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掩藏的時候

無法掩藏的時候
定價:252
NT $ 252
  • 出版社:三民
  • 出版日期:2019-12-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461288
  • ISBN13:9789571461281
  • 裝訂:平裝 / 224頁 / 13 x 18.8 x 1.1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文字以雀鳥之姿
  低飛而過
  將不斷啄成片段集錦
  於是戳記四季
  以為日後引證的憑藉

 
  生命的所有經歷最終都歸結至情感以及愛。
  向陽評陳肇文是「十足地表露一個醫學院詩人的冷智與熱愛,……透過詩作,漸近地、由淺入深地探索著愛與生命的課題。」
  《無法掩藏的時候》收錄了作者醫學院七年學生生涯中的見聞行思,
  那些點滴凝結成文字,落筆成詩,
  傳遞歲月遞嬗以及情思的流動。

  詩人說
  什麼的什麼是什麼
  以及什麼
  我便什麼也不是
  只有一趟山水過後的沉靜
 
  他把心剖開
  毫無掩藏
  因為那些都是無法掩藏的時候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陳肇文


  一九五九年生於台北,求學時代曾任《建中人》刊物編輯、《建中青年》總編與高醫阿米巴詩社社長,期間創作不輟,現任臺北榮總臨床研究科主任、陽明大學特聘教授。
 
 

目錄

不知不覺中的真實聲音 王浩威
再會了,陳肇文 侯文詠
康永推薦序 蔡康永
思索是我們的愛 向陽

第一輯 藍調武士  
藍調武士  
回信  
湖中之島— 烏山頭遊記之一
我的節目— 烏山頭遊記之二   
外台戲  
歌手  
報導文學  
坐晚  
長巷  

第二輯 理論派的下午
給你
夏晚  
臨風的梧桐   
紋身  
獻體
— 解剖室手記  
理論派的下午  
雨後  
對坐  

書籤

第三輯 狩獵  
狩獵  

第四輯 浪子街頭
浪子街頭  
新水初沸   
傍晚小立
水手  
側面七首   
眉  
頰  
鼻  
髮  
脣  
耳   

問佛— 給吾友之一
等你醒來— 給吾友之二  

第五輯 無法掩藏的時候
悲劇電影  
錯失  
秋日對茗
— 給我無怨的朋友
等待‧一九八二  
夜曲
之一  
之二
之三  
無法掩藏的時候  
愛情
之一  
之二  
之三  
墾丁
山風也要停息

第六輯 草莓果醬
川端康成之死
草莓果醬   
忠烈祠   
政治犯
醫學教授
實習醫師
畢業舞會

第七輯 廣場 
廣場

第八輯 三十五年後
同學會(一)如果
同學會(二)曾經
同學會(三)不是
同學會(四)總有

附錄
測量謬斯昔日青春的心跳 解昆樺
後記
後記之後  
創作年表  
 

後記

  常常我們一起徹夜喝酒聊天,常常有一些新主義和新的想法浮現腦海,有時為了一部好片子我們一起蹺課,有時為了即將而來的考試獨自閉門苦讀。每當詩刋出來的埘候,也就是我們大發議論,爭執不下的時候,然而有一點卻是我們決不犀疑的,那就是生活,真誠勇敢地生活。不顧及別人異樣的眼光,卻計較自己開濶的胸襟,高雄七年,彷彿是微醺之後的沈思,思索著生命與愛,也思索著存在的形式與時代的去向。

  這本集子收集了近七年來三分之二的作品,也是第一次把自己做一個整理,在現實生活的苦悶及相互鼓勵、自我跳脫中完成的種種,與其視為文學藝術的創作,不如就當做是一分成長的紀錄,生命忠實的剖白。

  沒有太多喜悅或歎息,年少的激情不能隱掩愈發鮮明的矛盾和迷惑,嘗試在心情逝去之後思索,慾望或共月待的情懷,是如何由硬澀的教科書中釋出,演繹成繁複的理念,而後回歸到真切的現實。雖然詩的形成往往緣起於一種心情,然而深刻的反省是不可少的。從早期浪漫到近來的沈冷,自覺這些年來詩的探索,已成為心靈不可或缺的活動。面對愈形多變的世代,愈形複雜的情思,在邏輯性思考之外,或許我們更需要一分想像力,一點靈感,才能洞悉這生死存滅的天機。而詩的成就,似乎也就是在追尋我們內心的精靈,唯有真誠自然中冷靜的思索,才能掌握它的輪廓,一窺自己內心最最隱秘的角落,竟或也是生命最最無法掩藏的本質。

