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

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一種對解釋社會學的建設性批判
定價:150
NT $ 131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社會理論的基礎性教材,這是本書的新修訂版。在本書的第一版中,吉登斯對社會哲學中的某些主要思想學派提出了一個簡明的批判性分析,尤其是現象學、常人方法學和維特根斯坦的思想。吉登斯主要集中于研究這些不同觀點對人類行動及其可理解性解釋的含義。然而,“行動路徑”不能單獨地起作用;在人類社會生活中,行動和結構是互為前提的。因此,作者轉而提供了一系列與理解社會生產和再生產相關的概念。本書在結論中對一些“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做了簡明的概括總結。

本書的這一修訂版清晰地重現了結構化理論的基本原則,除此之外,還增加了一個有實質性內容、全新的導言,在這個導言中,吉登斯回應了本書初版後不斷受到的某些批評並對先前只是概略討論的一些重要論題進行了再闡述。了解吉登斯理論大廈的奧秘,本書是必須跨越的門檻。長期以來,本書一直作為基礎性教材在西方深得相關專業本科生與研究者的歡迎。
 

目錄

歷史困境與現實挑戰︰當代西方社會學研究面臨的主要危機
譯者序
作者自序
第二版導言
第一版導言
第一章 相關的社會理論與哲學流派
  存在主義現象學︰許茨
  常人方法學
  後維特根斯坦哲學︰溫奇
  小結︰解釋社會學的意義
  解釋學和批判理論︰伽達默爾、阿貝爾、哈貝馬斯
第二章 能動行為、舉動認定與交往意圖
  能動行為問題
  意圖和籌劃
  舉動的認定
  行動的合理化
  意義與交往意圖
第三章 社會生活的生產與再生產
  秩序、權力、沖突︰涂爾干和帕森斯
  唯意志論
  社會中的個體
  秩序、權力、沖突︰馬克思
  作為“有意義的”交往的生成
  互動的道德秩序
  在互動中的權力關系
  合理化與自反性
  行動的動機
  結構的生產和再生產
  小結
第四章 解釋性說明的形式
  實證主義的困境
  後期發展︰波普爾和庫恩
  科學和非科學
  與非科學的區別
  科學的認識論基礎
  證偽的意義
  範式
  相對主義和解釋學分析
  適當性問題
結論︰社會學方法的新規則
人名及專有術語英漢對譯
譯後記
 

作為一本可以獨立閱讀的著作,本書僅僅是一個更大研究計劃的一部分。盡管在這本書中有些觀點並未詳盡展開,但它卻已經涉及對于我的整個研究計劃都至關重要的一些問題。在我的這項計劃中,包括三個相互交叉的問題︰一個就是建立一種批判的方法,以討論19世紀社會理論的發展及其在20世紀形成為“社會學〞、“人類學”以及“政治科學”這些制度化和專業化“學科”的問題。另外一個問題是,探尋19世紀以來已成為發達社會形成的理論建構主題的一些重要社會思想,並對此進行批判。第三個問題就是,詳細闡述社會科學性質引發的那些總是令人頭疼的問題,並開始重構這些問題,而這些“科學”關注的“主題”,是它們本身預設的前提,即人類社會行為及其主體間性(intersubjectivity)的問題。本書希望有助于這三個問題中最後一個問題的解決,不過,任何這樣的討論都將突破這種簡單的劃分,而對另外一些領域的研究有著直接的意義。對當代來說,這幾個問題就相互結合為一個完整的研究計劃,共同對19世紀和20世紀早期社會理論的遺產進行批判性分析。

這是一本關于“方法”的書——從社會哲學家使用這一術語的特定意義上來說——涂爾干(Durkheim)正是從這一意義上在他《社會學方法的規則》 (Rules of SociologicalMethod)一書中使用了這個詞。換言之,它不是一本“如何做實際研究”的指南,也沒有提供任何具體的研究建議。它主要是致力于對邏輯問題的澄清。我將這本書的副標題定為對“解釋社會學” (interpretative s。ciologies)的“建設性批判”(p。stttve cnttque)。任何一個讀這本書的人都將注意到,這里並不是指的“實證主義者的” (postttvtsttc)扔1半�。我使用這個詞只是意味著“贊同的”或是“積極的”,這早于孔德(()omte)將此術語譯成特定的社會哲學和自然科學哲學的含義。對于出現在第一章中的思想流派來說,冠之以“解釋社會學” (interpretative s。Ct。logy)有點不恰當,因為對于那些被討論著作的作者而言,其中有些人是想將他們的著說與“社會學”區別開來。我使用“解釋社會學”這個術語,只是因為沒有其他可用的詞匯能涵蓋這一系列共同關注“有意義行動”(meaningful actlon)的著作。

這本書的中心思想就是,社會理論必須將一種行為分析具體化為受人類行為者自反性控制的理性行為,必須深刻地理解語言在實踐中的重要性,語言是使實踐成為可能的媒介。這些見解的含義是深刻的,而這本書僅限于探尋其中的某些含義。任何一個人,只要他意識到以語言為媒介的自我反思(self-reflection)是人類的社會行為所不可或缺,就必須承認他或她自己作為一個社會“分析家”、“研究者”等所從事的活動也同樣如此。我認為,恰當地說,產生于社會科學中的理論不僅僅是它們自身的“意義框架”(meaning frames),而且在這些理論試圖闡明社會生活存在狀況的同時,也構成了一種對社會生活的道德介入。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