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對於全球設計圈而言,2019年是意義非凡的一年,也是悲痛不捨的一年。
除了「包浩斯一百周年」及「達文西冥誕五百周年」這兩大盛事,引領我們重新思考美學變革所帶來的跨時代意義;與此同時,我們也失去了「時尚大帝Karl
Lagerfeld」及「現代建築泰斗貝聿銘」兩大設計界的巨星。細膩爬梳時間巨輪刻劃下的精神文明,以及出自大師之手、極富價值的標誌性設計,總能嗅到一股奮力突圍的渴望,而這股關鍵的力量來自於──「設計」。它以靈活的、多變的、可適性的審美型態,在動盪不安的時代裡,一次又一次地剝開社會層層問題,找尋最佳的解決方式。
經過一整年設計大事件的深度追蹤報導,不禁讓我想起貝聿銘先生的一番言論,他曾言:「在面對創作過程中的困難與挑戰,甚至是外界的質疑時,我從來沒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因為我一直沉浸在如何解決問題。」我想,堅毅而充滿自信,享受解決問題這件事,就是身為設計師應有的態度。也因此,《2020住宅美學年鑑》除了藉由35個住宅及商業空間的設計實例,歸整出人真實的情感與訴求,編輯團隊也特地採訪了12位臺灣設計師,帶你理解如何建立設計思維、洞察他人需求,並從中找尋關鍵變量,藉此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回望2019年至2020年設計圈的變化,有些過往的輝煌歷史再度被頌讚,有些新觀點與趨勢必須被重視,更有些人值得我們景仰尊敬。站在辭舊迎新、承先啟後的分水嶺,我們期許「設計」循著時間的長河,持續為2020全新的一年帶來更多的啟發與正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