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人們將社會划分為兩大塊:一塊是政府,一塊是市場。然而,現代社會卻被看成是」三足鼎立「的社會——市場、政府和公民社會。這本關於NGO的權威著作,資料極其豐富、翔實,為第三」足」即公民社會的構成和類型勾勒了一個完整的輪廓,詳細地描述了這些組織在全球范圍內對政治體制的影響,並明確提出了NGO在消滅人類的三大災難——人口巨增、環境惡化與貧困中的獨特貢獻。
本書論述了NGO的社會作用,闡述了NGO與政府的互動關系,詳細描述了NGO在全球范圍對政治體制的影響,揭示了「公民社會」的涵義。對任何關心NGO,或當代第三世界政治發展的人而言,這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書。
目錄
中文版序言
序言
第一章 NGO與公民社會
第一節 第三世界非營利民間運動
一 基層組織和基層組織網絡
二 基層支持組織與基層支持組織網絡
三 通過網絡促進基層組織的擴展
第二節 什麼是公民社會
第三節 NGO與公民社會
第四節 政治發展
一 戰勝「混合」聯盟
二 政治發展的定義
第二章 政府對NGO的政策:政治環境與公民社會發展
第一節 政府政策的構架
第二節 政府對NGO政策的地區比較
一 拉丁美洲
二 亞洲
三 非洲
第三節 政府對NGO政策的決定因素
一 政治環境:直接影響
二 政治環境:間接影響
三 政治改革對NGO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NGO對政府的影響:NGO自治的作用
第一節 自治與責任
第二節 自治的七個要素
一 組織的承諾
二 財政分散
三 公眾基礎
四 技術專長
五 社會和管理知識
六 策略知識
七 培訓政府工作人員的經驗
第四章 促進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相互作用的方式
第二節 NGO的策略
一 政治回避
二 倡議
三 與政府合作
第五章 地方政府和NGO
第一節 權力分派
第二節 權力下放
一 自上而下推動的權力下放
二 通過合作自下而上的分權
三 通過交流自下而上的分權
第六章 公民社會、民主和政治發展
第一節 政治發展與民主
第二節 民主的現狀
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
二 亞洲
三 非洲
四 中東
第三節 建議
一 可持續發展
二 公民社會
參考文獻
附錄
譯后記
序言
第一章 NGO與公民社會
第一節 第三世界非營利民間運動
一 基層組織和基層組織網絡
二 基層支持組織與基層支持組織網絡
三 通過網絡促進基層組織的擴展
第二節 什麼是公民社會
第三節 NGO與公民社會
第四節 政治發展
一 戰勝「混合」聯盟
二 政治發展的定義
第二章 政府對NGO的政策:政治環境與公民社會發展
第一節 政府政策的構架
第二節 政府對NGO政策的地區比較
一 拉丁美洲
二 亞洲
三 非洲
第三節 政府對NGO政策的決定因素
一 政治環境:直接影響
二 政治環境:間接影響
三 政治改革對NGO發展的影響
第三章 NGO對政府的影響:NGO自治的作用
第一節 自治與責任
第二節 自治的七個要素
一 組織的承諾
二 財政分散
三 公眾基礎
四 技術專長
五 社會和管理知識
六 策略知識
七 培訓政府工作人員的經驗
第四章 促進可持續發展
第一節 相互作用的方式
第二節 NGO的策略
一 政治回避
二 倡議
三 與政府合作
第五章 地方政府和NGO
第一節 權力分派
第二節 權力下放
一 自上而下推動的權力下放
二 通過合作自下而上的分權
三 通過交流自下而上的分權
第六章 公民社會、民主和政治發展
第一節 政治發展與民主
第二節 民主的現狀
一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
二 亞洲
三 非洲
四 中東
第三節 建議
一 可持續發展
二 公民社會
參考文獻
附錄
譯后記
序
從1998年10月成立以來,清華大學NG0研究所走過了三年的歷程。我們的工作得到來自黨和政府有關部門、各級各類NG0以及國內外同行的熱情支持和關注。這套叢書,是我們奉獻給所有關心和支持清華大學NGO研究所工作、關心和支持中國NGO研究事業的朋友們的一份禮物。
中國的NGO研究在近兩三年來迅速成長,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NGO及其相關概念日益普及,出版的書籍和發表的論文顯著增多,相關的會議和培訓也頻繁舉辦,在城鄉社區乃至大學校園里,都出現越來越多的志願者,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對理論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清華大學NG0研究所是國內最早開展NG0研究的機構之一。成立以來,我們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觀察和總結中國NGO的特點與規律,先后於2000年8月和2001年6月公開出版了兩本研究報告,積極推動對中國NGO的實踐研究。這套叢書在一定意義上是我們三年來開展中國NG0調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經典資料的集大成,它們在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的支持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配合下得以問世,是對中國NGO研究事業的積極推動,我們殷切地期望借助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幫助中國NGO在實踐中進一步總結經驗並得到理論上的提高,同時也使國內外學術界更多地了解我們。
