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淡江中文系系友、東亞漢學研究學會創會會長、日本長崎大學資深教授連清吉先生,即將於2021年3月於日本長崎大學榮退。感念連先生長年對台、日、中、韓等地的亞洲漢學界的貢獻、促進中文學界的國際化視野,同時積極提攜青年學者,由淡江中文系榮退教授周彥文先生主持,黃文倩副教授落實責編,出版《月掛汐越松:連清吉教授榮退紀念文集》,敬獻連清吉先生以酬至情,亦見證與銘刻一段東亞漢學研究學界的學術發展流變史。
目錄
序:迎接連清吉退休 龔鵬程
老同學
少年阿吉 沈志芳
祝願畏友 李京奎
雲捲雲舒 周彥文
學術交流
連清吉與國際朱子學會議 林慶彰
遊子歸故鄉──記清吉兄蒞彰師大客座半年 黃文吉
連清吉教授榮退憶往 周益忠
同事
東亞漢學研究學會與清吉教授 楊曉安
師友
人生奇景 周志文
清逸秀出皆噫氣,吉祥止止共忘機
──賀連清吉教授載譽退官 高柏園
月掛汐越松──像連先生這樣的人 江淑君
學問的執著與平凡的累積 曾守正
連清吉先生與環中國海研究學會 胡衍南
生命與學問的融通實踐 陳紹聖
讓典範與恩德永遠傳遞 李懿純
一期一會,且行且珍惜 戴華萱
走在他走過的路上 謝旻琪
關於連老師的二三事 陳昇輝
遙賀清吉師榮退 普義南
在水一方 黃文倩
學生
學恩 吳 鵬
躬體力行 沈日中
惟有師恩無窮期 季小暄
學而不厭悔人不倦 馬叢慧
與連老師結緣 梁
濤故事開始的地方 陳卓然
當路痴遇到嚮導 陳凌弘
如是自在,也就逍遙 賀 南
濃墨一筆 黃曉康
依依惜別情 劉 璐
致謝詞
附錄:連清吉先生學術履歷 連清吉
老同學
少年阿吉 沈志芳
祝願畏友 李京奎
雲捲雲舒 周彥文
學術交流
連清吉與國際朱子學會議 林慶彰
遊子歸故鄉──記清吉兄蒞彰師大客座半年 黃文吉
連清吉教授榮退憶往 周益忠
同事
東亞漢學研究學會與清吉教授 楊曉安
師友
人生奇景 周志文
清逸秀出皆噫氣,吉祥止止共忘機
──賀連清吉教授載譽退官 高柏園
月掛汐越松──像連先生這樣的人 江淑君
學問的執著與平凡的累積 曾守正
連清吉先生與環中國海研究學會 胡衍南
生命與學問的融通實踐 陳紹聖
讓典範與恩德永遠傳遞 李懿純
一期一會,且行且珍惜 戴華萱
走在他走過的路上 謝旻琪
關於連老師的二三事 陳昇輝
遙賀清吉師榮退 普義南
在水一方 黃文倩
學生
學恩 吳 鵬
躬體力行 沈日中
惟有師恩無窮期 季小暄
學而不厭悔人不倦 馬叢慧
與連老師結緣 梁
濤故事開始的地方 陳卓然
當路痴遇到嚮導 陳凌弘
如是自在,也就逍遙 賀 南
濃墨一筆 黃曉康
依依惜別情 劉 璐
致謝詞
附錄:連清吉先生學術履歷 連清吉
序
序
迎接連清吉退休
今年(2020年)春初,我正在北京避疫。有位湖南的喻科輝先生找到我,說他收藏了一幅張之淦老師1956 丙申年臘月寫贈羅理濤先生的橫幅。
我很驚喜,請他製了照片來,我協助點定。
原來是六首絕句,詩曰:「似說金門棲隱宜,漸從人海斷聞知。蹣跚莫怪無他詣,浪走千街故舊稀。」「 閔默鋒稜互黠癡,鬥君茶釅酒甜時。投壺電笑燈如雪,所欠長安旅夜詩。」「泉戶關河舊話長,南圖忍便說投荒。穀城蕎麥巴山雨,已費思量是異鄉。」「兵塵阻海思茫茫,饒蔣堅蒼郭慨慷。賸記歲寒相戒語,十年前已罪文章。」「絕勝鳴機夜課圖,丹青長白記江都。孝慈題詠吾何敢,觸筆心寒反哺烏。」「兒輩過從跡又新,喧嬉猛志各爭神。還鄉仗汝為長計,雞黍籃輿正有人。」