  我喜歡寫一些什麼,不為什麼特別的目的,只是單純地喜歡思索本身,有時也許企圖要說些什麼,而在感動無法掩藏的時候,也就不是所能,我所願去限制它的了。希望在這本詩集裏,沒有太多的渲染,沒有無心的浪漫,有的只是多少淡淡的回味。

  要謝謝許多朋友的鼓勵和協助,特別是向陽、王浩威、楊明敏、張雪映、王秉訓、蔡榮裕以及阿米巴詩社的各位。這本書的完成,提醒了我更需慎重自己的步子,在未來的工作生活裏,更真誠更冷靜地探索與追尋。
 
一九八四、七、四陳肇文
 
後記之後

  三十多年之後, 重新翻閱自己年輕時的詩作, 心情是既陌生又熟悉。 許多回憶一點一滴地浮現, 除了當時的場景, 更多的是塵封的面龐, 一個個又鮮活了起來。 畢竟就是以寫詩來代替寫日記的, 而這本詩集也就記載了我在高雄讀書六年及臺北實習一年的歲月軌跡。

  幸運的是身臨了那樣的一個大時代, 學生運動及黨外抗爭風起雲湧, 在南部更見證了一個新時代的崛起。 事實上, 台灣的民主運動也正是由南而北, 以高雄為濫觴。

  不幸的也正是在這樣一個上下傾軋, 左右交替的動盪年代, 年輕而又熱血的布衣青年, 隻身在遠離家鄉的台灣南部, 過著近乎自我放逐的生活。 畢竟是政治禁忌的陰影, 寫詩、喝酒、聽音樂、打球幾乎成為了生活的主要內容。 也多虧當時的一幫哥們, 才使得那苦澀的青春, 鬱悶的歲月, 得以安然行過。當然其中也有愛情, 只是魯鈍如我, 既不知也不會在心儀的對象前表述, 只好藉由風花雪月, 一吐情懷。

  慶幸的是, 事過境遷回到北部沈潛這麼多年, 仍能與當時的好友們間續相聚。 除了憶往, 也多了一些相濡以沫, 珍重江湖的疼惜。而大環境的變動更是快速, 已不能用昨是而今非來形容。 在往來門診、出入病房、 埋首研究、 撰寫論文之餘, 偶爾探出頭去, 仍然還能看到一如往昔般燦爛的「南」天。 只是現在的我斑剝益增, 已然不同。

  記得當年詩集初出版前, 曾答應向陽老師, 此路行去, 不忘初心。 要感謝解昆樺教授十二年前來探訪阿米巴詩社的故事, 讓我又重拾過往, 倏然間發現昔日的詩作, 竟如預言似的, 與自己後來的人生經歷及社會變動, 有著莫名而驚人的吻合。 自此, 許多鮮活的記憶又開始在眼前跳躍。 時到今日, 年已花甲, 心情卻還有著猶似當年般的不安, 想是與生俱來的血脈, 總有許多無法割捨的悸動。

  感謝老同學三民書局劉總的鼓勵敦促, 讓我在同學會酒酣耳熱、口沫橫飛之餘, 還有機會靜下來, 看看, 再回頭看看 -- 那個三十多年前的熱血青年, 是怎樣走過吵嘈紛擾的年代, 來到這多彩變幻的時代, 並望向亙遠平靜的未來。

  也要謝謝康永、及文詠在百忙之中為我跨刀作序。 他們或近或遠, 都看到了回歸現實的、 多面的我。

  引吭高歌也好, 埋首疾書也好, 午夜静思也好, 畢竟打鬧與爭吵都是我們所愛, 當感動無法掩藏的時候。
 
陳肇文
二o一九, 台北

推薦序

不知不覺中的真實聲音


  一

  出版社寄來的詩集,許久以前就慢慢翻了許多。總覺得可以為肇文的這本書隨時寫些文字了,沒想到,一切並沒想像的容易。

  十月初,到日本屋久島緩緩遊走。原本是這麼想的:每天早上醒來,在森林中,悠悠哉哉的寫一小段。沒想到,才動手幾百個字,就困住了。最初動筆的時候,心裡以為的全不是這樣。總覺得有好多論述想要趁這個時候發揮,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寫著寫著,心情開始跌宕,陷入了無止境的傷感。難道,自以為年輕,為賦新詩強說愁的自憐了?

