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輯錄中國醫學史研究論文54篇,絕大多數選自作者1987~2002年間發表的論文,少數未正式發表。其中中國醫學通史28篇,論述了先秦、元、明、清、現代中醫學的發展,討論了岐伯、黃帝、皇甫謐、繼洪、元好問、戴思恭、萬全、高武、楊濟時、全紹清等醫家,以及毛澤東、陳立夫等名人與醫學有關的言論等;中醫文化史5篇,主要討論宗教文化對中國傳統醫藥的影響;交流史4篇,論述古代中朝、中韓、中印、中越醫學交流;疾病認識史3篇,對疾病認識史研究作了思考,論及小兒驚風史;方劑史3篇,主要研究先秦時期、《儒門事親》方劑學成就以及通關散方源;養生史11篇,主要討論佛教、道教養生等。本書史料翔實,史論結合,說理清晰,持論公允,行文流暢,不乏新見,是中國醫學史最新研究成果的個人論文集成之作,可供中西醫學史、科技史、文化史等教育、研究學者參考。
目錄
第一篇 中國醫學通史
1.“岐黃”考釋
2.江陵張家山醫簡述要
3.皇甫謐
4.唐蕃醫藥交流
5.繼洪生平事跡考述
6.《嶺南衛生方》有關癉瘧的證治及其貢獻
7.元好問醫事考略
8.中國古代藥理實驗
9.戴思恭
10.“小兒王”萬全
11.高武
12.楊濟事
13.先秦時期醫學知識的發展與應用
14.元代交相輝映的各民族醫學
15.明代空前多種發展趨勢的醫學
16.清代前期多種發展趨勢的醫學
17.清代後期在西醫大量涌入背景下的中國醫學
18.近代衛生學家全紹清生平和早年成就
19.澳門醫學活今昔
20.現代中醫發展概論(1949~1994)
21.無盡的思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
22.陳立夫先生關于復興中醫藥學的談話
23.中花醫學會醫史學會60年大事記
24.中華醫學會醫史學會60年
25.近五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進展
26.五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之概況
27.簡論醫學史研究結構及其特點
28.由工知學史想到科技史
第二篇 中醫文化史、交流史
1.試論中醫文化研究的定位
2.簡論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醫學的影響
3.魏晉玄學與服石致病
4.孫思邈《千金方》中的佛教影響
5.簡論道德對中醫方劑學的影響
6.古代中韓醫藥交流
7.古代中朝醫學交流
8.古代中印醫學交流
9.古代中越醫學交流
第三篇 疾病認識史、方劑史
1.關于我國疾病認識史研究的思考
2.驚風四證八候的出處
3.驚風史摘要
4.先秦時期方劑學的萌芽與初步形成
5.《儒門事親》中方劑學內容初探
6.通關散方源考
第四篇 養生史
1.兩宋時期的衛生保健
2.高僧為何多長壽
3.佛家養生之道
4.道教養生學的源流和特點
5.略論道教養生學
6.道教養生術之一——精神修養
7.道教養生術之二——呼吸修煉
8.道教養生術之三——形體鍛煉
9.道教養生術之四——服食補養
10.道教養生術之五——房中衛生
11.道教養生術之六——內丹煉養
1.“岐黃”考釋
2.江陵張家山醫簡述要
3.皇甫謐
4.唐蕃醫藥交流
5.繼洪生平事跡考述
6.《嶺南衛生方》有關癉瘧的證治及其貢獻
7.元好問醫事考略
8.中國古代藥理實驗
9.戴思恭
10.“小兒王”萬全
11.高武
12.楊濟事
13.先秦時期醫學知識的發展與應用
14.元代交相輝映的各民族醫學
15.明代空前多種發展趨勢的醫學
16.清代前期多種發展趨勢的醫學
17.清代後期在西醫大量涌入背景下的中國醫學
18.近代衛生學家全紹清生平和早年成就
19.澳門醫學活今昔
20.現代中醫發展概論(1949~1994)
21.無盡的思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00周年
22.陳立夫先生關于復興中醫藥學的談話
23.中花醫學會醫史學會60年大事記
24.中華醫學會醫史學會60年
25.近五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的進展
26.五年來中國醫學史研究之概況
27.簡論醫學史研究結構及其特點
28.由工知學史想到科技史
第二篇 中醫文化史、交流史
1.試論中醫文化研究的定位
2.簡論宗教信仰對少數民族醫學的影響
3.魏晉玄學與服石致病
4.孫思邈《千金方》中的佛教影響
5.簡論道德對中醫方劑學的影響
6.古代中韓醫藥交流
7.古代中朝醫學交流
8.古代中印醫學交流
9.古代中越醫學交流
第三篇 疾病認識史、方劑史
1.關于我國疾病認識史研究的思考
2.驚風四證八候的出處
3.驚風史摘要
4.先秦時期方劑學的萌芽與初步形成
5.《儒門事親》中方劑學內容初探
6.通關散方源考
第四篇 養生史
1.兩宋時期的衛生保健
2.高僧為何多長壽
3.佛家養生之道
4.道教養生學的源流和特點
5.略論道教養生學
6.道教養生術之一——精神修養
7.道教養生術之二——呼吸修煉
8.道教養生術之三——形體鍛煉
9.道教養生術之四——服食補養
10.道教養生術之五——房中衛生
11.道教養生術之六——內丹煉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