丙申恰好是我出生那年。那時老師違難來台的生活,過去我並不清楚,只知羅理濤先生有時會來老師家打麻將。但看了這些詩,再結合我幼年所見長輩之狀況,真是情景如在目前。
把我的體會跟喻先生說了,他也很有感觸,乃又賡續收求,果然又收到老師一幅對聯:「信有風雲動呼吸,散飄辭翰滿江湖。眉叔張之淦錄舊句」。此聯不知寫於何時,但一定寫於台灣,且可能作於晚年。而老師後來痛惜時事,把文稿都燒了。此數件墨寶居然能飄洋過海傳流於大陸他湖南老家,文字有靈,足資慶幸。
連清吉一定明白我為什麼要從張老師說起。
老師的經歷很傳奇,抗戰時即在軍事委員會供職,來台後則在總統府、中央黨部參贊樞機。雖是南圖投荒,終究周旋於「饒蔣堅蒼郭慨慷」之間,然而心氣不近王佐而近江湖,意量不在當世而在千秋。故後來隱於大黌,弦歌自樂,並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
師門裁成人才甚眾,其中,我與連清吉卻最為親近。
他剛考入淡江大學時,我們就認得了。交遊從論學開始,所以也最純粹。
一起去玩的只有一次,是兩個班級分別舉辦露營,而竟都選擇了去離淡水甚遠的臺北縣坪林。
北勢溪春水漾媚,對我魅惑非常,以致後來幾乎每個月都逃學往遊。直到畢業時各班級例行的「畢業旅行」,也被我改成翡翠水庫⎯鸕鶿潭⎯北勢溪縱走露營。
可見那一次春遊,對我真有靈魂洗滌之功。《文心雕龍.物色篇》感慨:「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我能感知物色、得益山川,則有賴於此。
那晚,星月淒迷,春寒料峭。連清吉持手電筒摸到上游我們營帳處,拉我去他們營地篝火唱樂,卻是十分的溫暖。直到現在,我想起他,第一個出現於腦海的形象,還是在篝火光影中的高季文。
那時,我們腦子裡其實還有更固定的圖景與未來意象:都已確定了要把學問之路走到底,繼續「沿溪行,忘路之遠近」。
所以回來以後,我們就都聽從了學長的建議,抱著虔敬和好奇的心情,商量了去選修張老師的課。
老師博雅宏深,開過許多課。如在泰山腳下隨處開井湧泉,任人汲飲。當時我正在詞章上用功,故選讀過六朝文、李商隱詩、東坡詩等課;連清吉上了的《呂氏春秋》、《戰國策》等卻沒去聽。
我後來在老師家讀到他一部分講稿和對《呂氏春秋》、《戰國策》的批註,無比欽服嘆惋。因而也就非常能理解連清吉後來篤志研究的心情。
他在張老師那裡獲得的治史方法和知識,後來也深受王邦雄老師欣賞,鼓勵他繼續深造。
但他去讀的東海大學碩士班,據魯實先老師跟我說,所長江舉謙的文字學只有零分。該校當時又無講述義理的教授,連清吉身處其間大概也很感苦惱。幸得張老師修書引介黃錦鋐老師指導他論文。黃老師也恰好是我在師大國文研究所的指導老師。所以我們繼續同門。
碩士畢業後他又由黃老師引介,負笈東瀛,入九州大學町田三郎先生門下,攻讀中國哲學博士。
這一路,我跟他彷彿有著命運共同體般的關係,緊緊繫於張老師身上。
老師和師母,待我們真如子姪。他跟高季文,每個週末都到老師書房聽講,我則是無節制地隨時登門,或陪老師聊天,或聽訓,或鑽進書房搜書。師母都一視同仁,饗以美食美酒。
那菜,遠勝臺北任何湘菜館,酒則一般都是金門高粱白金龍。老師豪飲,師母更勝,有次還告誡我:「你在外頭與人拼酒,除非是個豬。若在我這,則不要裝小腳」,於是我只能盡力追陪。談經論史,必盡其興。《詩經.大雅.既醉》曰:「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連清吉與我有同樣的體會。
老師關懷我們的,不只是學業。弟子們的生活狀況、家庭、婚姻、升學、就業、兒女,無不令他二老操心。
