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資穎 2019 腳踝受傷、背傷
楊俊瀚 2019 鼠蹊部受傷連帶造成足底筋膜炎
盧彥勳 2018 肩膀受傷進行微創手術
鄭兆村 2018 手肘韌帶撕裂傷
許淑淨 2017 手臂肌肉韌帶撕裂傷
鄭韶婕 2015 右膝傷復發
郭婞淳 2014 右大腿肌80%斷裂
林書豪 2012 左膝半月軟骨撕裂
曾雅妮 2012 腳踝扭傷
陳偉殷 2011 大腿內收肌拉傷
王建民 2009 右肩關節囊韌帶撕裂
蘇麗文 2008 左膝十字韌帶與前副韌帶撕裂傷 左腳第四根腳趾骨折
郭泓志 2000 左手肘韌帶第一次斷裂
[所有運動員都要學習與傷病共處]
不管是運動員或是業餘的運動愛好者,皆無法完全避免運動傷害。一旦受傷,輕則休息一陣子,重則可能需要開刀治療與漫長的復健。職業運動員有專業的防護師保護尚且都會受傷,一般業餘選手以及大眾就更容易因疏忽而受到輕重不一的運動傷害了。挺過受傷的堅強意志一定要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正確的知識。瞭解可能造成傷害的成因,時時察覺症狀並確認傷害的發生,即時尋求適當的診斷與治療,才能回到運動場上。
[給熱愛運動的朋友]
業餘運動愛好者較缺乏運動傷害的正確觀念,當傷害發生時可能不以為意而自行處理,這可能會造成以後的再次傷害或變成慢性問題。本書讓您先瞭解可能的問題所在以及嚴重性,做為尋求醫療協助的參考。
[給積極訓練的運動員]
限於經費限制,許多運動員得到的防護品質有限,一般可能咬牙撐下去,但那對運動生涯其實是很大的傷害,千萬不可輕忽嚴重性。本書讓您對運動傷害有更深入的認識,以及可以用來幫助復健的運動。
[給體育教練們]
本書是由專業團隊製作,包括遇到運動傷害時的緊急處置方法,以及適合在治療與復健過程施行的 184 種活動度運動、肌力訓練、靜態伸展、本體感覺運動、增強式運動、測試性運動,能提供專業的協助。
本書特色
〇 分析發生的「成因」、「症狀診斷」、「風險與併發症」以及「復原時間」。
〇 16 大運動類型的運動傷害好發位置解說。
〇 精緻且專業的解剖圖, 63 種常見運動傷害診斷治療方法。
〇 184 種適合於治療與復健期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