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性到個體性再到階級性,這是清末民初公民意識發展的軌跡,也是本書借以考察中國近代思想史的獨特視角。清末,公民意識覺醒,在民族危機的歷史背景下,“民”的意識被“國”的意識壓倒,公民觀念具有國家整體主義傾向。新文化運動張揚了公民的個體性,出現了真正近代意義的公民觀。然而,“個性解放”和“自由主義”的吶喊難以緩解日益尖銳的階級矛盾,難以解決下層民眾的溫飽問題,于是,不少知識分子轉而關注“平民”,公民的階級性隨之凸顯。
陳永森,1961年生于福建漳平,福建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近年師從南開大學劉澤華教授,專治中國近代思想史。學術研究主旨為公民文化問題,l999年出版《公民精神縱橫談》,參與寫作《中外中小學公民素質教育比較》等多本專著,發表了20多篇有關公民文化的論文,主持或參與了國家教育部和福建省政府有關公民意識與公民教育的多項課題研究。
目錄
緒論
一、問題的緣起
二、學術史的回顧
三、公民意識的構建與初步的公民行為
四、公民意識傳播和公民意識成長的特征
五、本書的幾個界定、結構、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民觀念的引進
一、對臣民人格的批判
二、“國民”與“公民”的近代含義
第二章 “國家主義”與“公民”的整體性
一、從“華夏中心主義”到“列國並立”
二、國家主權觀念的建立
三、“祖國主義”
四、“打成一丸”的“軍國民”
五、“國魂”中的軍國主義氣息
六、“野蠻排外”與“文明排外”
第三章 公德與私德
一、“公德”與“私德”標準的引入
二、“中國人不講公德”
三、“救中國,必先培養國民的公德”
第四章 最初的公民權利觀
一、公民權的引入
二、對“自由的新詮釋”
三、國權與民權之間
第五章 女人也是公民
一、“大同”世界中的“女公民”
二、賢母良妻和“女國民”
三、“女國民”的心願︰要享受權利先盡義務
第六章 立憲與“公民”
一、“國民為母,政府為子”︰立憲派的國民立憲思想
二、國民程度不影響立憲︰立憲派對國民程序的新解釋
三、立憲責任在國民︰立憲派的“立憲國民”啟蒙
四、“公民”在行動︰國會請願活動
五、走不通的君主立憲
六、公民社會的孕育
第七章 公民社會熹微初露
第八章 公民與憲政規則
第九章 為再造共和培養合格公民
第十章 新文化運動與公民的個體性
第十一章 平民主義思潮與公民的階級性
結束語 走出“國民程度低下”與“開明專制”的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後記
一、問題的緣起
二、學術史的回顧
三、公民意識的構建與初步的公民行為
四、公民意識傳播和公民意識成長的特征
五、本書的幾個界定、結構、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公民觀念的引進
一、對臣民人格的批判
二、“國民”與“公民”的近代含義
第二章 “國家主義”與“公民”的整體性
一、從“華夏中心主義”到“列國並立”
二、國家主權觀念的建立
三、“祖國主義”
四、“打成一丸”的“軍國民”
五、“國魂”中的軍國主義氣息
六、“野蠻排外”與“文明排外”
第三章 公德與私德
一、“公德”與“私德”標準的引入
二、“中國人不講公德”
三、“救中國,必先培養國民的公德”
第四章 最初的公民權利觀
一、公民權的引入
二、對“自由的新詮釋”
三、國權與民權之間
第五章 女人也是公民
一、“大同”世界中的“女公民”
二、賢母良妻和“女國民”
三、“女國民”的心願︰要享受權利先盡義務
第六章 立憲與“公民”
一、“國民為母,政府為子”︰立憲派的國民立憲思想
二、國民程度不影響立憲︰立憲派對國民程序的新解釋
三、立憲責任在國民︰立憲派的“立憲國民”啟蒙
四、“公民”在行動︰國會請願活動
五、走不通的君主立憲
六、公民社會的孕育
第七章 公民社會熹微初露
第八章 公民與憲政規則
第九章 為再造共和培養合格公民
第十章 新文化運動與公民的個體性
第十一章 平民主義思潮與公民的階級性
結束語 走出“國民程度低下”與“開明專制”的惡性循環
參考文獻
後記
序
20世紀末,經專家評議和教育部核準,南開大學組建了“中國社會歷史研究中心”,它是教育部在全國高校建立的百所“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之一。當時確定了兩個重大研究課乏,其中之一便是“政治理念與中國社會”。這套書就是這個課題的研究成果。在三年的時間里,參加課題的同仁們盡了最大的努力,所得的成果是否合格,這需要由讀者來評判。
我在這個序中簡單說四個問題。
一是提出思想與社會互動的初衷問題。
應該說,思想與社會互動不是一個新問題,無論哪種流派都會程度不同地給予關照。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階級分析最為盛行,無論什麼思想都要分析出它的階級性及其社會意義。對這種做法大家後來有些倒胃口。隨著改革開放與學術環境的變遷,學術風氣有了很大變化,多數人向專門化發展,研究思想的只注重思想邏輯;研究社會的大抵限于問題的本身,與思想無大干系。有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提出要加強思想與社會互動的研究。我們提出“互動”有如下幾層意思︰其一是針對時下學界思想研究與社會研究不搭界的現象而提出的;其二在思想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上,我們既要與社會決定思想有別,又要與思想決定社會有別,我們所強調的是︰思想與社會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系;三是強調思想與社會的匯通關系,在這里作為關鍵詞的“思想”不宜視為一個獨立的、自主的領域,思想關聯著特定的語境(社會);同樣,作為關鍵詞的“社會”也不是與思想分隔的,而是思想文化建構的結果。