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學史研究

中國儒學史研究
定價:198
NT $ 172
  • 作者:張秋升 王洪軍/主/編
  • 出版社:齊魯書社
  • 出版日期:2004-12-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33314255
  • ISBN13:9787533314255
  • 裝訂:497頁 / 20 x 14 cm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探討儒學的起源,必須研究夏商周社會的發展和春秋時期的社會變遷,以及整個這一歷史時代禮樂制度的形成及其意識形態演變的方向。

本書精選了曲阜師范大學十幾位學者有關中國儒學史研究的論文三十多篇,所選文章取材視角開闊,既有對以往研究成果的總結,又有對未來研究方向的展望,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目錄

序言一/李學勤
序言二/劉蔚華
001中國儒學的起源/劉蔚華
016「儒」本義及儒學特質/黃懷信
021儒學:宗教與非宗教之爭——一個學術史的檢討/苗潤田
039經學起源芻探/李景明
052中國傳統政治諸喻論/張頌之
077論儒家生死鬼神觀的非宗教性特征/李建
088先秦儒學的地域特色、發展線索及其內容特征/王鈞林
103先秦儒家理想人格模式述論/杜振吉
113從孔子到孟子的儒家「修己」思想——兼論曾子承先啟後的中介作用/王鈞林
126《逸周書》「周訓」與儒家的人性學說/楊朝明
148先秦儒家仁愛學說略論/楊春梅
161《呂氏春秋》是一部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雜家」著作/修建軍
174「焚書坑儒」與秦代經學/李景明
187董仲舒歷史哲學辨析/張秋升
203先秦儒家與中土佛教倫理的相通性/劉厚琴
213孟子與亞里士多德道德理性觀之比較/趙滿海
232簡論魏晉經學風氣的轉變及特點/劉雪飛
238淺論隋唐儒學發展的歷史趨勢/許凌雲
255唐代經學論略/楊蔭樓
268唐太宗的崇儒及其儒家政治觀/楊蔭樓
284政治與信仰之間——論武則天與中、睿時期的宗教政策/王洪軍
299李隆基「崇道、引佛納儒入道」思想辨析/王洪軍
323論韓愈的社會歷史觀/許凌雲
33720世紀宋元儒家學派研究回顧/李紹強
348朱熹人格價值學說抉微/韓鍾文
375明清儒學散論/苗潤田
410論明清實學對儒家傳統義利觀的超越/修建軍
419蔡元培的儒學觀/韓鍾文
430略論牟宗三對儒家王道的虛化/楊春梅
440儒家文化在經濟全球化中的意義和作用/駱承烈
465全球化時代的中國儒學/姜林祥
47920世紀中國儒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傅永聚韓鍾文
495後記
 

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學院編輯的三本論文集:《孔子與孔門弟子研究》、《中國儒學史研究》和《儒家文獻研究》即將出版。這三本書構成系列,全面展示了孔子文化學院學科建設的豐碩成果。

在學術界,說起曲阜師范大學,大家會立即想到孔子及儒學的研究。這不僅是因為這所大學建立在孔子的家鄉曲阜,更主要的理由是曲阜師范大學的領導和學者專家在這方面做過大量的工作,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業績,從而受到海內外的廣泛重視。

我和曲阜有特殊的緣分。1960年,也就是「三年困難時期」的嚴重關頭,我被下放到曲阜,住在因洙泗書院得名的書院村,曾有機會訪問城西關外的曲阜師范學院,也就是後來的曲阜師范大學。那時我已經了解到,自這所學校始建以來,即有若干學者專注於孔子和儒學的研究,在報刊上發表了不少文章。在「文革」降臨之前,學校作為這方面研究的一處中心,其地位業已奠定了。

「文革」浩劫結束,學術界撥亂反正,學校重得恢復和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孔子和儒學的研究工作,1979年創辦了孔子研究室,1983年又擴充為孔子研究所,於這方面研究中獨樹一幟。經過20多年的建設,如今的孔子文化學院已足稱人所周知的重鎮了。

孔子文化學院之所以能博得聲譽,是與他們的持續努力工作分不開的。長期以來,學院各位學者撰著了大量書籍和論作,廣泛涉及孔子與儒學研究的方方面面,在這里無法詳加介紹,讀者從這三本論文集中不難見其一斑。我覺得特別應當介紹的是,孔子文化學院為推動學科的前進,做了很多重要的基礎性的工作。記得在1981年,孔子研究剛剛走向高潮時,他們就編印了《孔子研究資料》。1984年,又連續出版了《孔門弟子研究資料》、《孔孟研究書目選編》和《孔子研究》論文集。後者共收錄論文40篇,厚達500頁,向學界同仁顯示了隊伍和實力。1986年,編著有《孔孟研究論文提要》。1991年,更為《孔子文化大全》編纂了內容豐富齊備的《孔子資料匯編》和《孔子弟子資料匯編》。這些重要作品,對學科的進展極有裨益,是關切孔子及儒學研究的人們不會忘記的。

看這三本論文集,我們可以了解到,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學院擁有一支成熟精干的梯隊,正在已有的深厚積累之上,就孔子與儒學的研究進行多角度、多層次的鑽研探討。許多文章提出了值得深思的創見,以及富有啟示的問題。劉蔚華教授曾經指出:「孔子問題是我國歷史上長期爭論不休的復雜的理論問題,而這種爭論又往往同一定的社會現實相聯系,使爭論具有明顯的政治性,真正屬於『純學術』的爭論從來沒有成為這一領域中爭論的主流。」所謂「文革」把這種非學術傾向發揮到了極至。只是到了改革開放以後,用實事求是的態度和眼光研究孔子的時期才得以開始。孔子文化學院的這幾本論文集,正是對孔子及儒學真正學術研究的成果。

這些年,隨著中國在世界地位的增高,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作為其核心的孔子和儒學,也日益受到更多外國學者的關注,這里不妨隨手抽取兩位漢學家的著作為例。

一本是美國學者白牧之和白妙子的《論語辨》(E.BruceBrooks and A.T’’aeko Brooks,The Original Analects)。白氏任教於馬薩諸塞大學(埃姆赫斯特),他在書中對《論語》作了詳細的譯注、分析和考證,1998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印行。書的包頁上,一開頭就說:「沒有人比孔子對中國人的生活影響更為巨大。他的學說作為中國倫理與社會體系的基礎,長達兩千多年;他的遺產,同一切屬於中國的事物不可分離。」

另一本書是俄羅斯學者嵇遼拉的《孔子:生平、學說、命運》(L.S.Perelomov,Confflcius:His Lire,T’’eaching and Fate),1993年由莫斯科科學出版社出版(俄文)。在這本書里,作者強調說明:「如大家普遍相信的,下一個世紀(二十一世紀)將是亞太地區的世紀。孔子的人的價值觀,對這一由包括中國在內的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地區將繼續起非常重大的作用。」

關於孔子和儒學的研究,無疑會繼續拓展和深入。我確信,曲阜師范大學孔子文化學院的事業即將日新又新,影響更為擴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