《NGO論叢》包括論著系列和譯著系列,前者是我們開展研究的主要成果,由清華大學NGO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別執筆完成;后者則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並作為主要依據的國外經典著作,由我們組織力量翻譯成書。首批出版的《NG0論叢》共7本,其中論著系列5本,分別是:王名、岡室美惠子、李焱妍著《中國NGO理論探索》,王名、胡文安著《民間組織史考》,王名、劉國翰、何建宇著《中國社團改革》,孟延春著《社會資本理論》,鄧國勝著《非營利組織評估》;譯著系列兩本,分別是美國朱莉·費希爾(Julie Fisher)原著,鄧國勝等譯的《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美國萊斯特·M.薩拉蒙(Lester M.Salamon)等原著,賈西津、魏玉等譯的《全球公民社會》。今后我們還將陸續推出這個叢書的后續部分。
中國的NGO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有大量的問題需要人們去觀察、總結和研究,其中既有管理方面、運作方面和戰略方面的問題,也有政策方面、法規方面和體制方面的問題,還有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清華大學NGO研究所致力於中國NGO問題的研究,願意和國內外同仁一起,為總結中國NGO的發展規律和探索有中國特色的NGO發展道路,為建設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公民社會而不懈努力。
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 王名
2001年7月17日於北戴河
中國的NGO研究在近兩三年來迅速成長,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不僅NGO及其相關概念日益普及,出版的書籍和發表的論文顯著增多,相關的會議和培訓也頻繁舉辦,在城鄉社區乃至大學校園里,都出現越來越多的志願者,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對理論不斷提出新的要求。清華大學NG0研究所是國內最早開展NG0研究的機構之一。成立以來,我們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調研活動,觀察和總結中國NGO的特點與規律,先后於2000年8月和2001年6月公開出版了兩本研究報告,積極推動對中國NGO的實踐研究。這套叢書在一定意義上是我們三年來開展中國NG0調查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經典資料的集大成,它們在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的支持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的配合下得以問世,是對中國NGO研究事業的積極推動,我們殷切地期望借助這套叢書的出版,能幫助中國NGO在實踐中進一步總結經驗並得到理論上的提高,同時也使國內外學術界更多地了解我們。
《NGO論叢》包括論著系列和譯著系列,前者是我們開展研究的主要成果,由清華大學NGO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分別執筆完成;后者則是我們在研究過程中發現並作為主要依據的國外經典著作,由我們組織力量翻譯成書。首批出版的《NG0論叢》共7本,其中論著系列5本,分別是:王名、岡室美惠子、李焱妍著《中國NGO理論探索》,王名、胡文安著《民間組織史考》,王名、劉國翰、何建宇著《中國社團改革》,孟延春著《社會資本理論》,鄧國勝著《非營利組織評估》;譯著系列兩本,分別是美國朱莉·費希爾(Julie Fisher)原著,鄧國勝等譯的《NGO與第三世界的政治發展》,美國萊斯特·M.薩拉蒙(Lester M.Salamon)等原著,賈西津、魏玉等譯的《全球公民社會》。今后我們還將陸續推出這個叢書的后續部分。
中國的NGO發展尚處在起步階段,有大量的問題需要人們去觀察、總結和研究,其中既有管理方面、運作方面和戰略方面的問題,也有政策方面、法規方面和體制方面的問題,還有許多深層次的理論問題。清華大學NGO研究所致力於中國NGO問題的研究,願意和國內外同仁一起,為總結中國NGO的發展規律和探索有中國特色的NGO發展道路,為建設真正意義上的中國公民社會而不懈努力。
清華大學NGO研究所所長 王名
2001年7月17日於北戴河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7折$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