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之為中國人,非僅政治地域、生理特征所能涵括,更在其獨立特異的文化類型,尤其是民族人文品格的特異性。傳統中華民族精神集粹於以人道為歸的天人之學,故人學是中國哲學之根本立足點。歷代思想巨擘對人學的探索和闡揚,不但形成諸多聲震當時、名垂後世的思潮,而且作為歷史文化積淀,對中華民族的人文品格、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產生了至深至遠的影響。這種生機勃然、歷劫不絕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國人內在的文化規定。當此世界大通、民族競進的時代大潮,國人自當對傳統的民族精神下一番擇優去劣、更化日新的功夫,惟與時偕行,方能雄強於天下。於傳統人學有所知,才談得上自信、自新、自強。是為本書著述之旨。
本書引取所論思想家的原諒,采取隨文注的方式,每節後附有思考題若干,每章後附有供本章教與學的基本參考資料。這些資料均是古代文獻及古今注本,所以未列近現代學者的思想史研究著作(腳注除外),是考慮到近現代這方面論著頗豐,雖有見仁見智之判,卻各多達識卓見,讀者自可參照諸說而自成見解,如此方切「和而不同」的治學之旨。故而,筆者自忖不宜強薦某著某說,而涉掩遮其他卓論之疑。至於書後所列的寫作參考書目,則不在此列。
目錄
第一編 先秦——多元人學模式的創構時代
第一章 先秦儒家人學的創立與演變
第一節 孔子對儒家倫理人學的締造
一、以「仁」為本的學術主旨
二、修身以禮的精神意蘊
三、「中庸」的行為原則及論域
四、關於人性的議論及其對後世的啟迪
第二節 孟子對儒家人學的創造性發展
一、對人性的道德界定及其理論意義
二、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仁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及其局限
第三節 《易傳》對儒家天人之學的建構
一、兼含「三材」而歸於人學的「易道」
二、「崇德廣業」的人生境界
三、剛以進取,慎以守身的生活態度
第四節 荀子對儒家人學的改塑
一、人性與道德背反的「性偽之分」
二、「化性起偽」的人性改造論
三、「隆禮」而「重法」的雙重規范論
第五節 《大學》、《中庸》的人學思想
一、《大學》的內聖外王思想
二、《中庸》的「中和」、「至誠」思想
第二章 道家老庄學派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老子》「守柔日強」的無為人學
一、與道「玄同」的虛靜心態
二、「無為」的生活方式與「聖人」心術
三、老子人學特征概觀
第二節 庄子破除「物役」的逍遙人學
一、對「人為物化」現象的揭示與批判
二、「齊物」、「坐忘」的「無己」境界
三、安時處順的「無為」境界
四、「無待」於物的逍遙境界
第三章 墨翟、韓非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墨子「兼愛交利」的平民人學
一、「兼愛」、「互利」的道德平等精神
二、道德理想的宗教證明
三、對儒家命定論的宗教批判
四、墨子與孔子人學同異
第二節 韓非「以利為心」的人學思想
一、「自為」的人性和人倫關系
二、對道德歷史性和道德悖論的揭示
三、揚法制、抑德治的人性論證明
第二編 漢至唐——儒家人學的昌盛與危機時代
第四章 漢代的道家人學與儒家人學
第一節 《淮南子》對道家人學的發展
一、以道家統御諸家的學術風貌
二、清靜本性的失落與復歸
三、保真與養生的主從關系
四、「通而無為」與「塞而無為」之辨
第二節 董仲舒對漢代儒家人學的開拓
一、「人理副天道」的天人觀
二、道德顫賦與道德人格的判別
三、三綱五常說與「正誼明道」論
第三節 揚雄的人學思想
第四節 王充的人學思想
一、對天人感應論的系統批判
二、氣稟人性論及其困惑
三、對儒家命定論的重構
第五章 魏晉儒、道人學的融合與沖突
第六章 隋唐儒、釋、道三教人學的關系
第三編 宋至清中期——儒家人學的重構與批判時代
第七章 周敦、張載對道學人論的開創
第八章 程朱理學人論的創立與完成
第九章 心學人論的形成和極端化發展
第十章 事功之學對道學思潮的沖擊
第十一章 後期道學中氣論學者的人學思想
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對道學人論的批判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先秦儒家人學的創立與演變
第一節 孔子對儒家倫理人學的締造
一、以「仁」為本的學術主旨
二、修身以禮的精神意蘊
三、「中庸」的行為原則及論域
四、關於人性的議論及其對後世的啟迪
第二節 孟子對儒家人學的創造性發展
一、對人性的道德界定及其理論意義
二、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
三、仁學中的人道主義精神及其局限
第三節 《易傳》對儒家天人之學的建構
