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前進德國,邁向世界舞台
由於我曾在德國從事多年的學術研究,有天本書作者秉彣的母親(我大學學妹)告知女兒將成為德國的交換留學生,希望能提供一些意見。轉眼間,秉彣已於去年學成歸國,並在今年完成這本著作。
「德國交換-趣不趣」(去不去),頗有創意的書名,讓人第一眼就迫不急待想了解書中的內容。有人或許不免好奇,作者在出國時只不過國中剛畢業,為何有此膽識,敢獨自飛越那遠距9,400公里的陌生之地?且選擇列為世界最難學語言之一的德文?如果這是讀者迫切想知道的,我想學習的興趣、對德國教育的嚮往和父母的用心教養,應該是最好的解答。
德國在過去或許是陌生國度,但自從有了地球村概念,世界似乎不再有距離,對有意出國的學子,無論資訊的搜尋或學校的選擇都相當便利。我十分佩服秉彣的勇氣,許多小留學生都以鄰近國家為考量,她卻選擇了遙遠的德國。
無疑的,德國確實是當今世界留學生的首選國家之一,其原因就在於它有令人稱羨的教育體制,以及崇尚學術自由的環境,它曾被譽為「誕生諾貝爾獎得主的搖籃」,也被視為歐洲國家的留學天堂。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和量子力學創始人之一的海森柏格都是學界泰斗,對於培育他們的德國,當他們在接受媒體時均不約而同地說,「讓自己與生俱來的興趣,去發掘本身潛在的才能。」如今這句名言已成了德國的教育指標,即是他們向來引以為傲的因材施教。所以,特別規定小學五年級就須選擇自己的興趣,並且分校接受教導;到了中學七年級開始邏輯思考的課程,培養學生獨立探索的習慣。同時,德國的教育體制也認為,學習理當無所不在,不該侷限於課本、文憑和學歷,只要學生有興趣,父母老師就必須尊重並鼓勵。
被稱為「物理小奇葩」的波蘭小留學生希維爾尼曾在德國擔任交換留學生一年,返國前以流利的德文接受該國電台的訪問,他很直率地說:「原本我以為,在這裡學物理必須天天穿白袍,如今才發現,一樣也可以穿運動衣。」這句話足以證實,德國對於寓教於樂的重視及受到學生普遍的喜愛。
本書是秉彣擔任交換學生的體驗與回顧,將自己在德國的所學所聞,透過生趣幽默的文字描述,不僅是故事的分享,更是激勵人心的留學教材。德國是我工作過的國家,我很了解離鄉背井、獨自面對陌生的環境並不容易。秉彣在赴德時只不過15歲,相較同學齡的孩子多半沉浸在唸書的升學階段,她為了實現理想,小小年紀卻勇敢走向世界舞台,膽識和強烈的學習之欲實在令人敬佩!
當然,父母的鼓勵絕對是最大的推手,教育界有句名言:「懂得放手的父母,才有單飛更高的孩子!」現今孩子多因父母的百般呵護而變得膽怯懦弱,甚至生性依賴毫無主見,為此滿懷才華抱負的孩子難以伸志。秉彣從小好學且成績優異,對到國外求學充滿渴望,當她一有此想法,父母非但贊同,乃至也一同參與學習德語,能這樣全力支持孩子相當不容易。相信以她在德國的經驗優勢,以及語言上的天賦,將來有機會再次返回當地留學,勢必是如魚得水。
誠如作者所說,在號稱地球村的今天,具有國際觀和廣闊的視野,對於這一代來說絕不能漠視。本書內容不僅有趣生動,當中還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閱讀後使人受益良多。也希望藉由秉彣的留學分享,讓更多有意遠赴異國求學的學子,勇敢展開壯遊之旅,成功邁向世界的舞台。
By:賴樹明教授(現任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教授、澳洲雪梨大學教育學博士、曾任編輯、翻譯、口譯、記者、德國法蘭克福大學教育研究員)
推薦序之二
勇敢追夢,開拓國際視野
在高一新生訓練期間,初次見到「復學生」秉彣,就令我印象深刻。因為這種身份非常特殊,學生的身心狀況值得導師多加關注,令我又好奇又緊張。利用休息空檔,我便找機會了解他為何休學?原來,是到德國交換一年。又問,為什麼選擇德國?當時他只說,就單純喜歡德國。
從秉彣的談吐流露出一種沈穩、冷靜的氣質,我直覺這是個負責任的好孩子!在推舉班級幹部時,身為導師的我總會留意學生的特質,有幾種任務非常重要但往往沒人自願承擔,例如:總務股長、衛生股長、環保股長、資源股長等,只好點名詢問合適人選的個人意願。當時我看了秉彣的幹部經驗,又想起他的特質,便詢問,「你願意擔任班上的環保股長嗎?」他果然一口答應,令我鬆了一口氣。
秉彣的確認真、負責,也有領導能力。這一年來(下學期自願繼續擔任此要務),每天一到打掃時間,總會看到他帶著同學去外掃區,負責分配打掃工作、清理垃圾。在我的經驗中,這個任務通常有二種下場:一種是叫不動同學,股長只好自己掃;另一種則是一直指揮同學,惹人討厭。然而,這些狀況都不曾發生,秉彣不知道有什麼魔力?同學會聽從他的指揮、鮮少抱怨,班上的整潔競賽也經常得到前三名。交代他的額外工作,我也從不需多擔心。每天早上,秉彣必須遠從宜蘭通車到台北市上學,卻從沒有一天遲到過。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因為曾在國外讀書的經驗,塑造出我眼前這個既獨立又成熟的孩子?還是因為他本來就具備這些特質,才能在這麼小的年紀,就獨自出國就學一年?
