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致繁體中文版讀者
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憑著他們所擁有的知識和工具,盡心盡力地生活。這本書是一個人的謙卑嘗試,是藉由探索新的知識和工具,為我們當今和未來的世代賦予獨立自主的權力,以創造一個具韌性的社群和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譯者後記
本書作者史崔克勒先生是群眾募資平台Kickstarter的共同創辦人,群眾募資的商業模式一直都帶有社會關懷的理念,顛覆以往創業一定要具備足夠資本的觀念,讓擁有絕佳創意卻苦無金援的人也能獲得實現夢想的機會。
《我們的未來》封面寫的是「獻給豐饒世界的宣言」,可以說本書試圖為讀者展示一個理想的未來社會。動手翻譯之前,本以為是個理想主義者一廂情願的期待,結果越是翻譯,越是被作者的文字燃起熱血──世界就該這個樣子呀!能賺最多錢的決定,真的一定是最好的決定嗎?工作的目的、創業的初衷,就是為了要賺更多錢嗎?擁有越多財富,就一定越快樂嗎?作者綜觀近代歷史,針對政治、社會、文化、醫療,一路到流行音樂、籃球與電視、電影等面向,提出許多值得現代人思考的問題。原來生活當中的許多傳統與慣例,一開始都是人為建構的,那些根深蒂固的事物並不如我們想得那麼天經地義。手敲打著鍵盤,內心一邊吶喊:哇,原來金錢利益至上的信仰,影響如此廣闊深遠,連早餐店位於馬路的哪一側、電影續集、選舉(這個我沒有太驚訝)都是「向錢看」的優化結果。只是,利益至上的觀念與生活方式,真的讓我們比從前快樂嗎?目前世界各地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中產階級的消失、房價飆漲、「下流老人」一詞的出現,我想問題的答案已經很清楚了。
聽起來還真是絕望啊,上一代人價值觀的向下複製,產生了目前的結果,但還不到絕望的時候,本書會顛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作者提出了一個叫做「便當原則」的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用更深廣的方式去看待一切──大至世界運作的方式,小至個人工作與生活的面貌。翻譯結束之後,某一天與編輯討論的時候,我忽然說:「你有想過為什麼要叫做便當原則嗎?」「因為便當盒剛好四格,符合他要講的框架吧。」「或許是這樣,但你記得嗎,作者提到便當盒體現了日本人吃八分飽的精神。我想應該也是要提醒世人,在面對財富這件事情上,追求極大財富不一定是最好的,吃到飽不一定好消化,八分飽也很好。」
知名作家及TED TALK演講者賽門.西奈克說,本書是把人放在利益之上,卻又能同時讓所有人同時長期獲益的思考架構;行銷鬼才賽斯•高汀說,本書是任何關心世界未來的人的必讀之作;而我認為,每個人都該關心這世界的未來,誠如比爾蓋茲所說:「我感興趣的是未來,因為我的餘生會在那邊度過。」只要每個人都能轉變思維,世界一定能夠改變。
最後,本書書名,本來我想翻譯的是「許我們一個,這樣的未來」,雖然最後沒有被採用,但這是我想說的:希望世界上的每一個人,能夠共同創造書中所述的,這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