  難道是逝去的青春有著自己過去竟然從未察覺的致命吸引力,讓心情很容易就陷落到無止境的哀傷?某一方面來說,好像是這樣。的確,時光的流逝是完全超出了感覺的抓攫速度,在還來不及意識以前,自己忽然就覺得原來是好些的年紀了。雖然早已不覺自己依然是當年的年輕,但也沒意識到自己錯覺這一切才是不久前的昨日,一切是時空錯置的恍惚。

  宛如還在稍稍更早的幾年以前,還是年少的終夜高談闊論。在高雄市學校所在的十全路上,也許是自由路的夜市,或是保安宮的廟口。歲月是如此豐盈,無所謂任何的揮霍。我們浸泡在廉價酒精裡,酩酊中的青春是永遠沒有盡頭的,一種理所當然的存在。

  因為如此,從來沒有想到有那麼一天,我們也會到達孔子所謂的耳順之年。更沒想到有這樣的一個機會,透過陳肇文再版當年的詩集《無法掩藏的時候》,在一字一句的閱讀過程當中,心情逐漸的安定下來,也開始重新去看當年還是二十歲的我們。

  二

  十一月初到了北京,專業工作上的緣故。那時候的香港,已經開始進入了最後的時刻。一路上遇到的大陸朋友,講的都是和臺灣世界看到的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在同一個時空裡,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事實,十分震驚的經驗。大部分的時候,我只能用沉默來反應,必須要對抗許多人共有的集體事實,是永遠唐吉訶德的。因為只敢沉默,開始意識到自己原來也逐漸的膽怯了。

  工作結束後,剛好遇到一群間接認識的朋友,不是心裡只有圈圈的朋友。那一個禮拜是北京這一年第一次攝氏零下的冬天,他們說就去吃涮羊肉吧,打上北洋冰的汽水和北京五十二度的二鍋頭,這樣才是老北京冬天的感覺。

  座上有朋友是成都來的,大家都是第一次認識,一位老北京就說起了當年到成都的事,莫名的被邀請到那裡舉辦搖滾演唱會的事。那是八九以前的事情,世界的氛圍是不一樣的。搖滾樂也許是在北京開始萌芽,但對於當時感覺十分遙遠的成都,卻是一種陌生的玩意兒。他們說就在一個新開幕的速食餐廳前,為這個餐廳的開幕連續舉辦三天的演唱會。聽眾全是被逼來的,部隊裡每個單位派出一兩位的代表,還有自己坐著三輪車一路上吆喝送票求來的人。

  那是一個遙遠的時代,這位老搖滾的朋友說著,就好像他們一路開車到成都的過程。那時候沒有高速公路,只能硬著頭皮跟著車隊深夜裡走過秦嶺。不明白的人,像我這樣,忍不住問說:如果「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白天開不是比較安全嗎?那些明白的人都笑了。他們說,那深深的懸崖是垂直的,看久了肯定是要發抖不敢開車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深夜裡因為看不到而覺得不存在,只是緊緊地貼著前面的車來判斷角度,在黑暗中寧可掩耳盜鈴假裝沒有危險的存在。

  是的,在無法逃避的危險面前,只有徹底的否認才是唯一的生存法則。這一群人經過了八九年,也許對這一切更明白了。這次來北京一路上遇到許多人,他們是唯一沒有隨著香港的事情陷入愛國主義狂熱的一群朋友,但也只是感覺一切讓人擔憂,只能無語地走在黑暗當中,讓看不到的一切就當成不存在吧。

  三

  臺灣也有過那樣的時代。我們的青春正盛的時候,剛好就是這時代的最後階段。只是,就像任何所有幽暗的深谷,生存在這裡面,沒有人知道這一切黑暗會在什麼時候結束。你只能繼續走著,假裝任何危險都不存在。

  在那個時代,戒嚴的時代一切都是荒蕪的貧瘠,為數不多的存在也都顯得十分的荒謬,我們所擁有的就只能是年少的青春,其中包括永遠傷感的浪漫和偶爾按捺不住的正義和憤怒。

  在那個時候,不能討論政治也不能議論當局是一種理所當然的態度,一切威權的存在都好像創世紀以來就是上帝設計出來的一部分,從來沒有想過有可能改變的一天。我們的憤怒,是因為沒辦法接受;我們的傷感,除了年輕而寂寞的荷爾蒙作祟,更多的時候是因為這一切明白存在的不公不義卻是沒辦法有任何的撼動。

