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語言乃思想文化之容器,基督思想之品質超逾民族性,形態卻偎依于民族語言。故基督思想既具普世性,又具民族語言的思想個性。基督思想歷近兩千年語程,迄今仍在諸民族文化言路中伸展,成為世界性文化之重要結構要素。

西方宗教認為︰上帝是幸福的本原,人只有通過接近上帝才能獲取幸福。然而,隨著偶像的遭遇質疑,幸福作為一種存在模式,越來越讓人不安。歸根結底,人類需要幸福地活著,可是,這個目的越來越難以達到。

本書意在指出,既然幸福不再是一個固定不變的前提,那它至少可以通過五種基本模態被人理解,即信心、信念、道德、激情、感官性。全書通過對這五點的條分縷析,幫助我們從終極價值層面理解現代西方社會。

弗格森(Harvie Ferguson),英國學者,格拉斯哥大學社會學教授。主要著作有《快樂的科學》(1990)、《幸福的終結》(1992)、《夢的誘惑︰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現代性的建設》(1996)、《現代性與主觀性︰肉身、靈魂和精神》(2000)等。
 

目錄

引言 幸福之終
第一章 幸福:超越宗教社會學
第二章 信心:幸福宣明
第三章 信箱:幸福受蔽
第四章 道德:幸福拖延
第五章 激情:幸福渴望
第六章 感官性:幸福再宣
結語 幸福之終
文獻題錄
 

歷史地觀之,基督教有社會和思想兩個層面。前者指基督教會的形成及在諸民族社會中的傳入和發展過程;後者為基督信仰在神學、哲學、文學、藝術中的思想性歷史表達。基督教的社會層面和思想層面盡管相關聯,仍各具不同的形態。

基督教思想形成于公元最初三百年,其時有希臘語思想者和拉丁語思想者(希臘教父和拉丁教父)借希臘化哲學思想和羅馬哲學思想,表達對基督事件之認信,開基督思想之先河。在中世紀,基督思想在拉丁語文化中與古希臘思想再度融糅,形成歐洲中古思想之主流。近代以來,基督新教隨宗教改革而衍生,民族國家形成,基督思想遂與歐洲諸民族語言文化融糅,形成風貌各異之基督思想。俄羅斯則直承早期希臘語基督思想,形成獨特的俄語基督思想(東正教思想)。近百年來,隨著肇始于歐洲之社會現代化的過程,基督思想亦植入亞洲,產生漢語、韓語、日語之基督思想。

語言乃思想文化之容器,基督思想之品質超諭民族性,形態卻儇依于民族語言。故基督思想既具普世性,又具民族語言的思想個性。基督思想歷近兩千年語程,迄今仍在諸民族文化言路中伸展,成為世界性文化之重要結構要素。

翻譯乃民族文化拓展之良屐,王國維嘗言:“周、秦之語言,至翻譯佛典之時代而苦其不足;近時之語言至翻譯西典時,而又苦其不足。”中國學界百年翻譯之業為漢語思想走出自我封閉,拓展自身開闢了途徑。20世紀40年代,美國神學家、漢學家章文新博士創設“基督教歷代名著集成”翻譯計劃,與中國神學家謝扶雅教授等共同從事,至60年代已成32部。《集成》開創了基督教思想典籍的漢譯事業,令學術界感佩。同時,《集成》也有了歷史的局限:選題系統性強而譯述零碎(不少典籍為節譯);漢譯表達不盡如人意;對19世紀以來的基督教思想學典顧及不足。最令人遺憾的是,《集成》未完成預定規劃而終。

本文庫願繼前輩學者漢譯基督教思想學典未盡之業,以補漢譯泰西學術中移譯基督教思想學典之不足。文庫定名為“歷代基督教經典思想文庫”,表明僅涉及基督教的思想史文獻,旨在積累歷代基督教思想的漢語學術典藏。

本文庫以翻譯為主,但亦收漢語基督思想文典。

I.古代系列(希臘化時代至中古末期)。含希臘語早期基督思想、中古拉丁語基督思想。

II.現代系列(從16世紀至20世紀)。含近代西方各民族語言之天主教、新教、東正教的基督思想學典;此兩系列亦包括猶太教思想學典和漢語基督思想文獻。

III.研究系列。為現當代中西學者對歷代基督思想具學術深度之研究著述。百余年來,無論歐美還是中國思想學術界,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就是在歐洲自然科學的知識觀影響下逐漸形成和擴展的人文-社會科學。一種實證知識性的思想原則和相應的知識學方法構成了現代學術的品質,大學和研究機構,為現代學術提供了制度性的基礎。

現代學術(人文-社會科學)的首要任務是,以知識學的原則和方法檢審歷史和現實中的思想和社會,盡可能與意識形態保持距離地研究人類的意識理念和生活樣態。在這種學術形態中,基督教神學作為一種傳統思想也發生了變化,成為人文-社會科學的一個組成部分。

基督教思想及學術不僅是歐美思想文化的傳統並迄今仍為其基本結構要素,亦已成為漢語思想及學術的一個組成部分。從現代學術的角度來看,研究基督教的思想和社會之歷史和現實,是漢語學術界的一項任務。

文庫之編譯工作由中國人文學者從事,編譯者願承中古漢語學者為豐富漢語思想文化傳譯佛典之心智和毅力,“安知不如微蟲之為珊瑚與嬴蛤之積為巨石也。”(章太炎語)

漢語學術思想值現代轉型重鑄之際,文庫願益于漢語思想之豐碩,不負漢語學術之來者。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