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各篇文字,都能推動讀者「vicarious」地欣賞古今中外的藝術家與風土人情,自行在心中有創意地燃亮感受。當中不少簡截精僻的記述,寫及的都是著名哲學家與藝術家(主要是作家),從十四世紀意大利的薄伽丘(〈薄伽丘一日譚〉)、十九世紀德國的尼采(〈打一個噴嚏結識尼采〉),說到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加拿大的門羅(〈門可羅艾麗絲〉),還有日本的夏目潄石(〈夏目秋波〉)和島崎藤村(〈黎明前拼貼島崎藤村〉),中國的曹雪芹(〈紅樓外的綠洋〉)、魯迅(〈老虎尾巴動土〉)、老舍(〈老舍開小差〉)和茅盾(〈聽靜默說茅盾〉),還有我們的西西(〈看西西的新房子〉)、吳煦斌(〈作家藏品一覽——看《恍惚的,遙達的,隨即又散了》展〉)和也斯(〈在馬蒂斯旺斯教堂捧讀也斯〉),等等;以上列舉的作家,還不及書中提到的一半,可見本書如何縱橫馳騁於時間與空間、國族與文化。書中文章常常以作者到訪藝術家故居為主題,作者會細緻入微地描寫途上所見所聽,無論路上交通還是故居小擺設與房間設計,並提及藝術家創作與生平,寓嘆謂和賞識於眼前事物。字裏行間還可能蘊含對藝術家時代的感慨,例如〈塔裏的男人〉寫瑞典戲劇家史特林堡,談及他曾經有反猶太主義傾向,還好晚年改變了觀點……當年(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正是瀰漫種族與性別的偏見,你可以說文中的幾句帶過,是對歷史作微言大義的側寫。整本書都充滿類似的觀察,讀後教人回味再三。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惟得
散文及小說作者,也從事翻譯,現居加拿大。
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多刊於《大拇指週報》,並任該刊書話版編輯。
一九八〇年代初為《香港時報》及《號外》撰寫專欄,一九八四年赴美求學,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九九〇年代重新寫作,文稿散見《明報》、《信報》、《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叢書,近年著作多發表於《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大頭菜文藝月刊》及《別字網志》,小說〈十八相送〉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〇六—二〇〇七》(二〇一三年),小說〈長壽麪之味〉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一三—二〇一四》(二〇一八年),著有短篇小說集《請坐》(二〇一四年,素葉出版社)、《亦蜿蜒》(二〇一八年,初文出版社);散文集《字的華爾滋》(二〇一六年,練習文化實驗室);電影散文集《戲謔麥加芬》(二〇一七年,文化工房)。
惟得
散文及小說作者,也從事翻譯,現居加拿大。
一九七〇年代開始創作小說,多刊於《大拇指週報》,並任該刊書話版編輯。
一九八〇年代初為《香港時報》及《號外》撰寫專欄,一九八四年赴美求學,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一九九〇年代重新寫作,文稿散見《明報》、《信報》、《蘋果日報》和香港電影資料館叢書,近年著作多發表於《香港文學》、《城市文藝》、《大頭菜文藝月刊》及《別字網志》,小說〈十八相送〉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〇六—二〇〇七》(二〇一三年),小說〈長壽麪之味〉收錄於《香港短篇小說選二〇一三—二〇一四》(二〇一八年),著有短篇小說集《請坐》(二〇一四年,素葉出版社)、《亦蜿蜒》(二〇一八年,初文出版社);散文集《字的華爾滋》(二〇一六年,練習文化實驗室);電影散文集《戲謔麥加芬》(二〇一七年,文化工房)。
序
序
惟伽里渥斯的得著
英語有一個形容詞「v i c a r i o u s 」,我素來覺得很有趣。網上《劍橋字典》給它的解釋,是「以看、聽或讀去體驗別人的活動,而非親自進行那些活動」,也就是「安樂椅上的旅行家」之類。「安樂椅上的旅行家」這句話,好像有貶義:人家揹著行囊流汗走路和擠交通公具,v i c a r i o u s 者則優閒地旁觀一幕幕掙扎,可說既懶且「宅」。最極端的例子,是觀看體育活動,例如足球。你半躺在舒適的沙發上,呷著啤酒或汽水,定睛注目於電視熒光屏;熒光屏上兩隊各十一人,則在九十分鐘之間於綠茵場上來回奔走,為了將一個球送到敵方龍門裏而傾盡全力,在所不惜。你做觀眾的,可不是v i c a r i o u s 地感受別人的戲劇?