  因為記得曾經有過那樣的時代,更因為與肇文同一時代的詩句裡記錄下來而不可否認的感情,對這個島嶼後來的一切改變就算沒有參與也必須目睹的這種永遠不缺席的狀態,我們的生命也隨著時代的進展以為還是充滿著活力。

  四

  認識肇文是剛剛進入建國中學的第一年;或者說應該是我認識他,而當時他不一定認識我。肇文大我一屆,是剛剛卸任的《建中青年》主編。在那個時代的建國中學,校刊主編是一個了不起的身分,特別是對我們這樣來自鄉下偏遠的初中畢業生。當時《建中青年》每年兩期,不同的主編。接任陳肇文主編位子的是王其鑫,後來好像是從商去了,在大陸發展,也是風風火火的。

  我自己一個人也不敢太靠近怎麼教人敬畏的建青社,只是連續坐在角落聽了兩場演講。幸虧是王其鑫這位大主編,大概讀出了我內心的羞澀,主動來打招呼,邀我加入了這個社團。至於怎麼認識肇文的,已經不記得了。

  等到考上離臺北十分遙遠的高雄醫學院(現在的高雄醫學大學),還在新生訓練的時候,肇文來找我,要我去幫忙編當時急著送印刷廠的醫學院校刊《南杏》,我也高興不用參加新生訓練這些無聊的活動,幫忙編了那一期將近三百頁校刊的美術編輯,也才知道這位學長原來也是在這個學校。後來參加《高醫青年》這個報紙寫的校刊,也是他牽的線。

  至於阿米巴詩社,則是自己找上門的。當時也是同班同學的楊明敏,因為是《附中青年》的編輯,所以互相眼熟。他跑過來問我說,好像有一場演講,是談七等生的小說,有沒有興趣一起去聽。我們兩個就這樣跑過去了,現場十來個人就只有我們兩個是新生。主講的人是林式穀,後來也成了臺灣生物精神醫學的大老。他說什麼我不記得了,只記得演講結束以後我們被拉去喝酒,就成為阿米巴詩社的社員了。而肇文也早就是其中的成員。

  五

  阿米巴這個詩社是個有意思的社團。創社幾十年了,居然沒有停止過。而在這個同時,這塊島嶼的學生一直都有著不同的社會運動,而阿米巴雖然是由完全不同世代的人經營著,卻也剛好都有不同程度的參與。因為是這樣,在學生運動的歷史裡,好像是相當資深的一個社團。

  儘管這個社團是一直延續著,骨子裡面的想法可能因為成員的改變而有所不同。在曾貴海、陳永興的時代,一直到江自得、黃文龍,一直都是充滿了本土的關懷。我們進去的時候,整個氛圍也是這樣的,只是多了搖滾樂和現代文學。

  在那個時代沒有談太多本省人或外省人的問題,我們似乎也從來沒有想到肇文的外省身分。我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也從來沒有問他在這樣的社團裡,是否有任何特殊的感覺。也許那個時代是寬容的,就像我們沒有感受到他的差異,而他也包容了我們許多想當然耳的作為。

  後來,我自己也面臨實習的選擇了。我記得醫學系六年級的時候,經常上台北就去探望陳肇文,當時他在馬偕醫院實習。那時候中山北路的馬偕醫院,在頂樓還有一個可以眺望熱鬧夜景的咖啡座,我就這樣坐在那裡,等著值班被call走的他忙完回來。一年以後,我也到馬偕醫院實習。

  阿米巴詩社的傳統,好像也影響了後來每個人科別的選擇。不少人選擇的是胸腔內科,更多的人可能受到陳永興的影響,特別是他那一本《飛入杜鵑窩》而選擇的精神科。肇文則不同,他選擇的是心臟內科,而且是到榮民總醫院。我也一直沒有問,當年是怎麼決定的。

  我們的關係也許就是這樣,欣賞著彼此的詩,還有更多的是彼此的理想和年輕時的激情。選在不同的醫院,不同的科別,但總是有那麼一些機會,每隔一兩年或三五年就見一次面,一起喝酒聊天。我們就像這一個島嶼長大的小孩一樣,在同樣的歷史裡不知不覺地向前走。

  六

  在這個島嶼,開始在不同城市之間移動,遷徙或者是遊蕩,似乎是不同世代的年輕人共同的成年儀式。

  成長一開始是興奮的,就想離開,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著,家裡的門外面那一切的新奇。但是,這樣的興奮又能維持多久呢?