一、兼含「三材」而歸於人學的「易道」
二、「崇德廣業」的人生境界
三、剛以進取,慎以守身的生活態度
第四節 荀子對儒家人學的改塑
一、人性與道德背反的「性偽之分」
二、「化性起偽」的人性改造論
三、「隆禮」而「重法」的雙重規范論
第五節 《大學》、《中庸》的人學思想
一、《大學》的內聖外王思想
二、《中庸》的「中和」、「至誠」思想
第二章 道家老庄學派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老子》「守柔日強」的無為人學
一、與道「玄同」的虛靜心態
二、「無為」的生活方式與「聖人」心術
三、老子人學特征概觀
第二節 庄子破除「物役」的逍遙人學
一、對「人為物化」現象的揭示與批判
二、「齊物」、「坐忘」的「無己」境界
三、安時處順的「無為」境界
四、「無待」於物的逍遙境界
第三章 墨翟、韓非的人學思想
第一節 墨子「兼愛交利」的平民人學
一、「兼愛」、「互利」的道德平等精神
二、道德理想的宗教證明
三、對儒家命定論的宗教批判
四、墨子與孔子人學同異
第二節 韓非「以利為心」的人學思想
一、「自為」的人性和人倫關系
二、對道德歷史性和道德悖論的揭示
三、揚法制、抑德治的人性論證明
第二編 漢至唐——儒家人學的昌盛與危機時代
第四章 漢代的道家人學與儒家人學
第一節 《淮南子》對道家人學的發展
一、以道家統御諸家的學術風貌
二、清靜本性的失落與復歸
三、保真與養生的主從關系
四、「通而無為」與「塞而無為」之辨
第二節 董仲舒對漢代儒家人學的開拓
一、「人理副天道」的天人觀
二、道德顫賦與道德人格的判別
三、三綱五常說與「正誼明道」論
第三節 揚雄的人學思想
第四節 王充的人學思想
一、對天人感應論的系統批判
二、氣稟人性論及其困惑
三、對儒家命定論的重構
第五章 魏晉儒、道人學的融合與沖突
第六章 隋唐儒、釋、道三教人學的關系
第三編 宋至清中期——儒家人學的重構與批判時代
第七章 周敦、張載對道學人論的開創
第八章 程朱理學人論的創立與完成
第九章 心學人論的形成和極端化發展
第十章 事功之學對道學思潮的沖擊
第十一章 後期道學中氣論學者的人學思想
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對道學人論的批判
主要參考文獻
序
自我國制定並實施改革開放的基本國策以來,迄今已經經歷了15個春秋。15年的時間在歷史的長河中不過短短一瞬,但是,國民經濟卻在此期間以勢如奔馬的速度獲得了舉世震驚的發展。撫今追昔,令人頗有隔代之感。
經濟體制的轉軌,必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重大的影響。從人生論來看,諸如人本質、人生價值、行為取向、人格理想等一些似乎已經解決的問題,又成為需要重新探討、深入思索的新課題了。在商品經濟大潮日益澎湃的情況下,不少人在人生論問題上出現了彷徨,而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潮也在社會上蔓延開來。這種思潮將社會看做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將人的本質還原為趨利避害的動物本性;將人生價值混同於商品價值;將人生取向理解為滿足物欲;將理想人格歸結為腰纏萬貫的「大款」、「大腕」;等等。這股非道德思潮也滲入了高等學府,侵蝕着莘莘學子正在形成的人生觀念。
鑒於近幾年來社會上的這股非道德思潮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李嵐清曾到我校多次提出:為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但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而且還要注意講授我國傳統哲學中人生論、倫理觀的精華思想。這些思想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傳統和智慧結晶,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然有着可以繼承發揚的生命力和寶貴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符合中國國情,它應該是對歷史傳統進行辯證的揚棄,而不應該形而上學地割裂歷史和現實的聯系,將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一概拋棄。李嵐清還對我們提出具體要求:要在校內開設講授中國傳統人生論、倫理學這類課程,並組織撰寫這方面的著作,使大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自覺繼承我國優秀的思想傳統,成為其建立正確人生觀的組成因素;要通過撰寫這方面的著作,向社會介紹我國的優秀思想傳統,以獲得廣泛的社會效應。