方今教育,無非是病梅館中拘攣根幹、捆束枝葉這一套。像老師這樣關懷學生,殷殷煦煦而能春風化雨者,也不能說就沒有;但桃李芳菲,多不過是養在自己這個盆子裡。盆栽倒也好看,卻只是小門戶大匡廓,長不成大樹。張老師獨到之處,是讓我們能在他這盆土裡紮根,然後蟄龍深入,破盆到地底去盤根錯節。所以其他人僅如蘇州香雪海之夭梅,我們卻能長成旁邊鄧禹祠的大柏樹。柏有「清、奇、古、怪」四象,連清吉獨得其清,我則作意好奇,頗為古怪。
學問之道,根於性氣,所以雖同師教,風格卻異。我老想著「我是夢中傳彩筆,要書奇字寄朝雲」的事,他則循良清正,善於紹述,頗能繼志發皇。
自1987年他去日本,迄今三十多年,幾乎每年都有新作問世。以黃錦鋐老師的莊子研究為線索,直探日本江戶以來的莊子學,然後往上擴及近代日本的經學研究、考證學風、京都中國學派,並對文化史學家內藤湖南、文學史家吉川幸次郎都有精彩的個案研究。這方面,他顯然又是町田三郎先生最好的紹述者。
町田先生出身日本東北大學。該校是先秦諸子研究的重鎮,武內義雄啟其端,金谷治繼之,潛心於周秦兩漢。町田先生後來主持九州大學,更是把武內、金谷二氏所開創先秦諸子研究和日本漢學史結合了起來。
連清吉的路數也是如此,但他漸漸由思想史擴大到整個漢學領域,也關注到杜詩研究等文學領域,實是在町田先生基礎上的突破。而且後期愈來愈能超跡取神,從具體問題上升於史觀的討論,寖寖乎大家矣!
他認為京都學派內藤湖南所提出的「螺旋循環史觀」,過去都認為是在反駁當時歐洲學者的 「中國文明停滯論」,而其實該史觀在當今的現實意義更大。因為文化的傳播既非直線的單方向傳播,也非閉環型的循環。若說閉環型,則會模糊文化傳播起點,也否認了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不斷改良。螺旋循環史觀的意義,在於強調文化會由其中心地區逐步向周邊地區正向傳播,周邊地區在接受之後也會逐漸產生文化自覺,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並向原來文化中心的逆向回流。他願意借這個模式來解釋中國和周邊國家的歷史關係,也期待未來文化之交流循環。
他不止是書齋裡的學者,所以在中日學術交流之實踐方面,十分輝煌。環太平洋學會、東亞漢學會議都是他主推的;協調淡江大學等兩岸機構與日本學界互動,亦是波瀾壯闊,年有新猷。
他這些活動,我偶或參與、唱和,輒感意味盎然。當年張老師和師母送他去日本時,對他的期許,我覺得他都做到了。方今台灣學界,力能如此者,不作第二人想。
當然,宮崎市定的中國史學、神田喜一郎的日本漢文學,與他的學脈不接,他未能深究;日本漢學家首倡的中國戲曲雜劇和古典小說的研究,他也較少染指,故全豹之窺,猶有待於方來。可是志皓行潔,黽勉專力於學問至此,巍然大成,真有佛家所謂“不負如來”之況味,我是虔心敬佩的。
聽說他要退休,那尤其好啦!擺脫俗務,重返初服,是我們讀書人的夢想。我已規劃了國內國外幾個如坪林北勢溪那樣的山巔海涯,正等著與他再去玩玩,順便再論論學。
迎接連清吉退休
今年(2020年)春初,我正在北京避疫。有位湖南的喻科輝先生找到我,說他收藏了一幅張之淦老師1956 丙申年臘月寫贈羅理濤先生的橫幅。
我很驚喜,請他製了照片來,我協助點定。
