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一書廣泛涉及了社會、政治、經濟、教育、工農業生產、科技、軍事等多方面內容,是由歷代墨者加工整理或集體創作而成的。時間跨度從公元前五世紀戰國初至公元前三世紀戰國末,近三百余年。故《墨子》一書並非出自墨子一人之手,而是墨子及其後學不斷研討,逐步積累編纂的成果。因此流傳至今的《墨子》五十三篇,亦存在作者、年代、內容等方面的差異,需分別加以說明。
《墨子》一書,據東漢班固所著《漢書·藝文志》載錄,計七十一篇。後幾經流傳,至明代刊行正統《道藏》,內收《墨子》僅剩五十三篇。古人對此書的整理研究工作始於清代,均以明刊《道藏》本為底本。其中,較好的標注本有孫詒讓的《墨子間詁》,畢阮的《墨子注》。本書所據《墨子》原文,即以二書為主,兼參校他本。
目錄
一 親土
二 修身
三 所染
四 法儀
五 七患
六 辭過
七 三辯
八 尚賢上
九 尚賢中
十 尚賢下
十一 尚同上
十二 尚同中
十三 尚同下
十四 兼愛上
十五 兼愛中
十六 兼愛下
十七 非攻上
十八 非攻中
十九 非攻下
二十 節用上
二十一 節用中
二十二 節葬下
二十三 天志上
二十四 天志中
二十五 天志下
二十六 明鬼下
二十七 非樂上
二十八 非命上
二十九 非命中
三十 非命下
三十一 非儒下
三十二 大取
三十三 小取
三十四 耕柱
三十五 貴義
三十六 公孟
三十七 魯問
三十八 公輸
三十九 備城門
四十 備高臨
四十一 備梯
四十二 備水
四十三 備突
四十四 備穴
四十五 備蛾傅
四十六 迎敵祠
四十七 旗幟
四十八 號令
四十九 雜守
附錄
二 修身
三 所染
四 法儀
五 七患
六 辭過
七 三辯
八 尚賢上
九 尚賢中
十 尚賢下
十一 尚同上
十二 尚同中
十三 尚同下
十四 兼愛上
十五 兼愛中
十六 兼愛下
十七 非攻上
十八 非攻中
十九 非攻下
二十 節用上
二十一 節用中
二十二 節葬下
二十三 天志上
二十四 天志中
二十五 天志下
二十六 明鬼下
二十七 非樂上
二十八 非命上
二十九 非命中
三十 非命下
三十一 非儒下
三十二 大取
三十三 小取
三十四 耕柱
三十五 貴義
三十六 公孟
三十七 魯問
三十八 公輸
三十九 備城門
四十 備高臨
四十一 備梯
四十二 備水
四十三 備突
四十四 備穴
四十五 備蛾傅
四十六 迎敵祠
四十七 旗幟
四十八 號令
四十九 雜守
附錄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88折$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