evidence
Futher reading
2 THE PLACE OF ENGLISH IN GERMANIC AND INDOERUOPEAN Alfred Bammesberger
2.1 Language change and historical linguistics
2.2 The Gemanic language
2.3 The Indo-European languages
2.4 Historical phonology
2.5 Histroical morphology
2.6 Syntax
2.7 The lexicon
Further reading
3 PHONOLOGY AND MORPHOLOGY Ricbard M.Hogg
3.1 Introduction
3.2 Orthography
3.3 Phonogy
3.4 Morphology
Further reading
4 SYNTAX Elizabeth Closs Traugott
4.1 General Background
4.2 Noun phrases
4.3 Verbal Groups
4.4 Case assignment and the Status of subject and object
4.5 Compex sentences
4.6 Word order and the order of clauses
4.7 Summary of changes
Further reading
5 SEMANTICS AND VOCABULARY Dieter kastovsky
5.1 Introduction
5.2 Foreign influence
5.3 The stratification of the Old English vocabulary
5.4 Word-formation
5.5 Semantics
Further reading
6 OLD ENGLISH DIALECTS Tbomas E.Toon
7 ONOMASTICS Cecily clark
8 LITERARY LANGUAGE Malcolm R.Godden
劍橋英語史 第二卷
劍橋英語史 第三卷
劍橋英語史 第四卷
劍橋英語史 第五卷
劍橋英語史 第六卷
 

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引進的《劍橋英語史》(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問世了,這在出版界和英語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語專業出版界在外語圖書引進上經歷了一個不斷與國際接軌的過程。最初的引進偏重於初中級英語教材和辭書,近兩年發展到引進供英語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使用的語言學和文學教材。本書的出版特色表現出它的同步性,即國際上著名的劍橋大學出版社於2001年7月出版本書的最新版本以前,已將該書的大陸發行權授於北京大學出版社,保證了兩個版本在同一年出版。這一舉措開創了國內出版界的先例。

《劍橋英語史》首版發行於1992年8月13日。它是以多卷本形式出現的英語史教材。其篇幅和權威性超過了John Pyles(1990——1982)的傳統教材,從語言學一般關注的中心內容擴展至包括人名和地名等專門性課題。每卷從形成期延續到諾曼的入侵。第二卷的內容為中世紀英語,時間從1066至印刷術引進的1476年。第三卷覆蓋了從1476年至美國發表獨立宣言的1776年。第四卷論述了1776至1997年的現代英語。在此期間以英語的分化為明顯特征。第五卷集中討論英國英語和海外英語的起源和發展。第六卷是北美英語的專論。可見,本書各卷對早期英語的處理以歷時為主,而較近代的時期則以地理分布為主,從而反映了英語近300年在世界各地區的擴展,這反映了人們對英語認識的變化。過去學者只承認英語英語,現在終於讓美國英語、加拿大英語、澳大利亞英語、新西蘭英語、南非英語等在英語大家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為此,當本書第1和第2冊出版後,英語著名語言學家Randolph Quirk曾在《倫敦書評》上評論道:這是「至今出版過的最巨型的、規模最大的英語史,從已經出版的兩卷的質量判斷,其成就將為所有關注的人士感到無比驕傲。」

最後,我認為本書的出版回答了困撓外語界多年的一個問題。早在八十年代中,外語界興起一種論點:說什麽外語(包括英語)不是一個專業,只有一個工具。我在多種場合闡述我自己的觀點:外語對非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工具,我毫無異議,但是外語系對外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我始終堅持它既是工具,又是專業。因為國務院專業目錄上既設各種外語專業,在實踐中又要否定它是專業,這是不合邏輯的。從我們實際教學情況看,為外語專業學生所開設的專業課程,遠遠超過聽說讀寫技能的訓練,而外語專業畢業的學生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能承擔大學外語的學習者所難以完成的任務。我本人甚至與英國某文化通緝有過爭論。我曾經要求對方為北京大學英語系的研究生開設一部分諸如語言學、語音學、句法學、語用學等語言學課程和英國文學史、美國文學史、文學批評等文學課程,對方認為中國英語專業的學生只要學會聽說讀寫技能即可。我指出,中國大學在文革中曾派遣一些學生去英國進修,在語音實驗室學了兩年,回校後只能開開聽說課,大學學習時實際上學了一些專業課程,該如何解釋?中國學生如果不學習專業課程,又如何達到劍橋和牛津的水平?這個文化組織的官員竟然說,這些課程完全可以從英語請專家來中國開設。如果把教育看做一個產業的話,這豈不是中方只要買它的產品,而工作母機則控制在對方手中嗎?話不投機半句多。多年來,我們與這個文化組織接觸較少,也許我們丟失了一些讓師生去英國進修的機會,但北京大學在教學質量和學術研究上始終保留自己的特色,並不因此遜色。如今,《劍橋英語史》的出版,更加深了我的認識。我們培養的學生,不能僅僅滿足於四個技能訓練的層次,還應培養通曉本專業知識,在一些專業問題上具有科研能力和創新性思維的人才。只有這樣,我們的一些大學才能躋身於世界名校之列。同理,我們的出版機構應引進高中低不同檔次的書籍,不僅是滿足不同水平讀者的需要,更要著眼於使中國的文化和教育水平進入國際先進先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