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由楊小凱和他的學生張永生所著。楊小凱先生是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博士,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經濟學講座教授、澳大利亞社會科學院院士。
這本著作傳遞給我們這樣一個信息:即「新興古典經濟學」較之新古典經濟學更能描述我們的環境。這種觀點通過一種有趣的方式,用優美而清晰的文筆表述出來,其對經濟學專業術語理論的描述客觀而生動、形象,為我們提供了高品質的知識,寬泛的思維視角。較為特別的是本書沒有像其他的經濟學教科書那樣,充斥著公式與煩瑣的推論過程,而是運用極其精練而具有說服力的通俗直觀的經濟學事例與圖表,將一門具有深厚理論基礎與經過嚴格論證的新興學科知識緩緩呈現在眾人面前。再版後的本書將充之以更新穎、翔實的內容,相信您讀完後定會有所收獲。
由於本書的形象生動性,使得這本看似高深曲寡的經濟學著作能擁有廣泛的讀者群。不僅僅對經濟學專業的研究生、本科生了解新興學科的發展態勢,進行相關的討論交流有莫大的助益,而且,對於那些沒有深厚的經濟學基礎的廣大愛好者來說,它甚至可以被看做是一本經濟入門的暢銷書。
目錄
第1章 古典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和新興古典經濟學
1.1 什麽是經濟學
1.2 經濟學的科學方法
1.3 古典經濟學
1.4 新古典經濟學
1.5 新興古典經濟學
第2章 超邊際分析的基本方法
2.1 什麽是超邊際分析
2.2 如何進行超邊際分析
2.3 角點均衡及價格負反饋機制
2.4 全部均衡及其比較靜態分析
2.5 非自由市場的超邊際分析
2.6 超邊際分析對經濟學的影響
第3章 李嘉圖模型和赫-俄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1 為什麽要對李嘉圖、赫-俄模型進行超邊際分析
3.2 有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3 內生貿易政策的李嘉圖模型
3.4 有3個國家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5 赫克歇爾-依林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第4章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4.1 重新思考貿易理論
4.2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故事
4.3 內生貿易理論與商品種類增加
4.4 國內貿易如何發展到國際貿易
4.5 新興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
第5章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
5.1 什麽是企業
5.2 企業為什麽會出現
5.3 企業產權結構的經濟學意義
5.4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的故事1:企業的出現
5.5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的故事2:誰當老板
5.6 私人剩余權對經濟效率的意義
第6章 內生交易費用和分工演進
6.1 內生交易費用及其對分工的影響
6.2 道德風險與合約設計對內生交易費用的影響
6.3 對策論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6.4 為什麽市場可減少內生交易費用
6.5 序貫均衡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第7章 新興古典城市化理論
7.1 為什麽會出現城市和城鄉差別
7.2 為什麽集中交易可以改進交易效率
7.3 決定居住格局與城鄉地價差別的機制
7.4 最優城市結構層次及其形成
7.5 新興古典同新古典城市化模型的區別
┅┅
第8章 新興古典工業化和層級結構理論
第9章 新興古典產權理論
第10章 分工的自發演進和社會組織試驗
第11章 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
第12章 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經驗性證據
參考文獻
索引
1.1 什麽是經濟學
1.2 經濟學的科學方法
1.3 古典經濟學
1.4 新古典經濟學
1.5 新興古典經濟學
第2章 超邊際分析的基本方法
2.1 什麽是超邊際分析
2.2 如何進行超邊際分析
2.3 角點均衡及價格負反饋機制
2.4 全部均衡及其比較靜態分析
2.5 非自由市場的超邊際分析
2.6 超邊際分析對經濟學的影響
第3章 李嘉圖模型和赫-俄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1 為什麽要對李嘉圖、赫-俄模型進行超邊際分析
3.2 有交易費用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3 內生貿易政策的李嘉圖模型
3.4 有3個國家的李嘉圖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3.5 赫克歇爾-依林模型的超邊際分析
第4章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
4.1 重新思考貿易理論
4.2 新興古典貿易理論的故事
4.3 內生貿易理論與商品種類增加