我不是剛說「戲劇」嗎?戲劇卻正是要觀看的。一臺戲沒有了觀眾,也不知還是否符合「戲」的定義。原來生命中有很多活動,是必須有人去當v i c a r i o u s 的角色的。又以旅遊為例:旅行家以至探險家歷盡艱辛遍訪異境之後,當會很希望別人知道他們的事蹟,或與別人分享他們的遭遇;亦即是說,他們會很歡迎v i c a r i o u s 的觀眾。再延伸出去,一切藝術都有v i c a r i o u s 的成份。無論看畫、聽音樂、看電影、看舞台劇、讀小說、讀散文——包括惟得先生《路從書上起》的文字遊歷——都是安坐家中,v i c a r i o u s 地隔著不同媒體,體驗別人的觀感。
王國維曾以「隔」與「不隔」論詩。誠然,從創作者如何道出個人性情的角度看,「隔」與「不隔」是有境界之別的。但是,從觀者的角度看,欣賞藝術總有基本上的、v i c a r i o u s 的「隔」。我們何嘗不可以視「隔」為一種樂趣,甚至一種藝術?譬如閱讀的過程,總包括讀者受文字刺激而在心中燃亮感受,二次創造自我體驗;而一切創造,都可以視為藝術。
本書各篇文字,都能推動讀者v i c a r i o u s 地欣賞古今中外的藝術家與風土人情,自行在心中有創意地燃亮感受。當中不少簡截精僻的記述,寫及的都是著名哲學家與藝術家(主要是作家),從十四世紀意大利的薄伽丘(〈薄伽丘一日譚〉)、十九世紀德國的尼采(〈打一個噴嚏結識尼采〉),說到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加拿大的門羅(〈門可羅艾麗絲〉),還有日本的夏目潄石(〈夏目秋波〉)和島崎藤村(〈黎明前拼貼島崎藤村〉),中國的曹雪芹(〈紅樓外的綠洋〉)、魯迅(〈老虎尾巴動土〉)、老舍(〈老舍開小差〉)和茅盾(〈聽靜默說茅盾〉),還有我們的西西(〈看西西的新房子〉)、吳煦斌(〈作家藏品一覽——看《恍惚的,遙達的,隨即又散了》展〉)和也斯(〈在馬蒂斯旺斯教堂捧讀也斯〉),等等;以上列舉的作家,還不及書中提到的一半,可見本書如何縱橫馳騁於時間與空間、國族與文化。書中文章常常以作者到訪藝術家故居為主題,作者會細緻入微地描寫途上所見所聽,無論路上交通還是故居小擺設與房間設計,並提及藝術家創作與生平,寓嘆謂和賞識於眼前事物。字裏行間還可能蘊含對藝術家時代的感慨,例如〈塔裏的男人〉寫瑞典戲劇家史特林堡,談及他曾經有反猶太主義傾向,還好晚年改變了觀點……當年(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正是瀰漫種族與性別的偏見,你可以說文中的幾句帶過,是對歷史作微言大義的側寫。整本書都充滿類似的觀察,讀後教人回味再三。
想深一點,本書其實有特別多層次的v i c a r i o u s 元素。首先,是過去或現在的藝術家觀看生活後的創作;然後,是本書作者觀看藝術家的創作和他們留下的生活足跡;再然後,是我們讀者觀看作者觀看藝術家的創作和生活足跡後寫下的文字。換個說法,就像是一個人看一幅畫,畫中又有一個人看一幅畫,畫中之畫卻還有另一人看一幅畫中之畫中之畫!本書還有一篇文章〈幽靈國度〉,是作者寫同事往印度旅行時發給他的電郵記述,亦即是連旅遊的人也不是作者,v i c a r i o u s 更添一層。然而,這才是趣味所在:不同的視點、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詮釋,在層層觀者之間互相對照、共同參詳、互相對話,交織複式、綿密的靈性音樂,締造我們這些「終端v i c a r i o u s 」參與者的享受。