  肇文和我一樣,都是從臺北遷徙到高雄,一個當時感覺十分遙遠的城市。原本只是想要離開家,沒想到卻是一而再地前往,短期之內都沒辦法改變的一種方向。所以當翻開肇文的詩集,看到這樣的句子:「當夕陽唱起最後一首藍調/聆聽的武士正打點行囊/尚未遠去」,就會想起那時候的狀態:最初離開的興奮,在一次又一次的消磨中已經不再存在,而留下來的欲望既是不容易開口的,更是知道不被允許的。

  離開是原來的期待,只是沒有想到新的故鄉,卻是一個當年被稱為文化沙漠的遙遠城市,這股期待所意謂的一切神秘想像,很快就感到疲乏。「昨日予我信/一聲問候走過縱貫路/禮貌性還殘餘七小時疲累」。讀到肇文的這一段詩,曾經是處於這條旅途的遊子,都立刻會了解:這個旅程的疲乏,在那個高速公路還沒出現在島嶼上的時代,穿梭在這條路上的每個人都記得,原本是離開的浪漫,如今是擁擠的火車上七個小時的疲累。

  成長不再是想像中的興奮,離開也就不是永遠英雄的征途。離開變成一種不得不,更多的時候像是一種放逐,一種貶謫。

  歷史逼著我們向前走,而我們也很幸運地融入了這個精彩的時代,享受了這樣的時代特有的理想氛圍。在那種看不到未來的時代,社會理想也好,共患難的友情也好,每個人各自私密的愛情也好,都成為了黑暗的時代無法壓抑的出口。也許是這樣,《無法掩藏的時候》,這就是真實的我真正活著的時候。因為這本詩集—我們的真實自體留下的自己的聲音。

推薦序

幸會了,陳肇文


  後來我才知道,陳肇文醫師的學生時代跟我有很相似的軌跡。他早我三年進醫學院,我們都編校刊,也參加詩社,喜歡電影、高中時代就開始發表作品……不過,這些都是我認識他之後,才了解的事。

  被朋友介紹認識時,他是臺灣心血管疾病的權威。或許基於這個認知,當我拿到詩集閱讀時,除了好奇之外,完全沒有太多的心理準備。

  翻開扉頁,與我預期不同的,首先,這是當年醫學院時代的作品—距今將近四十年前,作者大學時代的作品集結。或許年代接近,詩直接跳過了現實表面的繁文縟節,讀著,我一下掉進了自己記憶深處。

  當然你不會知道
  夢想也是罪惡的一種
  在你高高的窗下仰望
  凌晨的夜空十分溫柔
  當然你不會知道
  陳肇文〈愛情〉

  是的,曾經仰望的愛情。當時喜歡詩的人都耳熟能詳鄭愁予〈情婦〉中,一個站在高高視窗眺望的情婦意象宛然浮現。

  就這樣讀著,年少的歲月與心情不知不覺宛然浮現。

  陳肇文醫學院讀高醫,我讀北醫。當年高醫有阿米巴詩社,北醫有北極星詩社,正好一南一北,相互輝映。(跟我年紀輩分接近的幾位我有交情的醫師作家,包括賴仁淙、陳克華、李宇宙、王浩威醫師,都出自這兩個詩社。)

  我動手查了查Google—我的猜想果然沒錯,在阿米巴詩社歷任社長的名單中,有陳肇文的名字,時間正好介於李宇宙與王浩威醫師之間。(原來是同一時代的文青,難怪有種很熟悉的親切感。)

  陳肇文的詩風早慧,浪漫、溫柔而婉約,後半本的作品,幾乎完全是成熟的詩人風格。我越讀越覺得正襟危坐……

  隨著編年次序往前走,我一下跨越現實世界理性、邏輯的連結,跳躍時空,被帶到了一場熟悉而久違的夢境,夢境裡,我們年少、善感、多情而浪漫。一切是如此的熟悉。

  在窗明几淨嶄新的討論室裡
  你聽到擴音器緊急的召喚
  主任早已開始他沉默的集體訓話
  關於醫療的人際關係與本月用藥須知
  而末尾藥廠代表的笑此刻在腦海插播
  身旁有人討論年終獎金與住院人數種種
  門外對於年度休假的交易亦同時進行

  至於你
  還有什麼事可做
  出來昨天那個十年來罕見的病歷
  陳肇文〈醫學教授〉

  我花了比想像還久的時間,才把詩集讀完,感覺好像年少時代的生活重新溫習了一次。詩集讀完之後好久,那樣的感覺還在,宛如大夢初醒。

  這才想起,現實世界的陳肇文教授正在查房,或者,給病人緊急裝著血管支架吧?