原來是六首絕句,詩曰:「似說金門棲隱宜,漸從人海斷聞知。蹣跚莫怪無他詣,浪走千街故舊稀。」「 閔默鋒稜互黠癡,鬥君茶釅酒甜時。投壺電笑燈如雪,所欠長安旅夜詩。」「泉戶關河舊話長,南圖忍便說投荒。穀城蕎麥巴山雨,已費思量是異鄉。」「兵塵阻海思茫茫,饒蔣堅蒼郭慨慷。賸記歲寒相戒語,十年前已罪文章。」「絕勝鳴機夜課圖,丹青長白記江都。孝慈題詠吾何敢,觸筆心寒反哺烏。」「兒輩過從跡又新,喧嬉猛志各爭神。還鄉仗汝為長計,雞黍籃輿正有人。」
丙申恰好是我出生那年。那時老師違難來台的生活,過去我並不清楚,只知羅理濤先生有時會來老師家打麻將。但看了這些詩,再結合我幼年所見長輩之狀況,真是情景如在目前。
把我的體會跟喻先生說了,他也很有感觸,乃又賡續收求,果然又收到老師一幅對聯:「信有風雲動呼吸,散飄辭翰滿江湖。眉叔張之淦錄舊句」。此聯不知寫於何時,但一定寫於台灣,且可能作於晚年。而老師後來痛惜時事,把文稿都燒了。此數件墨寶居然能飄洋過海傳流於大陸他湖南老家,文字有靈,足資慶幸。
連清吉一定明白我為什麼要從張老師說起。
老師的經歷很傳奇,抗戰時即在軍事委員會供職,來台後則在總統府、中央黨部參贊樞機。雖是南圖投荒,終究周旋於「饒蔣堅蒼郭慨慷」之間,然而心氣不近王佐而近江湖,意量不在當世而在千秋。故後來隱於大黌,弦歌自樂,並以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為樂。
師門裁成人才甚眾,其中,我與連清吉卻最為親近。
他剛考入淡江大學時,我們就認得了。交遊從論學開始,所以也最純粹。
一起去玩的只有一次,是兩個班級分別舉辦露營,而竟都選擇了去離淡水甚遠的臺北縣坪林。
北勢溪春水漾媚,對我魅惑非常,以致後來幾乎每個月都逃學往遊。直到畢業時各班級例行的「畢業旅行」,也被我改成翡翠水庫⎯鸕鶿潭⎯北勢溪縱走露營。
可見那一次春遊,對我真有靈魂洗滌之功。《文心雕龍.物色篇》感慨:「屈平所以能洞監風騷之情者,抑亦江山之助乎!」我能感知物色、得益山川,則有賴於此。
那晚,星月淒迷,春寒料峭。連清吉持手電筒摸到上游我們營帳處,拉我去他們營地篝火唱樂,卻是十分的溫暖。直到現在,我想起他,第一個出現於腦海的形象,還是在篝火光影中的高季文。
那時,我們腦子裡其實還有更固定的圖景與未來意象:都已確定了要把學問之路走到底,繼續「沿溪行,忘路之遠近」。
所以回來以後,我們就都聽從了學長的建議,抱著虔敬和好奇的心情,商量了去選修張老師的課。
老師博雅宏深,開過許多課。如在泰山腳下隨處開井湧泉,任人汲飲。當時我正在詞章上用功,故選讀過六朝文、李商隱詩、東坡詩等課;連清吉上了的《呂氏春秋》、《戰國策》等卻沒去聽。
我後來在老師家讀到他一部分講稿和對《呂氏春秋》、《戰國策》的批註,無比欽服嘆惋。因而也就非常能理解連清吉後來篤志研究的心情。
他在張老師那裡獲得的治史方法和知識,後來也深受王邦雄老師欣賞,鼓勵他繼續深造。
但他去讀的東海大學碩士班,據魯實先老師跟我說,所長江舉謙的文字學只有零分。該校當時又無講述義理的教授,連清吉身處其間大概也很感苦惱。幸得張老師修書引介黃錦鋐老師指導他論文。黃老師也恰好是我在師大國文研究所的指導老師。所以我們繼續同門。
碩士畢業後他又由黃老師引介,負笈東瀛,入九州大學町田三郎先生門下,攻讀中國哲學博士。
這一路,我跟他彷彿有著命運共同體般的關係,緊緊繫於張老師身上。
老師和師母,待我們真如子姪。他跟高季文,每個週末都到老師書房聽講,我則是無節制地隨時登門,或陪老師聊天,或聽訓,或鑽進書房搜書。師母都一視同仁,饗以美食美酒。