若你認為我說得無必要地複雜,不妨現在就翻到正文看看!畢竟,無論你管或不管不同的v i c a r i o u s 層次,本書各篇文字都可堪咀嚼,例如〈不易預卜的劇作先生〉繪形繪聲地形容一個似乎不太認識易卜生的「導遊小夥子」,或者〈作家藏品一覽——看《恍惚的,遙達的,隨即又散了》展〉透過白描展品抒發情思,都非常好看,亦有輕輕的幽默感,像是細膩清醇之餘也散發芳香氣泡的意大利P r o s e c c o 酒。
而我還未說到書末的一組臺灣遊記文章——沒有了藝術家主角,而代之以土地、文化、生活,從旅遊車拋錨說到湖光山色和百貨公司,直至全書壓卷之章,敘述在旅途上買瑪瑙玉鐲送給母親的前後,字句融貫觀察和情思,亦好讓我們讀者不斷二次感受充滿色彩的體歷,繼續v i c a r i o u s 。
純作音譯的話,英文的「v i c a r i o u s 」或可變為中文的「惟伽里渥斯」。既然如此,亦姑以本書不少篇章的起題方式,將作者「惟得」二字嵌於本文題目,聊博各位一粲,拋此試筆之磚,忝引讀者賞覽惟得先生珠玉之文。
惟伽里渥斯的得著
英語有一個形容詞「v i c a r i o u s 」,我素來覺得很有趣。網上《劍橋字典》給它的解釋,是「以看、聽或讀去體驗別人的活動,而非親自進行那些活動」,也就是「安樂椅上的旅行家」之類。「安樂椅上的旅行家」這句話,好像有貶義:人家揹著行囊流汗走路和擠交通公具,v i c a r i o u s 者則優閒地旁觀一幕幕掙扎,可說既懶且「宅」。最極端的例子,是觀看體育活動,例如足球。你半躺在舒適的沙發上,呷著啤酒或汽水,定睛注目於電視熒光屏;熒光屏上兩隊各十一人,則在九十分鐘之間於綠茵場上來回奔走,為了將一個球送到敵方龍門裏而傾盡全力,在所不惜。你做觀眾的,可不是v i c a r i o u s 地感受別人的戲劇?
我不是剛說「戲劇」嗎?戲劇卻正是要觀看的。一臺戲沒有了觀眾,也不知還是否符合「戲」的定義。原來生命中有很多活動,是必須有人去當v i c a r i o u s 的角色的。又以旅遊為例:旅行家以至探險家歷盡艱辛遍訪異境之後,當會很希望別人知道他們的事蹟,或與別人分享他們的遭遇;亦即是說,他們會很歡迎v i c a r i o u s 的觀眾。再延伸出去,一切藝術都有v i c a r i o u s 的成份。無論看畫、聽音樂、看電影、看舞台劇、讀小說、讀散文——包括惟得先生《路從書上起》的文字遊歷——都是安坐家中,v i c a r i o u s 地隔著不同媒體,體驗別人的觀感。
王國維曾以「隔」與「不隔」論詩。誠然,從創作者如何道出個人性情的角度看,「隔」與「不隔」是有境界之別的。但是,從觀者的角度看,欣賞藝術總有基本上的、v i c a r i o u s 的「隔」。我們何嘗不可以視「隔」為一種樂趣,甚至一種藝術?譬如閱讀的過程,總包括讀者受文字刺激而在心中燃亮感受,二次創造自我體驗;而一切創造,都可以視為藝術。
