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印尼轄下一萬七千多個島嶼,橫跨亞洲和大洋洲,號稱「萬島之國」,是世界上最多島嶼的國家。印尼人口將近3億,居世界第四位,其中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信仰伊斯蘭教,也是伊斯蘭教民最多的國家。再者,印尼管控麻六甲海峽,1970年代爆發能源危機之後,戰略地位更形重要。晚近印尼對西方國家採取較開放友善的態度,居然也曾經一度成為伊斯蘭基本教義派恐怖攻擊的目標。印尼在東南亞國家協會(東協)也是最大國和最大經濟體,亦是二十國集團(G-20)之一,相當程度代表東協的利益,在東協國際政治和經濟事務動見觀瞻。
大陸與印尼有著長久關係,同樣是人口眾多的大國,加以地緣政治和經濟地位均快速提升,彼此密切的政治交往始於1950年代。1945年印尼甫脫離荷蘭殖民統治獲得獨立,早在1950年4月便與北京建交,當權的蘇卡諾政府標榜和西方殖民主義維持距離,醞釀包括中國、印尼、埃及、印度、緬甸等共三十個國家參加了1955 年4
月的萬隆會議,是為第一次「亞非會議」。會議提出了處理國際關係的十項原則,體現了亞非人民為反帝反殖、爭取民族獨立、維護世界和平而團結合作、共同鬥爭的願望,當時被稱為「萬隆精神」。
即使如此,印尼和中共之間關係也非平靜無波,蓋因1965年9月30日印尼發生了企圖推翻蘇卡諾的政變,而印尼共產黨涉入其中。蘇哈托以軍事強人的身分彌平政變,1967年蘇卡諾被解職、蘇哈托擔任代理總統之後,旋於1967年擔任總統,並斷絕和中共的外交關係。雅加達與北京在長時間的隔閡下,直至1990年8月才恢復外交關係,兩國關係演變,我算略知一二。
我認識鄧克禮先生在十多年前,當時他在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進修並選修我的「國際關係」課程。他曾有擔任公職外派印尼經驗,因此克禮的印尼文聽說寫均流利。克禮因為在職進修,相當珍視重回校園的機緣,特別勤奮努力、積累了紮實的心得,我也深深肯定克禮的學習精神。
多年之後他又以在職生身分,考進本校東亞研究所博士班就讀,並且請我擔任博士論文指導教授,我和克禮切磋學問至感愉快。他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印尼對中國大陸外交政策(2006 至2016):『互助合作』的視角」,口試後再經修補潤飾,《神鷹眼裡的巨龍:印尼對中國外交的文化視角》便成為本書的新名字。當然「巨龍」代表中國、而「神鷹」即是印尼人的自畫像,兩者代表雙方,至是允當。
克禮認為印尼外交存在「互助合作」的精神和傳統,包括提供回饋、強者扶弱、及利益共享的概念與行為。他的論述,涵蓋範圍從1950年代的中共印尼共同推動不結盟運動的緊密關係、歷經長達三十年的關係凍結、乃至雙方復交後迄今建立的「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可謂相當完備與全面。
印尼已是舉世矚目的成長大國,在國際事務扮演吃重的角色。中國大陸也正在習近平主導下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積極加強和東協與印尼的關係,緊密的相互依賴網絡也正在建構—印尼就在「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咽喉地位!印尼怎樣看待崛起的中國大陸、以及怎樣處理她和北京的關係,是印尼外交的重心,也想必是眾多讀者所關心。
鄧克禮博士兼有國際關係學理訓練和印尼文的語言專長,經他著墨,必是佳作。我極力向讀者們推薦這本書領略「神鷹和巨龍」如何共舞,並樂為之序。
李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