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新校釋(全二冊·繁體版)

呂氏春秋新校釋(全二冊·繁體版)
定價:960
NT $ 835
 

內容簡介

《呂氏春秋》是我國先秦的重要典籍,對研究我國先秦的歷史和文化有極大價值。此書自東漢高誘為之作注以來,注釋研究者代不乏人,但從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一直未有集釋校注的新版本。陳奇猷先生積四十余年之辛苦經營,於1984年纂成《呂氏春秋校釋》一書,其後,又以近20年精力進行補正,成此《呂氏春秋新校釋》;不僅對以往的校釋進行了大量補充,還對古人的論述作校正。比如,對司馬遷《史記》周公封微子於宋一事重新作了考證,認為當是武王封之。其他如武王伐紂的年代等等多有新的觀點與證據。
 

目錄

自序
口口氏春秋新校釋編纂說明
口口氏春秋序
十二紀
孟春紀第一,凡五篇,卷第一
一日孟春
二日本生
三日重己
四日貴公
五曰去私
仲春紀第二,凡五篇,卷第二
一曰仲春
二曰貴生
三曰情欲
四曰當染
五曰功名一作「由道」
季春紀第三,凡五篇,卷第三
一曰季春
二曰盡數
三曰先己
四曰論人
五曰圜道
孟夏紀第四,凡五篇,卷第四
一曰孟夏
二曰勸學一作「觀師」
三曰尊師
四曰誣徒一作「詆役」
五日用眾一作「口學」
仲夏紀第五,凡五篇,卷第五
一曰仲夏
二曰大樂
三曰侈樂
四曰適音一作「和樂」
五曰古樂
季夏紀第六,凡五篇,卷第六
一曰季夏
二曰音律
三曰音初
四曰制樂
五日明理
孟秋紀第七,凡五篇,卷第七
一曰孟秋
二曰盪兵一作「用兵」
三日振亂
四曰禁塞
五曰懷寵
仲秋紀第八,凡五篇,卷第八
一日仲秋
二日論威
三日簡選
四日決勝
五日愛士一作「慎窮」
季秋紀第九,凡五篇,卷第九
一日季秋
二日順民
三日知士
四日審己
五日精通
┅┅
 

呂氏春秋一書,內容復雜,編纂說明已及之矣。故注釋呂氏春秋,甚費功力,不言而喻。除內容復雜外,不見於字書之字數十,皆須考認,否則無從注釋。例如重言篇「痛」字,字書所無,不得不求之金甲文。於是將所有金甲文逐一審視,得數字與「痛」相近,又於此數字中分析取證,確定「痛一是由輾轉訛變而成,為「初(利)」之初文,是一種翻土之農具。即此一字,不但費心思,抑且費時費日。再者,呂書中通假字綦繁。如「溪極」「哭歷」「適秣」「適歷」「洞歷」同為一詞(詳適音篇注),而字各異,非錯綜參驗古音古韻,不能牽合為一。由此可知,為呂氏春秋注釋,困難重重,亘數十年歲月成呂氏春秋校釋,於一九八四年由學林出版社出版。自學林出版後,仍時時檢閱,多有修改,更補入近百條考校。尤其值得注意者,貴因篇「注二五」所補一條,確定微子封於宋在武王即位時,糾正史記周本紀及魯、宋世家所載周公以微子代武庚、國於宋之說,又闡明何以武王必須在甲子朝到達殷郊之迷。即此近百條考校,亦是隨時搜集資料並反復研討而成。因此,本刊較之學林印本大異,故題曰呂氏春秋新校釋。

初於一九三八年預定注釋韓非子、呂氏春秋、庄子、淮南子四書,已於韓非子新校注前言中言之。亘六十余年之久,僅成其半,未竟全業,何其遣憾!庄子、淮南之注釋,且待來哲為之,其所為必勝於余之為百千倍也。

二00一年春陳奇猷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