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
定價:228
NT $ 198
  • 作者:[美]孫隆基
  •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04-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3344942
  • ISBN13:9787563344949
  • 裝訂:平裝 / 457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于1983年面世以來,一直獲得各方面的反應,但是有深度的批評還沒有看到過。因此,這個批評還得由我自己去進行。同時,在書出版了之後,我的一些看法也有改變,借此修訂的機會將它們包括進書內。

對這本書較常見的反應是︰“它如何去救中國?”關于這一點,我確實沒有答案,書也沒有一個結束語。在有機會與讀者面談的場合中,我的答復總是︰“這本書是我個人的陳詞。”換而言之,“救國”原非寫此書之目的,它只是表達了一個人與其原生文化之間的疏離而已。以一個“個人”身份,毋需惜著“替中國找出路”的名義,而斗膽反映一己與文化之間的異化,這已經是一種立場——也就是我主張的確立“個人”的一個表現。

此外,就是對本書有否嚴格地采取了結構主義方法的質疑。在這里我必須澄清︰我的“結構”概念是一個比喻。它並不像列維一施特勞斯那般想確立人類心靈的基本文法規則。事實上,這類嘗試已歸失敗。如今,對“敘事”有了解的人,都只把它看作一種意義的編織。任何敘事都能說明一些現象,甚或“發明”現象之間的一些關聯。在此意義下,思想與藝術創造的距離應可拉近。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其實探討的正是個人與社會,在20世紀的中國受到哪些因素的左右。“仁者,人也。”儒家思想影響了多少人的心理結構,中國人缺乏自我自主意識,也是其中一斑。全書視野開闊,令人心服。

大約在十七八年前,有一本書悄悄地在大學里流傳,與其說書,不如說是一份復印本,篇名叫“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作者名為孫隆基,據說他是香港人,而且到美國留的學。那個時候,正是“文化熱”如火如荼的時候。文化人見了面,就要談文化。書也是這樣,只要染上“文化”二字,就立即洛陽紙貴,印個四五萬冊,是家常便飯之事。在這本書里,孫氏不僅談文化,而且還是文化的深層結構,這就不能不撩撥起大家的好奇心了。
 

目錄

新千年版序
修訂版序
第一版序
一 導論
試從一個新的角度看中國文化
“良知系統”與“深層結構”
中國歷史形態的超穩定性
二 中國人的“良知系統”
中國文化對“人”的設計
“身體化”的傾向
三 “二人”關系
中國人的“和合性”
他制他律的人格
中國人的代際關系
四 中國人的“個體”
“社會”對“個人”的極權主義籠罩
“人”被當作生育的工具
私人狀態的不發達
中國人的內心世界
五 國家與社會
“讓”外必先“按”內
逆來順受
“存天理,滅人欲”
不敢讓自己太有吸引力
“心理形勢”的問題
“弱者道之用”
中國人有無“自我擴張”的人格?
六 對待世界的態度
中國式的專制主義
“大一統”的傾向
“小國寡民‘的傾向
鏟平義主的傾向
對待世界的態度
七 “現代”中國人政治行為的“文法”規則
 

《中國文化的深層結構》一書于1983年面世以來,一直獲得各方面的反應,但是有深度的批評還沒有看到過。因此,這個批評還得由我自己去進行。同時,在書出版了之後,我的一些看法也有改變,借此修訂的機會將它們包括進書內。

對這本書較常見的反應是︰“它如何去救中國?”關于這一點,我確實沒有答案,書也沒有一個結束語。在有機會與讀者面談的場合中,我的答復總是︰“這本書是我個人的陳詞。”換而言之,“救國”原非寫此書之目的,它只是表達了一個人與其原生文化之間的疏離而已。以一個“個人”身份,毋需借著“替中國找出路”的名義,而斗膽反映一已與文化之間的異化,這已經是一種立場——也就是我主張的確立“個人”的一個表現。

此外,就是對本書有否嚴格地采取了結構主義方法的質疑。在這里我必須澄清︰我的“結構”概念是一個比喻。它並不像列維一施特勞斯那般想確立人類心靈的基本文法規則。事實上,這類嘗試已歸失敗。如今,對“敘事”有了解的人,都只把它看作一種意義的編織。任何敘事都能說明一些現象,甚或“發明”現象之間的一些關聯。在此意義下,思想與藝術創造的距離應可拉文巳。

在原版中,我用語言的文法結構去比喻文化的深層結構,並試圖羅列這個結構的“內在的關聯性、其可能性的擴散以及擴散的形態”。這個意圖,在書中某些地方為敘事帶來了負擔,因為追求“擴散”,就常訴諸由一個文化意義去聯系,去引申其他文化意義的方法,結果往往會迷失了主線,且形成敘事之冗贅。在修訂版中,已盡可能去糾正這個現象。但既然不是由頭重寫,這個糾正也是有限度的,而原版的架構仍保留。

原版面世已經六年。六年時間,中國的一些情形起了變化,我的一些想法也有改進。在這段期間,更深入地閱覽了各種對中國人心理的研究,其心得即反映在重寫與新加的章節中。

我的舊命題是︰中國人“心”發達于“腦”。近年來看到的一些心理測驗的報告卻指出︰中國人投注在人際關系中的情感也不是很強烈的。例如,根據中國科學院1980年的一份心理測驗報告︰相對美國人來說,中國人處于人際關系中較傾向心情抑郁,個人的情感與外界之間也傾向呈現斷裂疏離狀態。在這里,一個可能的解釋是︰個體如果像西方人那般明朗化地表達一己之愛憎,人際關系無疑更為強烈,但也易趨于不穩定,像中國人那種比較“身不由己”的人際關系,反會趨于穩定,但個人情感的投注也不會強烈到哪里去。

上述的修正其實是更細致地加強了——而不是推翻了——原版中的說法。因為,我曾指出︰即使中國人“心”發達于“腦”,這個“心”卻並沒有表現為個人的熱情,反而是化為鎮止個人熱情奔放的社會化的“人情”。有關中國人“非性化”的探討其實也指向這一點。而全書中透露的訊息則顯示︰在中國人之間,理性精神與人之熱情雙雙不發達。但這類訊息卻是“擴散”在全書各章節中的,不將它們串起來的話,所謂“心”發達于“腦”的命題就易產生誤導。

此外,所謂“心”發達于“腦”,也只是就中國人的情感與理智之比重而言的,不一定是指中國人的“心”比西方人或拉丁民族的發達。在中國,必須將情感提升(亦即是理智化)到普遍性原理之間度才能出現的“人道主義”,就不太發達。中國人的“心”無疑是偉大的抒情文學遺產的基礎,但中國人的文藝易流向感傷主動脈義,而不是強者的浪漫主義。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