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有這樣一種說法:一個城市的文化價值取決於其建築的質量,建築以空間的形式展現當地推崇的哲學內涵,以具象和象徵性的形式承載和見證城市的歷史。還有一種說法: 一切歷史都是由當代人所創造的,之所以稱之為歷史,是因為當代人的創造必須由後人審視。誠如斯言。由此可見,開展建築藝術的數字化傳承與保護工作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價值,還具有時代意義。
湘南,即湖南南部的統稱,具體而言,包括整個郴州和永州以及衡陽南部的耒陽、常寧。所謂古民居,在本書中是指至少歷經百年,且具有一定歷史文化意義和藝術價值的古建築。湘南地區保留有大量極具地域文化特徵的明清時期古民居等建築物。雖然湘南地區古民居不一定比其他歷史文化中心區域的古民居建築更具知名度,但因為其處於中原文化與嶺南文化交融的獨特歷史文化地理位置,尤其該地區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所以其包括古民居建築等在內的藝術具有獨特的文化印記。
湘南古民居泥塑藝術最初源於實用防水功能。為了防止雨水從外牆滲透至室內,在檐口粉刷砂漿物,但隨著技藝的成熟和審美需求的變化,泥塑的造型和色彩又有了美化和裝飾建築的效果。隨著時間的流逝,在湘南古民居的建築造型中,泥塑成為建築造型的關鍵,不僅是因為泥塑的實用防水功能,也在於其生動、鮮活、造型各異的藝術形象。在傳統的湘南建築藝術審美思維和普通民眾的觀念中,泥塑既是建築美學的點睛之筆,也是房屋主人身分的象徵。
湘南古民居的泥塑往往採用軟體材料,如泥土、石灰、糯米粉、貝殼、桐油等。這些軟體材料首先通過堆塑的方式呈現立體效果,其次利用傳統燒制技術或風干成型,最後在其表面繪以顔色,形成該建築形式最有代表性的裝飾物。
湘南泥塑藝術用料特殊,造型豐富美觀,承載著所處地域的文化特徵。研究湘南古民居的泥塑,不僅要把握其藝術形式、藝術特徵,也要挖掘這種藝術形式背後蘊藏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最終要把這種即將淹沒在歷史塵埃中的獨特的美,呈現並應用到當代人的生活中,使生於斯長於斯的人們,念兹在兹,傳承發展。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走出了村落,離開了故土,曾經不僅給主人帶來榮耀也潛藏著個人、家庭、家族、民族的文化符號的建築,連同其上的泥塑,一天天破敗,一天天走向消亡。面對這種情形,總有一種不可挽留、欲留難存的遺憾與尷尬!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現如今,數字和網絡技術已使這種文化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創新和應用也成為可能。
筆者借鑑國內外數字化保護文化遺產的先進成果,試圖探索一條湘南古民居泥塑數字化保護與開發的新路。本書作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課題「基於數字化的湘南古民居泥塑藝術保護與傳承」結題成果,就是對這種探索的理論思考和實踐研究的集成。
李麗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