李嵐清對我校工作的指示,切中當前大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思想狀況的弊病,具有深遠而廣泛的社會意義。我們認為:開設中國傳統人生論和倫理學的課程,撰寫這方面的著作,是集道德教育、國情教育、完善學生知識結構三者為一體的舉措。為此,我校在去年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並將撰寫這方面著作的任務列為學校的科研課題,爭取在我校40年校慶之際使此書出版面世。
中國哲學以系統化的理論形態出現,約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末期。這個源遠流長的哲學傳統既是以往中華民族文化類型、民族精神的理論結晶,又對我國的文化狀態、民族意識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隨着歷史上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國哲學廣泛傳播到海外許多國家,尤其是對一些亞洲國家的文化類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地域上形成了以中國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文化圈。在近現代,中國哲學向更為廣闊的空間擴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思想界對中國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行着多領域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汲取,形成了長盛不衰的中國文化熱。我們作為華夏子孫,更有責任系統整理、深入研究本民族的這種文化傳統,將其中的優秀成分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回想起那個全盤否定民族文化傳統、歷史虛無主義盛行的「文化浩劫」年代,實是令人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愈感昔日之創巨痛深,愈覺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傳統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發揚光大的重要性。這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基本目的之一。
中國哲學有着獨立的學術特色,就其主流思潮——儒學思潮來說,它以人為主要考察對象,以人生問題為主要論域,而用道德至上和泛道德填充人生論內涵,這是其最基本的特色。這個特色說明中國古代的人學理論與倫理學的相互貫通。因而中國傳統人學也可概括為倫理化的人學或人學的倫理化。近現代以來,一些學者鑒於西方人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等狀況,提出中國哲學自古以來就是人學或人本學的觀點。近十幾年來,國內深入論說和系統闡述這種觀點的論文、著作發表較多,然而專以中國傳統人學為內容的思想通史著作尚屬罕見。本書定名為《中國人學史》,正是致力於系統進行這種研究的嘗試。它既與現有的哲學史、倫理學史著作有一些相重合的研究課題,又有其相對獨立的立論角度、考察對象和研究領域,並以此區別於現有的哲學史、倫理學史著作。本書不着意論證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是人學這一觀點,而是在肯定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將之作為立論的出發點,從人學的視角系統研究中國傳統思想,力求為這個專門領域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面貌,從而推動這個研究領域的形成。這種系統論述中國人學史的努力雖說尚屬初步,卻會對這一領域的進一步深入起到開拓作用。這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又一個目的。
這部著作也是我們學校開設的「中國傳統人學精華」課程的教材。大學生有較高的知識素質和智力層次,接受視野比較開闊,有把握系統知識的良好能力和強烈欲望。因此,時他們進行道德教育和國情教育,若僅在淺層次上對某些思想史命題做泛泛而支離的解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使這種教育在系統深入的知識形態中展開,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國人學傳統的辯證分析,幫助學生把握其中的精華,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並完善其知識結構。出於這種考慮,我們確定這項科研課題以思想通史著作為宜,而不是系統性不足的學術論文集。這也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另一個目的。