那菜,遠勝臺北任何湘菜館,酒則一般都是金門高粱白金龍。老師豪飲,師母更勝,有次還告誡我:「你在外頭與人拼酒,除非是個豬。若在我這,則不要裝小腳」,於是我只能盡力追陪。談經論史,必盡其興。《詩經.大雅.既醉》曰:「既醉以酒,既飽以德,君子萬年,介爾景福」,連清吉與我有同樣的體會。
老師關懷我們的,不只是學業。弟子們的生活狀況、家庭、婚姻、升學、就業、兒女,無不令他二老操心。
方今教育,無非是病梅館中拘攣根幹、捆束枝葉這一套。像老師這樣關懷學生,殷殷煦煦而能春風化雨者,也不能說就沒有;但桃李芳菲,多不過是養在自己這個盆子裡。盆栽倒也好看,卻只是小門戶大匡廓,長不成大樹。張老師獨到之處,是讓我們能在他這盆土裡紮根,然後蟄龍深入,破盆到地底去盤根錯節。所以其他人僅如蘇州香雪海之夭梅,我們卻能長成旁邊鄧禹祠的大柏樹。柏有「清、奇、古、怪」四象,連清吉獨得其清,我則作意好奇,頗為古怪。
學問之道,根於性氣,所以雖同師教,風格卻異。我老想著「我是夢中傳彩筆,要書奇字寄朝雲」的事,他則循良清正,善於紹述,頗能繼志發皇。
自1987年他去日本,迄今三十多年,幾乎每年都有新作問世。以黃錦鋐老師的莊子研究為線索,直探日本江戶以來的莊子學,然後往上擴及近代日本的經學研究、考證學風、京都中國學派,並對文化史學家內藤湖南、文學史家吉川幸次郎都有精彩的個案研究。這方面,他顯然又是町田三郎先生最好的紹述者。
町田先生出身日本東北大學。該校是先秦諸子研究的重鎮,武內義雄啟其端,金谷治繼之,潛心於周秦兩漢。町田先生後來主持九州大學,更是把武內、金谷二氏所開創先秦諸子研究和日本漢學史結合了起來。
連清吉的路數也是如此,但他漸漸由思想史擴大到整個漢學領域,也關注到杜詩研究等文學領域,實是在町田先生基礎上的突破。而且後期愈來愈能超跡取神,從具體問題上升於史觀的討論,寖寖乎大家矣!
他認為京都學派內藤湖南所提出的「螺旋循環史觀」,過去都認為是在反駁當時歐洲學者的 「中國文明停滯論」,而其實該史觀在當今的現實意義更大。因為文化的傳播既非直線的單方向傳播,也非閉環型的循環。若說閉環型,則會模糊文化傳播起點,也否認了文化在傳播過程中的不斷改良。螺旋循環史觀的意義,在於強調文化會由其中心地區逐步向周邊地區正向傳播,周邊地區在接受之後也會逐漸產生文化自覺,進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並向原來文化中心的逆向回流。他願意借這個模式來解釋中國和周邊國家的歷史關係,也期待未來文化之交流循環。
他不止是書齋裡的學者,所以在中日學術交流之實踐方面,十分輝煌。環太平洋學會、東亞漢學會議都是他主推的;協調淡江大學等兩岸機構與日本學界互動,亦是波瀾壯闊,年有新猷。
他這些活動,我偶或參與、唱和,輒感意味盎然。當年張老師和師母送他去日本時,對他的期許,我覺得他都做到了。方今台灣學界,力能如此者,不作第二人想。
當然,宮崎市定的中國史學、神田喜一郎的日本漢文學,與他的學脈不接,他未能深究;日本漢學家首倡的中國戲曲雜劇和古典小說的研究,他也較少染指,故全豹之窺,猶有待於方來。可是志皓行潔,黽勉專力於學問至此,巍然大成,真有佛家所謂“不負如來”之況味,我是虔心敬佩的。
聽說他要退休,那尤其好啦!擺脫俗務,重返初服,是我們讀書人的夢想。我已規劃了國內國外幾個如坪林北勢溪那樣的山巔海涯,正等著與他再去玩玩,順便再論論學。
龔鵬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9折$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