4.4 國內貿易如何發展到國際貿易
4.5 新興古典與新古典貿易理論的區別
第5章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
5.1 什麽是企業
5.2 企業為什麽會出現
5.3 企業產權結構的經濟學意義
5.4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的故事1:企業的出現
5.5 新興古典企業理論的故事2:誰當老板
5.6 私人剩余權對經濟效率的意義
第6章 內生交易費用和分工演進
6.1 內生交易費用及其對分工的影響
6.2 道德風險與合約設計對內生交易費用的影響
6.3 對策論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6.4 為什麽市場可減少內生交易費用
6.5 序貫均衡模型中的內生交易費用
第7章 新興古典城市化理論
7.1 為什麽會出現城市和城鄉差別
7.2 為什麽集中交易可以改進交易效率
7.3 決定居住格局與城鄉地價差別的機制
7.4 最優城市結構層次及其形成
7.5 新興古典同新古典城市化模型的區別
┅┅
第8章 新興古典工業化和層級結構理論
第9章 新興古典產權理論
第10章 分工的自發演進和社會組織試驗
第11章 新興古典宏觀經濟學
第12章 新興古典經濟學的經驗性證據
參考文獻
索引
序
很多人相信,中國或華裔經濟學家要在經濟學前沿創立新分支或學派應該還為時太早,但是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卻是一個有中國背景的經濟學前沿的新學派。這個學派不但已在國際匿名審稿的一流雜志上發表了相當的著作,而且已有了完整的文獻綜述(見Yang and
Ng,1998),此學派的兩本教科書的英文版本也已於2001和2002年出版。可喜的是,此學派教科書的中文版本(楊小凱,1998)先於英文版3年出版,而且在中國的學生中產生了熱烈反響,可說是使中國經濟學者和學生比外國人更快地接觸到系統的新學派教材。
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已有一二十篇,其中大部分也已在國際匿名審稿期刊上發表,而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中國內地及台灣等地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也不斷增加。
我們已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組織了3次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國際會議,創辦了專門的匿名審稿期刊,組建專門的國際互聯網教學通訊網絡,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學會。
我於1999年底在北京大學開設了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講座系列,在密集的講座中,同學們反應非常熱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大學也正式邀請我幫助他們培訓碩士、博士學生。
正如一名匿名審稿人所言, 「楊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領域。是的,我敢預見,人們對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興趣將迅速興起,我認為它很可能成為未來的潮流。」(見美國學術出版社組織的匿名審稿報告)
這個前沿專題與中國的關系有如下幾個有趣的特點。第一個是中國文字的特點使中國人特別長於組合數學的思想方法,而超邊際分析的特點正好是非連續的組合數學思想方式。第二個是此專題中的不少思想雖然在古典經濟學中就存在,但是其中的一些技術實質問題是幾乎同時被中國人和美國人在兩個不同的大陸提出來的。而最重要的理論課題是由一群中國來的經濟學者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解決的。
就我自己而言,這個學派的基本想法是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坐牢時萌芽的。我當時只能看到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仔細閱讀的結果產生了對價值論的一些新想法,也非常喜歡馬克思對分工的描述,於是企圖用高等數學重新分析價值論,並將分工問題糅合進價值理論。我甚至自己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出Gossen第二定理,自以為是發現了新價值理論。
後來我系統地學習了新古典經濟學與邊際分析,拜倒在其精巧的數學結構面前。我發現自己想出的「欲望」概念100年前就已被用效用概念數學化。以此為基礎的Gossen第二定理也早在100年前發現。在普林斯頓做博士資格課程時,我開始系統地將原來的想法與新古典經濟學比較,比較下來,發現新古典經濟學不少東西比我自己想出來的價值理論高超得多。但是我也發覺,新古典經濟學對分工的分析卻不如我自己計算出的一些模型。我花了不少時間與同學、老師討論,以後又與我在美國、澳大利亞的同事和學生討論,終於厘清我的思想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差別。這一來就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終於形成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文獻。