中國傳統人學是個瑕瑜互見的學術思潮,就其主流——儒學而論,其中包含着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諸如:反對將人還原為只有趨利避害本能的一般動物,也反對將人歸結為單純的功利主體,而是將人看做負有道德責任和義務的社會主體;以道德價值規定人生意義、人生取向、人格理想,將道德作為評價人們社會行為的尺度。具體地說,以仁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生命與道義不能兼顧時,舍生取義的生死觀;追求至善境界,而不是為個人際遇、輿論毀譽所左右的獨立人格;有為、進取、尚剛強的生活態度;克己奉公,以公利為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公私觀念;內在人格完善與外在社會功業相統一的「進德修業」思想,等等。這種思想對於目前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非道德思潮,仍然有着積極的批判意義。此書力求從對傳統人學史的反思中發掘這些優秀的思想傳統,使現代的人們能夠了解、珍惜,並繼承發揚這種文化遺產。
這本著作既適宜於作為高校學生的教材,也適宜於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系統了解中國傳統人學概貌;對於專門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學者也有參考價值。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使中國傳統人學的優秀思想為更多的人所了解,也希望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深入展開。
經濟體制的轉軌,必然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重大的影響。從人生論來看,諸如人本質、人生價值、行為取向、人格理想等一些似乎已經解決的問題,又成為需要重新探討、深入思索的新課題了。在商品經濟大潮日益澎湃的情況下,不少人在人生論問題上出現了彷徨,而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思潮也在社會上蔓延開來。這種思潮將社會看做弱肉強食的動物世界;將人的本質還原為趨利避害的動物本性;將人生價值混同於商品價值;將人生取向理解為滿足物欲;將理想人格歸結為腰纏萬貫的「大款」、「大腕」;等等。這股非道德思潮也滲入了高等學府,侵蝕着莘莘學子正在形成的人生觀念。
鑒於近幾年來社會上的這股非道德思潮對大學生的不良影響,李嵐清曾到我校多次提出:為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不但要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而且還要注意講授我國傳統哲學中人生論、倫理觀的精華思想。這些思想體現了我們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傳統和智慧結晶,在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仍然有着可以繼承發揚的生命力和寶貴價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符合中國國情,它應該是對歷史傳統進行辯證的揚棄,而不應該形而上學地割裂歷史和現實的聯系,將傳統文化的精華與糟粕一概拋棄。李嵐清還對我們提出具體要求:要在校內開設講授中國傳統人生論、倫理學這類課程,並組織撰寫這方面的著作,使大學生能夠深入了解、自覺繼承我國優秀的思想傳統,成為其建立正確人生觀的組成因素;要通過撰寫這方面的著作,向社會介紹我國的優秀思想傳統,以獲得廣泛的社會效應。
李嵐清對我校工作的指示,切中當前大學生思想實際和社會思想狀況的弊病,具有深遠而廣泛的社會意義。我們認為:開設中國傳統人生論和倫理學的課程,撰寫這方面的著作,是集道德教育、國情教育、完善學生知識結構三者為一體的舉措。為此,我校在去年開設了這方面的課程,並將撰寫這方面著作的任務列為學校的科研課題,爭取在我校40年校慶之際使此書出版面世。
