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巻三作者自述在海外四處漂流及流亡期間,親身體驗多國文化的衝擊,從中引發了許多思索。離開了故鄉,他在異地尋找精神昄依,嘗試尋找自己的根及家園,一邊叩問歷史和家國,一邊重新定義「我是誰」,並且重新探討「故鄉」、「自由」、「生死」的意涵。縱使生活漂泊,但作者對文學、對自我的思考從未間斷,還將他的思考札記寫成一段段精煉的悟語,當中的哲學概念值得我們反覆思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劉再復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高級訪問院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曾分別於海外多所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著有《性格組合論》、《放逐諸神》、《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共鑒「五四」》、《紅樓四書》(《紅樓夢悟》、《共悟紅樓》、《紅樓人三十種解讀》、《紅樓哲學筆記》)、《李澤厚美學概論》、《雙典批判》、《思想者十八題》、《什麼是文學》、《文學慧悟十八點》、《讀滄海》、《人論二十五種》、《漂流手記》十卷等四十多部學術論著及散文集。作品已翻譯成英、日、韓、法等多種文字。
劉再復
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現任香港科技大學高等研究院高級訪問院士。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文學評論》主編。曾分別於海外多所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講座教授、名譽教授與訪問學者。著有《性格組合論》、《放逐諸神》、《傳統與中國人》、《罪與文學》(與林崗合著)、《現代文學諸子論》、《高行健論》、《告別革命》(與李澤厚合著)、《共鑒「五四」》、《紅樓四書》(《紅樓夢悟》、《共悟紅樓》、《紅樓人三十種解讀》、《紅樓哲學筆記》)、《李澤厚美學概論》、《雙典批判》、《思想者十八題》、《什麼是文學》、《文學慧悟十八點》、《讀滄海》、《人論二十五種》、《漂流手記》十卷等四十多部學術論著及散文集。作品已翻譯成英、日、韓、法等多種文字。
目錄
獨語天涯─一千零一夜
不連貫的思索
獨語自序
果園裏的遊思
《山海經》的領悟
兩個自我關於故鄉的對話
「人生哲學」漫筆
「我是誰」的叩問
童心說
寫給思想者與童心作家的致敬語
寫給二十世紀的咒語
寫給時間與友人的備忘錄
人性論
死亡雜感
思想者浮雕
書齋話題
天涯寄語
不連貫的思索
獨語自序
果園裏的遊思
《山海經》的領悟
兩個自我關於故鄉的對話
「人生哲學」漫筆
「我是誰」的叩問
童心說
寫給思想者與童心作家的致敬語
寫給二十世紀的咒語
寫給時間與友人的備忘錄
人性論
死亡雜感
思想者浮雕
書齋話題
天涯寄語
序
序言
「新文體寫作」的意義 劉劍梅我父親(劉再復)非常勤奮,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黎明即起」,每天早晨五點便開始寫作。從五點到九點,這是他的黃金時段,創造時刻。數十年的「一以貫之」,使他著作等身,僅中文書籍就出版了一百二十五種(五十多種原著,七十多種選本、增訂本、再版本)。我從讀北大開始,就喜歡他的片斷性思想札記,那時札記發表得並不多,但因我是「近水樓台」,所以還是讀了一些,比如《雨絲集》。出國之後,他思如泉湧,一發而不可收,竟然寫下了二千多段悟語(「獨語天涯」八百多段,「面壁沉思錄」四百多段,「《紅樓夢》悟語」六百多段,「《西遊記》三百悟」三百段,「雙典百感」一百段,各類人生悟語近一百段)。這些悟語,精粹凝煉,語短意長,每一段都有一個文眼,即思想之核。二千多則,可以視為「悟語庫」了。我稱父親的悟語寫作為「新文體寫作」。所謂新文體,乃是指它不同於當下流行的小品、雜文、散文詩,也不同於隨想錄等文體。雜文較長,有思想、有敍事、有議論,而悟語則只有思想而沒有敍事與感慨。與散文詩相比,它又沒有抒情與節奏。與隨想錄相比,它顯得更為明心見性,完全沒有思辨過程,也可以說沒有邏輯過程。這種文體很適合於生活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我相信,那些忙碌又喜歡閱讀的智者與識者,肯定最歡迎這種文體,他們在工作的空隙中,在旅途的勞頓中,都可以選擇一些段落加以欣賞和思索,享受其中一些對世界、人類、歷史的詩意認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稱這些悟語為「新文體」是否恰當?可以討論。說它是「新」,乃是相對於流行的文體即論文、散文、雜文等,但如果放眼數千年的文學藝術史,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這種「思想片斷」的寫作曾經出現過。例如古羅馬著名的帝王哲學家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所寫的《沉思錄》(中文版由何懷宏先生所譯),便是他在軍旅勞頓中的哲學感悟,一段一段都是精彩的悟語。此書影響巨大,千年不衰,早已成為西方思想史上公認的名著。我覺得他寫的正是「悟語」。每一則都有思想,但沒有思辨過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也喜歡採用這種片斷式寫作來表述
「新文體寫作」的意義 劉劍梅我父親(劉再復)非常勤奮,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黎明即起」,每天早晨五點便開始寫作。從五點到九點,這是他的黃金時段,創造時刻。數十年的「一以貫之」,使他著作等身,僅中文書籍就出版了一百二十五種(五十多種原著,七十多種選本、增訂本、再版本)。我從讀北大開始,就喜歡他的片斷性思想札記,那時札記發表得並不多,但因我是「近水樓台」,所以還是讀了一些,比如《雨絲集》。出國之後,他思如泉湧,一發而不可收,竟然寫下了二千多段悟語(「獨語天涯」八百多段,「面壁沉思錄」四百多段,「《紅樓夢》悟語」六百多段,「《西遊記》三百悟」三百段,「雙典百感」一百段,各類人生悟語近一百段)。這些悟語,精粹凝煉,語短意長,每一段都有一個文眼,即思想之核。二千多則,可以視為「悟語庫」了。我稱父親的悟語寫作為「新文體寫作」。所謂新文體,乃是指它不同於當下流行的小品、雜文、散文詩,也不同於隨想錄等文體。雜文較長,有思想、有敍事、有議論,而悟語則只有思想而沒有敍事與感慨。與散文詩相比,它又沒有抒情與節奏。與隨想錄相比,它顯得更為明心見性,完全沒有思辨過程,也可以說沒有邏輯過程。這種文體很適合於生活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我相信,那些忙碌又喜歡閱讀的智者與識者,肯定最歡迎這種文體,他們在工作的空隙中,在旅途的勞頓中,都可以選擇一些段落加以欣賞和思索,享受其中一些對世界、人類、歷史的詩意認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稱這些悟語為「新文體」是否恰當?可以討論。說它是「新」,乃是相對於流行的文體即論文、散文、雜文等,但如果放眼數千年的文學藝術史,我們還是可以發現,這種「思想片斷」的寫作曾經出現過。例如古羅馬著名的帝王哲學家馬可•奧理略(Marcus Aurelius)所寫的《沉思錄》(中文版由何懷宏先生所譯),便是他在軍旅勞頓中的哲學感悟,一段一段都是精彩的悟語。此書影響巨大,千年不衰,早已成為西方思想史上公認的名著。我覺得他寫的正是「悟語」。每一則都有思想,但沒有思辨過程。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和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也喜歡採用這種片斷式寫作來表述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
新書79折$459
-
新書85折$493
-
新書9折$522
-
新書9折$522
-
新書93折$539
-
新書93折$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