  忽然有種想重新打個招呼的衝動。幸會了,陳肇文。在年少時曾經的夢境裡,我們第二次相遇。

侯文詠

康永推薦序

  詩人陳肇文,看待文字如藥:以溫柔在乎之心,行猛烈撼動之事。

  他是被迫直面生死的人,知道疾病就是相衝突的兩股力量,在爭奪生存的機會。而詩人對於生命這場疾病,有憤怒也有慈悲,既想刀剖,轉身又要呵護。

  詩本來就是文字中最凶險的形式,那麼少的字,沒有閃避敷衍的空間。陳肇文深諳此中的艱難與樂趣,這是傑出詩人在才華與紀律之間取得的平衡。

  這本詩集是陳肇文的舊作,處處散發著創作者懷抱人生初心的吉光片羽。翻看這本詩集的人,將隨著陳肇文的詩,一起自問那些最簡單,但也最要緊的關於生命的問題:我們到底怎麼理解並且同時感受,我們這一生?
 
蔡康永

推薦序

思索是我們所愛


  —陳肇文詩作印象

  在近年來輩出的新世代詩人群中,來自醫學院的詩人占有頗為重要的一席之地。其中尤以臺北醫學院「北極星詩社」、高雄醫學院「阿米巴詩社」的詩人為數最多,如林野、陳克華、南方雁、陳耀炳、舒笛、李新久、李飛鵬、王浩威……等均是,他們在研究病理、操刀解剖之餘為文寫詩,大抵都顯現出一種冷靜的知性,又不免流溢出熱情的感性,猶似一道清流,為臺灣的現代詩壇注入了活水。

  陳肇文,即是其中一位新起之秀。他的詩作大半發表於《阿米巴詩刊》,這本詩集收錄了從一九七七年至一九八三年,正巧也是他在高雄醫學院七年學生生涯中聞見行思的詩作,同樣十足地表露了一個醫學院的詩人的冷智與熱愛。

  而這種冷智與熱愛,又通常湧動於「當感動無法掩藏的時候」。這種面對生命的病死生老、面對生活的悲歡苦樂、面對人生的晴陰圓缺,來自醫學院的詩人似乎另有異於其他同世代詩人的表現方式。猶如出道較早的林野在他的「藥理實驗室」一文中所寫「在冷漠的黃昏裡,我以血漿完成論文的部分,尚且獨留在閽寂的研究室,思索著偉大的醫學和沒落的人道主義。」一般,陳肇文也一樣地「在寂靜的夜裡思索/這是個怎樣的年代」。他們都早熟地接觸到了生命的無奈,並且基於這種無奈,提早思索生命的本質。

  文學院出身的新世代詩人,對於外界事物,往往採取心證方式來從事創作,一有感動,大概即可成詩;醫學院出身的新世代詩人則似乎反之:他們在生命的躍動與停息之間,覩之心驚,發而為詩,已是感動之後繼之以思索的產品了。

  陳肇文的詩作,的確具有這樣的氣質。從早年〈藍調武士〉的浪漫到近期〈實習醫師〉的冷澈,他透過詩作、漸近地,由淺入深地探索著愛與生命的課題。從獨自的感傷到醒覺的諷嘲,陳肇文藉由逐漸強化的理智,來處理他無法掩藏的感動,愈到近期詩作,愈見成功,而又特別集中在處理醫學、社會兩類現實題材之上。

  我很高興有緣成為陳肇文詩集的第一個讀者,也深覺在他這本詩集中浮現出來的冷智與熱愛,或許應是八十年代詩壇值得參考的課題—對陳肇文來說,這本詩集只是他的第一次演出,但是對於多年來擾攘不停的詩壇而言,更冷靜的頭腦與更寬濶的胸懷,卻仍然值得不憚提醒:

  因為思索與靜靜的夜都是我們所愛
  當感動無法掩藏的時候
 
向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52