本書各篇文字,都能推動讀者v i c a r i o u s 地欣賞古今中外的藝術家與風土人情,自行在心中有創意地燃亮感受。當中不少簡截精僻的記述,寫及的都是著名哲學家與藝術家(主要是作家),從十四世紀意大利的薄伽丘(〈薄伽丘一日譚〉)、十九世紀德國的尼采(〈打一個噴嚏結識尼采〉),說到二十世紀與二十一世紀加拿大的門羅(〈門可羅艾麗絲〉),還有日本的夏目潄石(〈夏目秋波〉)和島崎藤村(〈黎明前拼貼島崎藤村〉),中國的曹雪芹(〈紅樓外的綠洋〉)、魯迅(〈老虎尾巴動土〉)、老舍(〈老舍開小差〉)和茅盾(〈聽靜默說茅盾〉),還有我們的西西(〈看西西的新房子〉)、吳煦斌(〈作家藏品一覽——看《恍惚的,遙達的,隨即又散了》展〉)和也斯(〈在馬蒂斯旺斯教堂捧讀也斯〉),等等;以上列舉的作家,還不及書中提到的一半,可見本書如何縱橫馳騁於時間與空間、國族與文化。書中文章常常以作者到訪藝術家故居為主題,作者會細緻入微地描寫途上所見所聽,無論路上交通還是故居小擺設與房間設計,並提及藝術家創作與生平,寓嘆謂和賞識於眼前事物。字裏行間還可能蘊含對藝術家時代的感慨,例如〈塔裏的男人〉寫瑞典戲劇家史特林堡,談及他曾經有反猶太主義傾向,還好晚年改變了觀點……當年(十九、二十世紀之交)的歐洲,正是瀰漫種族與性別的偏見,你可以說文中的幾句帶過,是對歷史作微言大義的側寫。整本書都充滿類似的觀察,讀後教人回味再三。
想深一點,本書其實有特別多層次的v i c a r i o u s 元素。首先,是過去或現在的藝術家觀看生活後的創作;然後,是本書作者觀看藝術家的創作和他們留下的生活足跡;再然後,是我們讀者觀看作者觀看藝術家的創作和生活足跡後寫下的文字。換個說法,就像是一個人看一幅畫,畫中又有一個人看一幅畫,畫中之畫卻還有另一人看一幅畫中之畫中之畫!本書還有一篇文章〈幽靈國度〉,是作者寫同事往印度旅行時發給他的電郵記述,亦即是連旅遊的人也不是作者,v i c a r i o u s 更添一層。然而,這才是趣味所在:不同的視點、不同的感受、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詮釋,在層層觀者之間互相對照、共同參詳、互相對話,交織複式、綿密的靈性音樂,締造我們這些「終端v i c a r i o u s 」參與者的享受。
若你認為我說得無必要地複雜,不妨現在就翻到正文看看!畢竟,無論你管或不管不同的v i c a r i o u s 層次,本書各篇文字都可堪咀嚼,例如〈不易預卜的劇作先生〉繪形繪聲地形容一個似乎不太認識易卜生的「導遊小夥子」,或者〈作家藏品一覽——看《恍惚的,遙達的,隨即又散了》展〉透過白描展品抒發情思,都非常好看,亦有輕輕的幽默感,像是細膩清醇之餘也散發芳香氣泡的意大利P r o s e c c o 酒。
而我還未說到書末的一組臺灣遊記文章——沒有了藝術家主角,而代之以土地、文化、生活,從旅遊車拋錨說到湖光山色和百貨公司,直至全書壓卷之章,敘述在旅途上買瑪瑙玉鐲送給母親的前後,字句融貫觀察和情思,亦好讓我們讀者不斷二次感受充滿色彩的體歷,繼續v i c a r i o u s 。
純作音譯的話,英文的「v i c a r i o u s 」或可變為中文的「惟伽里渥斯」。既然如此,亦姑以本書不少篇章的起題方式,將作者「惟得」二字嵌於本文題目,聊博各位一粲,拋此試筆之磚,忝引讀者賞覽惟得先生珠玉之文。
麥華嵩
二〇二〇年二月
二〇二〇年二月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261
-
新書79折$261
-
新書85折$281
-
新書9折$297
-
新書9折$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