回顧這一過程,我覺得,我坐牢的經歷使我思想上既不受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束縛又不受新古典邊際分析的束縛,是這個新學派能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想新興古典經濟學在中國可以得到比在其他地方快的傳播。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馬克思經濟學留下的空白可以由新古典邊際分析去填,也可以由新興古典超邊際分析去填,加上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創始人群中,中國人和華裔占了多數,使它在中國更容易傳播。
我已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湖南大學有一些安排,在中國訓練博士、碩士生。如果有願意做新興古典經濟學題目的同學,請用互聯網與我們聯絡(Xiaokai.Yang@buseco.monash.edua或Xiaokai-Yang@KSG.harvand.edu),也可以訪問我們的網站 (http://www.inframarginal.com),從那里了解該學派的最新發展,下載大量的電子文獻,以及進行相關的計論交流這本書是第一本沒數學演算,而用圖示和直觀的描述系統介紹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書。希望它能使一般中國讀者了解這一新學派核心文獻中的主要思想。
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已有一二十篇,其中大部分也已在國際匿名審稿期刊上發表,而美國、歐洲、澳大利亞、中國內地及台灣等地做新興古典經濟學課題的博士論文也不斷增加。
我們已成立了一個研究中心,組織了3次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國際會議,創辦了專門的匿名審稿期刊,組建專門的國際互聯網教學通訊網絡,還成立了一個專門的學會。
我於1999年底在北京大學開設了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講座系列,在密集的講座中,同學們反應非常熱烈。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湖南大學也正式邀請我幫助他們培訓碩士、博士學生。
正如一名匿名審稿人所言, 「楊正在建立一個全新的領域。是的,我敢預見,人們對新興古典經濟學的興趣將迅速興起,我認為它很可能成為未來的潮流。」(見美國學術出版社組織的匿名審稿報告)
這個前沿專題與中國的關系有如下幾個有趣的特點。第一個是中國文字的特點使中國人特別長於組合數學的思想方法,而超邊際分析的特點正好是非連續的組合數學思想方式。第二個是此專題中的不少思想雖然在古典經濟學中就存在,但是其中的一些技術實質問題是幾乎同時被中國人和美國人在兩個不同的大陸提出來的。而最重要的理論課題是由一群中國來的經濟學者在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地解決的。
就我自己而言,這個學派的基本想法是我在「文化大革命」期間坐牢時萌芽的。我當時只能看到馬克思的《資本論》等著作,仔細閱讀的結果產生了對價值論的一些新想法,也非常喜歡馬克思對分工的描述,於是企圖用高等數學重新分析價值論,並將分工問題糅合進價值理論。我甚至自己用拉格朗日方法推出Gossen第二定理,自以為是發現了新價值理論。
後來我系統地學習了新古典經濟學與邊際分析,拜倒在其精巧的數學結構面前。我發現自己想出的「欲望」概念100年前就已被用效用概念數學化。以此為基礎的Gossen第二定理也早在100年前發現。在普林斯頓做博士資格課程時,我開始系統地將原來的想法與新古典經濟學比較,比較下來,發現新古典經濟學不少東西比我自己想出來的價值理論高超得多。但是我也發覺,新古典經濟學對分工的分析卻不如我自己計算出的一些模型。我花了不少時間與同學、老師討論,以後又與我在美國、澳大利亞的同事和學生討論,終於厘清我的思想與新古典經濟學的差別。這一來就一發不可收拾,最後終於形成新興古典經濟學和超邊際分析的文獻。
回顧這一過程,我覺得,我坐牢的經歷使我思想上既不受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束縛又不受新古典邊際分析的束縛,是這個新學派能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想新興古典經濟學在中國可以得到比在其他地方快的傳播。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馬克思經濟學留下的空白可以由新古典邊際分析去填,也可以由新興古典超邊際分析去填,加上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創始人群中,中國人和華裔占了多數,使它在中國更容易傳播。
我已與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和湖南大學有一些安排,在中國訓練博士、碩士生。如果有願意做新興古典經濟學題目的同學,請用互聯網與我們聯絡(Xiaokai.Yang@buseco.monash.edua或Xiaokai-Yang@KSG.harvand.edu),也可以訪問我們的網站 (http://www.inframarginal.com),從那里了解該學派的最新發展,下載大量的電子文獻,以及進行相關的計論交流這本書是第一本沒數學演算,而用圖示和直觀的描述系統介紹新興古典經濟學與超邊際分析的書。希望它能使一般中國讀者了解這一新學派核心文獻中的主要思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