在南開大學舉辦的“思想與社會學術討論會”上,龐樸先生有一段更凝練的概括,我引述于下︰“照我的理解,就是不僅不能將思想與社會視同兩截,不僅要將二者互相關聯,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思想當作觀念化了的社會、將社會當作物質化了的思想來看待,來研究,來說明。這樣的研究,將既不屬于社會史,也不屬于思想史;既可視為思想史,也可視為社會史。準確地說,它是思想與社會互動的歷史。具體點說,它將注意于社會的思想(觀念)化和思想的社會(物質)化的形態、過程、現象、問題等等的研究。”
問題提出來了,在研究中我們也朝著這個方向做了努力。如果有人問,你們做得如何?我只能說︰僅僅是開了個頭。
二是選題的思路。
本套叢書的每本書各有自己的主題,但又都沿著“政治理念與中國社會”這個大思路展開自已的觸角。大致說來我們是沿著以下的思路來設計選題的︰1.政治哲學問題;2.政治思維方式與政治文化範式;3。政治理念的社會化問題;4。政治理念與政治制度;5.人物的政治理念與行為。
每本書雖不是按題作答,但大體說來,各側重一個問題來進行論述。
三是關于課題成員的組合問題。
從書名上看,一望可知,這套叢書每本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更談不上有機的構成,而是一個拼盤。這個盤子就是“政治理念與中國社會”。如果為了某種完美,比如歷史的系統性,在這個題目下可以寫出一卷或多卷本通史,但這不是短期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做學問宜于“接著做”,不宜“跳著做”,因此我聘請人加盟,首先考慮的是他們前期在做什麼,能否與課題聯系起來“接著做”?因此加盟的作者,除了幾位年輕的博士外,都是胸有成竹之士。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散點”透視的手法,以發揮作者的專長。每本書之間盡管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都圍繞班治理念與中國社會這個主題來展示自己的個性。
……
我在這個序中簡單說四個問題。
一是提出思想與社會互動的初衷問題。
應該說,思想與社會互動不是一個新問題,無論哪種流派都會程度不同地給予關照。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階級分析最為盛行,無論什麼思想都要分析出它的階級性及其社會意義。對這種做法大家後來有些倒胃口。隨著改革開放與學術環境的變遷,學術風氣有了很大變化,多數人向專門化發展,研究思想的只注重思想邏輯;研究社會的大抵限于問題的本身,與思想無大干系。有鑒于這種情況,我們提出要加強思想與社會互動的研究。我們提出“互動”有如下幾層意思︰其一是針對時下學界思想研究與社會研究不搭界的現象而提出的;其二在思想與社會的關系問題上,我們既要與社會決定思想有別,又要與思想決定社會有別,我們所強調的是︰思想與社會是“雞生蛋和蛋生雞”的關系;三是強調思想與社會的匯通關系,在這里作為關鍵詞的“思想”不宜視為一個獨立的、自主的領域,思想關聯著特定的語境(社會);同樣,作為關鍵詞的“社會”也不是與思想分隔的,而是思想文化建構的結果。在南開大學舉辦的“思想與社會學術討論會”上,龐樸先生有一段更凝練的概括,我引述于下︰“照我的理解,就是不僅不能將思想與社會視同兩截,不僅要將二者互相關聯,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思想當作觀念化了的社會、將社會當作物質化了的思想來看待,來研究,來說明。這樣的研究,將既不屬于社會史,也不屬于思想史;既可視為思想史,也可視為社會史。準確地說,它是思想與社會互動的歷史。具體點說,它將注意于社會的思想(觀念)化和思想的社會(物質)化的形態、過程、現象、問題等等的研究。”
問題提出來了,在研究中我們也朝著這個方向做了努力。如果有人問,你們做得如何?我只能說︰僅僅是開了個頭。
二是選題的思路。
本套叢書的每本書各有自己的主題,但又都沿著“政治理念與中國社會”這個大思路展開自已的觸角。大致說來我們是沿著以下的思路來設計選題的︰1.政治哲學問題;2.政治思維方式與政治文化範式;3。政治理念的社會化問題;4。政治理念與政治制度;5.人物的政治理念與行為。
每本書雖不是按題作答,但大體說來,各側重一個問題來進行論述。
三是關于課題成員的組合問題。
從書名上看,一望可知,這套叢書每本之間並沒有直接的關聯,更談不上有機的構成,而是一個拼盤。這個盤子就是“政治理念與中國社會”。如果為了某種完美,比如歷史的系統性,在這個題目下可以寫出一卷或多卷本通史,但這不是短期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我們能力所及的。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做學問宜于“接著做”,不宜“跳著做”,因此我聘請人加盟,首先考慮的是他們前期在做什麼,能否與課題聯系起來“接著做”?因此加盟的作者,除了幾位年輕的博士外,都是胸有成竹之士。基于這種情況,我們采取了“散點”透視的手法,以發揮作者的專長。每本書之間盡管沒有直接的關聯,但都圍繞班治理念與中國社會這個主題來展示自己的個性。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