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歷史是客觀的存在,但用文字寫出來的歷史其實從來都不客觀。
從《尚書》開始,《春秋三傳》、《史記》、《漢書》、《資治通鑑》,再到後來的《通典》、《文獻通考》,每部歷史其實都是一個建立在客觀之上的主觀存在。作者個人的色彩必定也會融入他所描述歷史的文字中。
如果描述出來的歷史純粹客觀了,反而沒有意思,同時也失去其價值了。讀史,有時候其實是在讀人,讀《史記》是在讀它背後的司馬遷,讀《漢書》是在讀它背後的班固,明明講的是同樣的故事,但給人的感受截然不同,如果再去看《資治通鑑》中漢代的部分,又是另一番氣象,因為那背後是司馬光。
這才是歷史真正的魅力所在。
大家如此,通俗化寫歷史小說的人也是如此,看《明朝那些事兒》,雖然看的是明朝的故事,但其實接受的是當年明月的明朝世界,並不是歷史上真正的明朝。
所以我要給大家呈現的是一個軒轅之秋的漢代世界,這個世界也許膚淺,也許太過通俗,也許還有些錯誤,但它絕對會是一個完整而有趣的漢代世界,九分的真實歷史,一分的演繹。
就像羅貫中給大家呈現的三國世界一樣,雖然那不是真實的三國歷史,但他保留了絕大部分的史實,也進行了一些趣味化的演繹。其實在寫作的過程中,我一直琢磨於「史實」與「故事趣味性」之間的取捨。作為一部通俗化的歷史小說,書中肯定得有一些演繹的成分,但我又不甘於讓自己的書太過「庸俗化」。
對於我的取捨,如果大家有不同的看法,還望諒解。
《漢興八十年》採用的是編年體的寫法,希望能給讀者一個更加清晰的歷史年代脈絡的定位。
之前我在讀《資治通鑑》的時候,沒有體會到司馬光在史料選擇上的考究,可這次編年體的寫作過程卻讓我深深地感受到,《資治通鑑》每一年的史料選擇都精巧至極,細細體會後令人回味無窮。
我的程度和司馬光自然是差了不知道多少光年,但在史料的選擇上也花了不少心思,不過和司馬光「資治」的定位不同,通俗化講歷史的書更多地考慮了故事的邏輯性和趣味性。
一本寫漢代歷史的書,為什麼我沒有選在某個皇帝駕崩的時間點截稿,而要掐頭去尾地描述從秦末到漢武帝元光六年這八十年的歷史呢?
這其中其實有很多想法。
漢代建國八十年對漢代人來說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在這之前他們屢經波折,外受欺壓,內鬥不止;而在這之後,漢代國力逐漸達到巔峰,在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帶領下,創造了中華民族史上第一個受到全世界矚目的盛世。
從秦始皇駕崩到晉破蜀漢一共四百七十三年的時間,這中間包括了秦末紛爭、楚漢爭雄、西漢十二帝、王莽新朝、東漢十二帝以及三國鼎立幾個階段。這將近五百年的時間可以算是漢朝政權能覆蓋影響的時期,而在我的概念裡,它恰好可以按照八十年一段的方式來進行劃分:
本書涉及的內容就是漢代的第一個八十年,西元前二一〇至前一二九年,從秦始皇駕崩開始,到諸侯反秦、楚漢相爭、劉邦統一天下,再到呂后掌權、文景之治,以及漢武帝初年的動作,這是一個大漢朝從無到有並且逐漸興盛起來的過程,所以我稱它為「漢興八十年」。
漢代的第二個八十年,是西元前一二八至前四十八年,從漢武帝主動出擊匈奴開始,之後有整個武帝時期的文治武功,然後有霍光輔佐昭帝、民間皇帝宣帝即位、中興漢朝等等,大概是武帝四十年、霍光掌權二十年、宣帝二十年。這一段時期先有「漢武盛世」後有「昭宣中興」,是漢朝國力最為強盛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盛八十年」。
漢代的第三個八十年,是西元前四十七至三十二年,從漢元帝即位開始、宦官起勢,之後成帝即位、外戚當權、王家崛起、五司馬相繼輔政,然後王莽篡漢、建立新朝、天下大亂,再後來赤眉軍綠林軍紛起、王莽政權被推翻、更始帝和劉盆子相繼成為起義軍的傀儡皇帝,最後劉秀先後擊敗各路兵馬、剿滅隴右隗囂和蜀中公孫述,統一天下。這是漢朝國力由盛轉衰的八十年,是從強盛到衰落、再到混亂、最後重建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衰八十年」。
漢代的第四個八十年,是西元三十三至一〇六年,從光武帝劉秀統一天下開始,重新恢復漢朝國力,大漢經歷了明帝和章帝兩代明君的統治,以及和帝的中央集權,一個東方的大國再度興起。此時的漢朝北有竇憲滅匈奴,西有班超定西域,科技文化各方面迅速發展,蔡倫發明造紙術也在這一時期,所以我稱它為「漢威八十年」。
漢代的第五個八十年,是西元一〇七至一八四年,從漢和帝駕崩開始,漢朝政權進入昏暗的年代,宦官弄權、外戚干政、連續年幼皇帝的出現、連續皇帝的非正常死亡,更有兩次黨錮之禍的腥風血雨,直到桓帝、靈帝時期的徹底崩潰,十常侍為禍天下。這是漢朝最為昏庸懦弱的八十年,所以我稱它為「漢庸八十年」。
漢代的最後一個八十年,是西元一八五至二六三年,就是大家熟悉的《三國演義》所涉及的時期,從黃巾之亂開始,董卓亂權、曹操崛起、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劉備定西蜀、孫氏霸江東,最後司馬氏統一天下,漢家江山的火種正式消失。所以我稱它為「漢末八十年」。
當然,這種對漢代歷史的劃分純粹是我個人的觀點,沒有經過嚴謹的學術討論,也不是從別人身上剽竊而來,算是一個不成熟的一家之言吧!供諸位看官一笑。
謹此感謝顧濤老師在成書過程中的細心指導。
軒轅之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