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

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愛德華·卡爾是當代國際關系現實主義理論大師,《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是卡爾的代表作。在這部著作中,卡爾將國際關系思想划分為到理想主義(烏托邦主義)和現實主義兩大流派,分析了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國際局勢,批判了當時占據主導地位的理想主義,闡述了現實主義的國際政治理論。書中提出的基本論點,諸如國際體系處於無政府狀態,權力在國際關系理論的核心命題。《20年危機(1919-1939):國際關系研究導論》是里程碑式的經典理論著作,引發了國際關系學的第一次理論戰,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現實主義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至今,這部著作仍然是國際關系專業學生和學者的必讀書。

作者簡介

秦亞青,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82年畢業於山東師范大學外語系,獲學士學位,1983年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國譯員培訓部。後去美國密蘇里大學政治學系學習,主修國際關系,於1987年獲碩士學位,1994年獲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國際政治理論和方法論。主要著作用《霸權體系與國際沖突》(專著)、《國際政治的社會理論》(譯著)等,別在國內外學術雜志發表學術論文50余篇。
 

目錄

第一部分 國際政治學
第一章 學科的起源
政治學的目的與分析
烏托邦主義的作用
現實主義的影響
第二章 烏托邦與現實
自由意志與客觀決定論
理論與實踐
知識分子與政府官員
左派與左派
倫理與政治
第二部分 國際危機
第三章 烏托邦主義產生的背景
烏托邦主義的基礎
被移植的邊沁理性主義
理性主義與國際聯盟
輿論的神話
烏托邦主義遭受的報應
分析的難題
第四章 利益的和諧
烏托邦主我的合成理念
自由放任主義的天堂
政治領域的達爾文主義
國際利益和諧論
維護和平的共同利益
國際經濟利益的和諧
和諧的破碎
第五章 現實主義的批評
現實主義的基礎
思想的相結性
根據目標調整思想
國家利益和普世福祉
現實主義地利益和諧論的批判
現帝主義對國際主義的批判
第六章 現實主義的局限性
第三部分 政治、權力和道德
第七章 政治的實質
第八章 國際政治中的權力
第九章 國際政治中的道德
第四部分 法律與變革
第十章 法律的基礎
第十一章 條約神聖不可侵犯
第十二章 國際爭端的司法解決
第十三章 和平演變
結論
第十四章 國際新秩序的前景
索引
 

這本書於1937年開始構思,1939年7月中旬送交出版社,1939年9月3日戰爭爆發之際閱讀校樣。如若根據戰事匆匆做些零星半點的文字修改,必當於事無補。所以,我願全然保留書稿原貌。成稿之時,世界已是戰雲籠罩,但避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希望並未盡失。因此,書中「戰爭」「戰前」或是「戰后」等字眼,其所指均為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戰爭氣焰上升的時候,將戰爭災難全然歸罪於少數人的野心和傲慢,不求進一步探查戰爭的根源,這實在是容易的事情,但卻也十分危險。即便是戰火紛飛的時候,探究戰爭的深層原因和重要緣由,而不是僅僅考量戰爭的個人原因和直接緣由,仍然是具有實際意義的。《凡爾賽和約》簽署之后僅20年又兩個月,和平即告破裂,歐洲諸國從而卷入第二次重大的戰爭。如若和平重返世界,其時,應當認真思考和平破裂的教訓。如若結束戰爭的安排摧毀的僅僅是德國國家社會主義的統治者,而沒有消除滋生國家社會主義現象的條件,那麼,這樣的安排必然無以持續,1919年結束戰爭安排的悲劇就會重演。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相隔20年。對於研究世界未來的和平締造者而言,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時期比這20年的危機更能夠使他們受益。下一次和平會議,如果不至重蹈上一次和平會議之覆轍,就要關注較之划定邊界更為深刻的問題。基於這一信念,我因此願將此書獻給未來和平的締造者。

我從已經出版的著述中得到幫助、汲取靈感,這類著述不勝枚舉。但我尤其得益於兩部著作,一是卡爾·曼海姆博士的《意識形態與烏托邦》,二是萊因霍爾德·尼布爾博士的《有道德的人與不道德的社會》。這兩部論著雖然不是國際關系的專著,但卻揭示了一些根本的政治問題。直到我的書稿幾近完成之時,才拿到彼得·德魯克先生的著作《經濟人的終結》。書中包含了一些精彩的推測,對當今世界歷史的危機所做的分析也是發人深省、富有啟發意義的。過去20年里, 出版了許多歷史性和記敘性的優秀著作,涉及國際關系的各個側面。其中一些著作對我頗有啟發,已在本書的注釋里記錄在案。這些注釋胎體了參考書目。不過,就我所知,這些著作中沒有一部旨在分析現代國際危機更深層次的原因。

我要更為深切的感謝諸多個人,尤其要感謝三位朋友,他們抽出時間,通讀書稿。對於我的觀點,他們或是贊成或是反對,但提出的意見都富有啟發意義。本書能有現在的價值,他們的建議貢獻甚大。這三位朋友是:倫敦經濟和政治學院關系學教授查爾斯·曼寧;牛津大學萬聖學院研究院、最近剛剛擔任威爾士大學學院(阿伯瑞斯特沃斯)國際政治學講師的丹尼斯·勞斯;第三位朋友因有官方職務,故不便在此提及姓名。過去三年里,我是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民族主義問題研究小組成員,小組的研究成果即將發表。小組的研究脈絡,與我在本書中的分析思路,有時相通,有時交叉。研究小組中的同時們以及參與該研究項目的人員,在我們長時間的討論切磋之中,也自然而然地為本書做出了許多寶貴的貢獻。在撰寫本書的過程中,他們,還有其他許多人,都以某種方式有意或是無意地給予我幫助和鼓勵。在此,謹表誠摯的謝意。

愛德華·哈利特·卡爾

1939年9月30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