很多人一定會質疑,國際交換對學生而言,究竟有無幫助?小小孩子隻身在外,是否能夠獨立生活?若遭遇任何困難,一個高中生會不會孤立無援?回來就學還晚同學一個年級,這樣真的值得嗎?儘管如此,在我教學經驗中,秉彣是第二位交換回國的復學生,這兩位學生同樣都具備認真、負責、獨立、成熟的特質,真不知是先具備這樣的特質,能夠讓家長放心他們出國,還是由於海外一年的獨立歷練,才使孩子成長不少呢?
身為社會科教師的我認為,讓孩子從高中開始培養國際觀是相當重要的。臺灣的新聞常常只報導島內事物,而缺乏國際大事;然而,我們不可能脫離世界而存在,更不能坐井觀天。曾有出國唸書或工作的校友回校分享:出國以後,才感到臺灣國際觀的缺乏。因此,我期許學生具備這樣的能力與觀點,要求他們在週記上,除了摘要一則本週重要的國際新聞外,還要書寫選擇此則的動機。
最令我覺得有感的,就是秉彣的國際視野和思考能力。秉彣每週選取的國際新聞,與對於新聞議題的看法,都讓我深深感受到他的視野確實比同學更加廣闊,思考也更具備清晰的邏輯與推論。同學往往選擇娛樂類的國際新聞,例如:俄羅斯電玩少年的誇張行徑,或外國偶像的最新動態。但是,秉彣的國際視野選擇關注歐美、印度、西亞的新聞,也常觸及各種議題,例如:性別認同、國際關係等,有趣中不失思考深度。
記得有一次,秉彣選了一個同學都沒注意到的新聞:「自認生理年齡45歲,69歲荷蘭男申請法庭更改年齡」。秉彣摘要這則新聞大綱:「在現實上有執行的困難,因為這意味著,在法律上刪除了一個人人生的一部分。」他思及到,「那麼你父母在那24年裡,照顧養大的究竟是誰呢?」又有一次,秉彣注意到卡達這個小國,遭受周邊國家斷交封鎖一年之後的現況,一般高一學生是不會留意這類新聞的。他並提問:「我們沒有石油礦產,那麼可以思考發展什麼,讓臺灣獲得國際的重視呢?」我想,或許這些真的都是出國交換的收穫吧!
閱讀本書,可以看到秉彣在國際交換的一年間,不但親身體會德國人的生活,也深入了解德國人的思考模式與迥異觀點。那麼,經歷這樣的交換生活,能擁有上述更廣闊的眼界,也就不令人意外了。最令我感動的是,秉彣與其他所有的留學生一樣,在經過第一個月的新鮮期之後,從第二個月開始,面對語言的困境、文化的衝擊……等適應上的撞牆期,雖然才15歲,卻能不畏艱難地努力克服。居然才經過短短的半年,就能自信以德文上台簡報,甚至後來還被老師稱讚德語很不錯,回國後也通過德語B1檢測,仔細想想,這一切真的不容易啊!
經由秉彣出版這本寫實紀錄,讓我更了解他的堅強意志和成長歷程,也更加佩服這孩子的勇敢與堅持!若您對於出國念書感到好奇,卻還不敢掙脫舒適圈,實踐青春壯遊行,在此誠摯推薦這本《德國交換 趣不趣》,來深入明瞭國際交換的甘苦談。相信您也會一章接著一章,讀到欲罷不能;甚至勇敢踏出大步去追夢,開拓您的國際視野!
By: 陳詩雯老師(松山高中歷史科教師、秉彣的高一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