中國哲學以系統化的理論形態出現,約在距今2500多年的春秋末期。這個源遠流長的哲學傳統既是以往中華民族文化類型、民族精神的理論結晶,又對我國的文化狀態、民族意識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響。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任何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隨着歷史上的國際文化交流,中國哲學廣泛傳播到海外許多國家,尤其是對一些亞洲國家的文化類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地域上形成了以中國思想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為主體的文化圈。在近現代,中國哲學向更為廣闊的空間擴展,越來越多的國家的思想界對中國哲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行着多領域的研究和多方面的汲取,形成了長盛不衰的中國文化熱。我們作為華夏子孫,更有責任系統整理、深入研究本民族的這種文化傳統,將其中的優秀成分繼承下來,發揚光大。回想起那個全盤否定民族文化傳統、歷史虛無主義盛行的「文化浩劫」年代,實是令人痛心疾首。痛定思痛,愈感昔日之創巨痛深,愈覺民族文化中的優秀傳統要在我們這代人手中發揚光大的重要性。這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基本目的之一。
中國哲學有着獨立的學術特色,就其主流思潮——儒學思潮來說,它以人為主要考察對象,以人生問題為主要論域,而用道德至上和泛道德填充人生論內涵,這是其最基本的特色。這個特色說明中國古代的人學理論與倫理學的相互貫通。因而中國傳統人學也可概括為倫理化的人學或人學的倫理化。近現代以來,一些學者鑒於西方人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領域等狀況,提出中國哲學自古以來就是人學或人本學的觀點。近十幾年來,國內深入論說和系統闡述這種觀點的論文、著作發表較多,然而專以中國傳統人學為內容的思想通史著作尚屬罕見。本書定名為《中國人學史》,正是致力於系統進行這種研究的嘗試。它既與現有的哲學史、倫理學史著作有一些相重合的研究課題,又有其相對獨立的立論角度、考察對象和研究領域,並以此區別於現有的哲學史、倫理學史著作。本書不着意論證中國傳統哲學的核心是人學這一觀點,而是在肯定這種思想的基礎上將之作為立論的出發點,從人學的視角系統研究中國傳統思想,力求為這個專門領域提供一個較為完整的面貌,從而推動這個研究領域的形成。這種系統論述中國人學史的努力雖說尚屬初步,卻會對這一領域的進一步深入起到開拓作用。這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又一個目的。
這部著作也是我們學校開設的「中國傳統人學精華」課程的教材。大學生有較高的知識素質和智力層次,接受視野比較開闊,有把握系統知識的良好能力和強烈欲望。因此,時他們進行道德教育和國情教育,若僅在淺層次上對某些思想史命題做泛泛而支離的解說,是遠遠不夠的;需要使這種教育在系統深入的知識形態中展開,通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對中國人學傳統的辯證分析,幫助學生把握其中的精華,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並完善其知識結構。出於這種考慮,我們確定這項科研課題以思想通史著作為宜,而不是系統性不足的學術論文集。這也是我們撰寫此書的另一個目的。
中國傳統人學是個瑕瑜互見的學術思潮,就其主流——儒學而論,其中包含着許多有價值的思想。諸如:反對將人還原為只有趨利避害本能的一般動物,也反對將人歸結為單純的功利主體,而是將人看做負有道德責任和義務的社會主體;以道德價值規定人生意義、人生取向、人格理想,將道德作為評價人們社會行為的尺度。具體地說,以仁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在生命與道義不能兼顧時,舍生取義的生死觀;追求至善境界,而不是為個人際遇、輿論毀譽所左右的獨立人格;有為、進取、尚剛強的生活態度;克己奉公,以公利為義,「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公私觀念;內在人格完善與外在社會功業相統一的「進德修業」思想,等等。這種思想對於目前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的非道德思潮,仍然有着積極的批判意義。此書力求從對傳統人學史的反思中發掘這些優秀的思想傳統,使現代的人們能夠了解、珍惜,並繼承發揚這種文化遺產。
這本著作既適宜於作為高校學生的教材,也適宜於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系統了解中國傳統人學概貌;對於專門從事中國思想史研究的學者也有參考價值。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使中國傳統人學的優秀思想為更多的人所了解,也希望對這一領域的研究能夠進一步深入展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